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讲故事》导学案教学案

发布 2020-11-24 02:50:28 阅读 8896

课题。讲故事。课型。

新授课。设计说明。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并能用简单的图示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适当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并用喜欢的方式将收集到的信息呈现出来,最后根据图示列式计算,完整地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会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解决类似问题的信心。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一、复习导入。(5分钟)

1.出示复习题:翠岭小学六个年级共有900名学生,每个年级有3个班,平均每个班有多少名学生?

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1.先读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再汇报结果和解题思路。

2.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准备学习新课。

1.算一算。

二、**新知。(20分钟)

1.教学教材19页第一个例题。

1)引导学生明确情境中的问题。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情境中给出的数学信息和问题。

思考:用怎样的方法呈现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呢?

3)引导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

提问:你的方法是什么?是怎样想的?

4)组织学生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思考:根据刚才所画的方法,你理解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吗?能列出算式吗?

5)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2.教学教材19页第二个例题。

1)出示问题,提出要求:收集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2)鼓励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思考: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出算式,与上面的例题一样吗?

3.总结算法。

思考:今天学习的这两个例题在解题思路上有什么异同点?

1.(1)观察情境图,找出图中呈现的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淘气5分讲了,淘气3分能讲多少字?

2)动手画一画,可以用列表法、图示法或画线段图法等将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表示出来。

3)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进行全班交流,展示画图的方法并解释图意。

4)结合画图的过程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算出结果。

5)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列出的算式、计算的结果和自己的思考过程。

2.(1)读题,独立思考,画图理解题意,可以用列表或画示意图等方式表达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明确解题思路:先求笑笑一共要讲多少字,再求每分应讲多少字。列综合算式:150×4÷3=200(字);列分步算式:150×4=600(字),600÷3=200(字)。

3.回顾解题过程,得出结论:前一个例题是先求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后一个例题是先求一共是多少,再求一份是多少。

2.脱式计算。

3.填一填。

1)明明8分能打840个字,照这样计算,他5分能打多少个字?列式为( )

2)学校学生排团体操,每排9人,可站成12排,如果每排6人,可站成多少排?列式为( )

3)买4架玩具飞机需要320元,如果要买6架同样的玩具飞机,需要多少元?列式为( )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完成教材20页4题。

思考:这两道题分别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完成教材20页5题。

1.读题,明确解题思路之后列式计算,写出答语。

2.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汇报答案,集体订正。

4.解决问题。

丽丽一周折了350只纸鹤,照这样计算,她半个月(按15天算)可以折多少只纸鹤?

四、全课总结。(5分钟)

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回顾两个例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进一步巩固解题方法。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设计舒城县汤池镇城冲小学谢成为。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在学生已经学习面积的意义和常用面积单位的基础上安排的。这部分内容也是后继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学情分析 学生对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认识,以及用面积单位测量...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教案教学设计

精品资源欢迎 案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这些面积单位,还要让学生感知这些面积单位的大小。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两点 1 巧设情境,激发 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测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并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适时提出 同一本书,为...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教案教学设计

单位 教案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这些面积单位,还要让学生感知这些面积单位的大小。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两点 1 巧设情境,激发 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测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并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适时提出 同一本书,为什么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