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有多重》导学案设计

发布 2020-11-24 02:49:28 阅读 8958

1有多重。

导学案设计。

课题。有多重。

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这节课是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经历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等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来达成这一教学目标。

总的来说,这节课体现了以下几方面《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

1.关注过程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本课教学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感悟质量观念,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有多样的体验活动,如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等,这样的学习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千克与克的理解。

2.走进生活,体现生活数学。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带入课堂称一称、掂一掂、说一说,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并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盘秤天平。

学生准备:苹果鸡蛋 2分的硬币黄豆盐曲别针等。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一、谈话导入。(5分钟)

1.课件出示盘秤:大家在**见过它,知道它的用途吗?

2.导入:计量时间我们要用时间单位,计量长度我们要用长度单位,今天我们要称量物品的质量,就要用到质量单位。

1.观察出示的秤,判断它的用途,知道这是称量物品质量的工具。

2.说说自己知道的质量单位,准备学习新课。

1.在( )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二、操作实践,**新知。(20分钟)

1.课件出示主题图。提问: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2.认识各种秤。

课件出示各种秤的**,介绍秤的名称及用途。

3.认识千克。

1)课件出示盘秤,托盘里有1千克的苹果。

提问: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这时圆盘上的指针约指向几?

2)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重1千克?

4.认识克。

1)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2)用天平称出5枚2分硬币约重5克。

提问:1枚2分硬币约重几克?放在手里有什么感觉?

3)估一估,称一称。

要求:先估一估几个曲别针约重1克,再称一称,掂一掂。

5.认识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

出示1桶重1千克的油,提问:大约多少枚2分硬币能与这桶油一样重?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观察主题图,明确:(1)淘气和小鸟都在称体重,淘气的体重是30千克,小鸟的体重是50克,淘气较重,小鸟较轻。

2)淘气用的是体重秤,小鸟用的是天平。

3)生活中常用千克(kg)和克(g)来表示物品有多重。

2.**课件,认识各种秤,了解它们的用途。

3.(1)观察老师的操作,明确4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这时圆盘上的指针约指向1。

2)16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4个梨大约重1千克……

4.(1)明确天平的使用方法。

2)1枚2分硬币约重1克。放在手里掂一掂,感觉很轻。

3)拿出准备好的曲别针,先估计,再称出1克重的曲别针,掂一掂,与同伴交流称量的方法和结果。

5.大约1000枚2分硬币能与这桶油一样重,得出1千克=1000克。

2.比一比。

5千克○3千克。

1千克○300克。

800克○1千克。

4千克○4000克。

500克○5000克。

4500克○4千克。

3.判断。1)一个梨重150克。(

2)200千克比19米大。(

3)10千克比50元少。(

4)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5)1个鸡蛋重1千克。(

6)8000克与8千克一样重。(

7)小明的体重是600克。(

8)2米长的棉线和2米长的铁丝一样重。(

4.连一连。

2 g 400 g 3 kg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在( )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一个西瓜重5( )

1瓶墨水重60( )

1本故事书重210( )

1只鸡重3( )

1个梨重200( )

1只山羊重35( )

1袋方便面重105( )

2.算一算。

4000克=( 千克。

1000克=( 千克。

2019克=( 千克。

8千克=( 克。

6千克=( 克。

1千克=( 克。

1.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在括号里填上克还是千克。

2.先回顾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再进行换算。

5.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馒头。精盐。

)个。重1千克。

)袋。重1千克。

四、全课总结。(5分钟)

1.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师批注。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有多重》

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内容 课本第18 19页例题,第20页 练一练 第 题,实践活动 和 想一想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2 掌握 1千克 1000克 并能地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教学重 难点 1 建立1千克 1克的...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设计舒城县汤池镇城冲小学谢成为。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在学生已经学习面积的意义和常用面积单位的基础上安排的。这部分内容也是后继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学情分析 学生对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认识,以及用面积单位测量...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教案教学设计

精品资源欢迎 案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这些面积单位,还要让学生感知这些面积单位的大小。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两点 1 巧设情境,激发 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测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并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适时提出 同一本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