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集

发布 2020-11-17 18:02:28 阅读 7333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

四年级下册。精。品。

教。案。

集。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材简析】本课是单元起始课。静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教材从这一现象出发,引领学生通过实验解释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初步了解了形成电流的条件。

第一部分:体验静电现象。通过摩擦过的塑料梳子可以吸引碎纸片的现象引出静电现象,引导学生回忆在生活中见过的静电现象,从而对静电有了初步的了解。

第二部分:认识不同的电荷。从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不带电这一现象,寻求合理的解释,并引入电荷概念。

然后将两个摩擦后的气球相互靠近,观察现象,并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推导出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第三部分:让电荷流动起来。引入电流的概念和形成电流的条件,为后续通路、断路、短路等概念的教学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认识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不难的。但因为电荷看不见摸不着,要解释产生静电的原因确实有不小的难度。因此,我们有必要利用一个个有趣的小实验将电荷“可视化”,帮助学生理解产生静电的本质原因。

然而,物体在经过摩擦以后带的是同种电荷还是异种电荷,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是难上加难。学生在前期已学习过不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有一定的了解,这一规律运用到正负电荷之间,具有正向迁移的作用。我们再结合对实验现象的观察,配以形象生动的**解释,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生活中有许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科学**目标。

1.能初步运用逻辑推理方法从实验证据中发现电荷中相互作用的规律。

2.能利用电荷原理解释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对静电现象表现出**兴趣。

2.在**电荷的相互作用时,能细致的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3.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静电在生活中的危害及消除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难点:通过摩擦判断物体的带电情况。

教学准备】教师:多**课件,塑料梳子、气球、彩色纸片、泡沫球、毛皮。

小组:塑料梳子、气球、彩色纸片、泡沫球、毛皮。

教学过程】1、聚焦:发现静电,体验静电(预设15分钟)

小组材料准备:塑料梳子、泡沫球、彩色纸片]

1.谈话:最近老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老师在晚上脱毛衣的时候总是听到噼里啪啦的响声,甚至还能看到电火花,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一整个冬天,一直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提问: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你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预设:静电现象)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板书课题)

3.提问:你能用塑料梳子、彩色纸片、小泡沫球来制造静电现象吗?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并回答以下问题:你是怎么做的?(预设:通过物体之。

间的摩擦)你怎么知道它带上静电了?(预设:它能吸引其他的物体了)

教师补充:原来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以使一些物体带上静电,带静电的物体可。

以吸引一些细小的物体。

4.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静电现象呢?

教师利用课件中的**补充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

小结: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自身在内。

二、探索:认识电荷,发现规律(预设15分钟)

小组材料准备:塑料梳子、气球、毛皮]

1.认识电荷。

提问:我们找到、也看到了这么多静电现象,那老师就有点害怕了,这么多物体都带电,那我们所处的环境不是很容易触电吗?既然静电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2.多****《静电的产生》**。

教师补充:物体同时带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感觉不到物体带电。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比如摩擦)时,就容易使一个物体上的电荷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上,物体表面的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

3.探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1)谈话:既然这时物体带有不同的电荷,那电荷与电荷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相互作用呢?我们的梳子梳过头发以后,梳子和头发又会带上什么电荷呢?如果它们相互靠近,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学生完成第一个实验,教师指导如何填写实验记录单。

2)谈话:接下来请你们完成下面两个实验,并填写记录表。

活动一:用毛皮摩擦充气气球后,再用这个气球的摩擦面靠近头发,观察现象。

活动二:用毛皮摩擦两个气球,将它们的摩擦面相互靠近,观察现象。

汇报活动记录,你能根据两个活动现象寻找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吗?

3.全班讨论后得出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研讨:电荷流动,形成电流(预设5分钟)

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静电可以通过摩擦得到。那老师手里这个小灯泡就有办法亮起来了,我摩擦一下它就会亮了(演示用手摩擦灯泡)。(预设:不会亮)

追问:静电也是电,它为什么不能点亮小灯泡,为什么不能用在平时的生活中呢?

