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雅丽。
**:《青年时代》2023年第26期。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体,其职业幸福感和满意度不仅直接影响着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更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追求一种幸福而完满的教师生活”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目标。
一、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幸福感的研究主要存在两种研究取向,即主观幸福感swb(subjective well-being)和心理幸福感pwb(psychological well-being)。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也促使幸福感研究的两种取向出现整合的趋势。
一)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最初的含义界定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20世纪60年代以前,情感被普遍认为是单一维度,分别为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而bradburn 认为幸福感应理解为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之间的平衡,所以幸福感是在减少负性情感的同时增加正性情感。
二战之后,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生活质量”这一概念不断地被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着重强调精神生活水平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1976 andrews 和withey 提出了认知维度,即生活满意度。认知维度成为了衡量主观幸福感的第三个重要维度。
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的主要成分是生活满意度与情感平衡。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的综合判断和总的概括认知;而良好的情感平衡则是积极情感占优势的情绪主动掌控状态,是个体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总体情感反应。
二)心理幸福感。
20世纪90 年代,一些心理学研究者从西方哲学中的实现论出发,对幸福的含义进行了新的阐释,提出幸福不仅仅是获得快乐,而且包含了通过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的完美体验。他们认为主观幸福感的测量仅局限于人们的情绪感受,并不等同于健康向上的生活,因此提出另一术语“心理幸福感”,用以与主观幸福感区别。心理幸福感认为主观的快乐并不完全等同于幸福,当那些能使个体产生快乐但对人类发展无益的愿望实现时,并不能产生幸福感。
因此,幸福并不只是情感上的体验,而应该更关注个人潜能的实现。waterman 认为幸福涉及人们与真实的自我协调一致;幸福发生在人们从事与深层价值最匹配的活动中,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
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综述
作者 郑丽娜。青年与社会 2014年第28期。摘要 教师职业幸福感关系着教师的身心健康,更关系着教育质量和教育事业的未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教师职业幸福感,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日益增加,文献也越来越多,这些文献主要集中在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和提升途径。对于影响因素和提升途径基本上都是从社会 ...
国内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文献综述
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涵义。近年来,我国教育学者们结合教师职业的特点以及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对教师职业幸福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已检索到的文献中,以下观点被引用率较高 檀传宝认为 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具有精神性 关系性 集体性和无限性。其幸...
教师职业幸福感
教师职业幸福感。通过认真学习吴老师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讲解和分析,再结合自己在过去一年的实际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所出现的问题,自己遇到的很多问题好像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在互动话题中我深深地领悟到人际关系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教师。所以说我觉得幸福是自己创造的。良好的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