小结:要使用电器能够正常工作,就需要有电流流过。但是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是不能持续流动的,怎么保证电荷持续流动起来呢?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动力和电路。

提问:什么可以为电荷提供动力?电荷又在什么地方流通呢?(预设:电池提供动力,电荷在电路中流通。)

教师总结:像这个手电筒,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里面就有一个可以让电荷流通起来的通路,我们把这个通路称为电路。有了电池和电路,我们就可以使电荷流动起来了,小灯泡也就可以发光了。

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四、拓展:静电乐趣多,静电危害大(预设5分钟)

**静电魔法**及静电危害的资料,提问:想消除静电,你可以怎么做?

请学生回家查找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实验实验记录单。

作业设计】1.下列天气中,最容易出现静电现象的是。

a.潮湿而温暖的天气。

b.潮湿而寒冷的天气。

c.干燥而寒冷的天气。

2.通常人们感觉不到物体带电,这是因为。

a.物体中没有电荷。

b.物体中的电荷时刻在转移。

c.物体所带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

2.点亮小灯泡。

教材简析】通过第1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这几个知识点。本节课要求学生用一根导线和一节电池使小灯泡亮起来。

第一部分:小灯泡的构造。在引导学生了解小灯泡结构的基础上,再提供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学生尝试用这些材料点亮小灯泡,并分析电流在小灯泡内是怎样流动的。

第二部分:让小灯泡发光。教科书出示了四种不同连接方式的图,教师引导学生连一连,并让学生说说哪种连接能使小灯泡发光,哪种连接不能使小灯泡发光及原因,从而引出短路、断路等概念。

第三部分:课后延伸。组织学生调查家中的电器和用电情况,同时渗透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意识,激发研究电的兴趣。

学情分析】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点亮小灯泡似乎不是一件难事,但往往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换言之,学生用同样的三种材料进行电路连接,无法真正理解通路中小灯泡会亮的原因和电流流经的路线,也不明白为什么断路中的小灯泡不能亮,更不明白电池正负极直接相连就会发生短路的原因。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科学**目标。

1.会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能够从“亮”与“不亮”的电路图中寻找规律,从而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科学态度目标。

1.体验对电路连接进行有目的的、细致的观察乐趣。

2.渗透根据装置图做出大胆想象与推测的意识。

3.激发进一步**电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电”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路形成通路,电流从灯丝中流过,小灯泡才会发光。

难点:从各种电路图中寻找“亮”与“不亮” 的规律,指导闭合电路中的电流流向。

教学准备】教师:多**课件,电池、小灯泡**等。

小组:小灯泡1只,1.5 v的干电池1节,导线1根,实验记录单1张。

教学过程】一、聚焦:认识器材,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1个小灯泡,用于演示的1节电池和1根导线]

1.介绍爱迪生发明灯泡,揭示课题。

出示多**课件上爱迪生的**和文字介绍,引出课题:这堂课我们就来点亮小灯泡。(板书课题)

2.了解小灯泡的结构。

小组观察小灯泡,说说小灯泡的结构,教师结合课件上的图示进行梳理小结。强调其中一个连接点与金属螺纹相连接,整个金属螺纹都可视作是这个连接点。

用简图表示竖直和横放的小灯泡,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学生书空。

3.了解电池的结构。

出示1节电池(课件上出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发现的信息。在学生表述的基础上,教师引导“铜帽”“锌筒”“正极”“负极”等科学规范的称谓。

用简图表示电池,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学生书空。

4.出示导线,明确任务。

提问:看到电池和小灯泡,你一定很想——点亮小灯泡。靠这两样材料就能点亮小灯泡吗?

出示两端去掉了一截塑料外皮的导线,强调每组只给1根导线。

二、探索:组装电路,完成记录(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1节电池、1个小灯泡、1根导线,活动记录单]

1.课件出示活动流程,学生了解活动的大致步骤。

2.学生分为两人一组,先尝试连接一个电路,确定小灯泡亮起来后,记录员及时地将这种连接方式画下来,然后再去发现更多种连接。

3.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随机将“亮”与“不亮”的几种典型连接图呈现到黑板上。(重要提示:连接图最理想的呈现方式是用事先剪好的磁贴纸,也可以用手工画简图的方式呈现,但比较费时。)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题。第一单元电。一 填空题。1 发电厂输送来的电是 交 流电,干电池的电是 直 流电。2 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把2节电池串联起来,电压是 3v 3 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把11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是 1.5v 4 干电池的一端是 铜帽 另一端是 锌壳 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总结

2016 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科学总结。一 考试成绩统计与分析。本学期四年级三个班,平均分四年一83分,四年二88分,四年三81分。从成绩看这学期对于教学内容掌握的还算不错,三个班级学生对科学充满兴趣,探索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兴致很高,但这学期活动多,上课积极性没有那么高,有些内容不...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试卷

科学部分。一 填空 每空0.5分,计5分 1 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 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 2 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 和 3 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伏,两节电池串联的电压是伏,两节电池并联的电压是伏。4 写出三种你观察岩石的方法 二 选择题 每题1分,计4分 1 蚕豆长成茎和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