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围魏救赵》教案

发布 2020-11-16 22:54:28 阅读 7516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脉络。

2、抓住重点,复述故事梗概。

3、积累课文中的成语。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把握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线索。

教学难点:把握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线索。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引出课题:孩子们,还记得《田忌*》的故事吗?里面的主人公是谁呀?

(孙膑)(简介孙膑)今天就让我们在学习一个与孙膑相关的故事,去进一步领路孙膑卓越的才能和超凡的智慧。一起去感受惊心动魄的围魏救赵这场战争。

2、读题质疑:让我们齐读课题两遍,“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看着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根据质疑梳理问题:为什么围魏救赵?谁围魏救赵?

怎样围魏救赵的?围魏救赵的结果如何?)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孩子们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个精彩的故事,请孩子们跟随朗读带自己轻声的读一读课文。

2、孩子们,为了更好的读懂课文,我们先来理解一下本课的生字词语。

词语:课前我已经检查了孩子们的预习情况,完成的很棒,让我们把生字送回词语中,用你们最美的声音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吧,每个词两遍。你们的声音真的很美。

三、再读释疑,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释疑:(“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 让我们带着刚才的疑问自己再次读一读课文。)

(1)故事起因:(边问边板书)想一想,故事中有那几个国家?谁攻打谁?找到的孩子请举手。魏国派的是谁去攻打赵国呢?(庞涓)带领的魏军一路(所向披。

靡,势如破竹),把赵国的都城(邯郸)围了个严严实实,所以,赵国(危在旦夕)。于是赵国就向他的邻国(齐国)求救。齐国会协助赵国吗?

为什么?文中**告诉了我们答案。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句子吧!

我们再来看看地形图,或许你就会更加理解为什么齐国会出兵协助赵国了。请看这是赵国与齐国相邻,如果魏国占领了赵国,那魏国下一个攻打的目标可能就是(齐国),所以能够说齐国既是为了协助齐国,更是为了自保,而不得不出兵。赵国和齐国的关系能够说是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关系。

(课件出示)孩子们,刚才我们说的这部分内容其实就是故事的(起因)看看文章哪些段落是故事的起因。(1--2)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请用双竖线做好标记。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故事的起因吧,想一想能不能用简单的话归纳故事的起因,(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并记在文中相对应的空白处。

(5分钟)

(2)故事经过:齐国是怎样救赵国的呢?这是故事的(经过)孩子们我们都知道,在写作的时候这部分内容要怎样描写?

(详细)现在请孩子们小组合作学习这部分内容,想一想课文是根据(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完成课后第二题,并按照提示用双竖线把课文划分为四部分。(田忌和孙膑先根据战势商议好乘虚而入,直取大梁。再派小部分兵力佯攻襄凌,主力却直奔大梁,逼得庞涓只能放弃攻打邯郸,回护大梁。

(交流)(田、孙商议,直取大梁 3---8)(9---12 佯攻襄凌、围魏救赵)(10分钟)

a、第二部分,齐国派谁出兵协助赵国呢?起初他们各自是怎样打算的?他们最终商议,直接攻打**?

孙膑是怎样说服田忌的?哪些段落在讲这部分内容。(3---8)你们小组合作完成得不错,我想再请一个小组为我们快速的介绍一下这个过程,其他的孩子想一想能不能用简单的话归纳这部分内容。

(田、孙商议,直取大梁)

b、第三部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了麻痹庞涓,孙膑怎样做的?(佯攻襄陵)佯攻是什么意思?

虚张声势的进攻。而齐军主力却直奔大梁去了。)哪些段落在讲这部分内容?

(9---12)如果我们用简单的话来概括这部分的内容就是(佯攻襄陵,围魏救赵)

(3)故事结果:围魏救赵的结果如何?请快速浏览故事的最后一部分,并归纳它的主要内容。

(魏军感到桂凌时,进入齐军埋伏圈,庞涓只能率兵落荒而逃。)用简单的话就概括为:孙膑设伏,齐军大胜。

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我们把本篇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2、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再次回顾一下围魏救赵这个故事。有哪几个国家,(魏、赵、齐),谁攻打谁(魏国攻打赵国),魏国派出的是谁去攻打(魏国将军庞涓),赵国的都城邯郸被围得个严严实实,赵国危在旦夕,向(齐国)求救。于是,齐威王就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大军出征。

田、孙商议,在佯攻襄凌的同时直奔魏国都城大梁,在魏军日夜兼程赶回魏国救援时,在桂凌设伏,齐军大胜。

四、抓住重点,复述故事:(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这场战争,你能不能用你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1、回忆复述故事的方法。

(1)分清故事主次。

(2)抓住每一部分的重点词语。

(3)主要内容复述略详,次要内容简单带过。

2、请生复述。

五、积累词语,结束新课。

(孩子们:通过复述故事我们知道起初魏军是一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攻无不克的强大军队,可最后怎么就成了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落荒而逃的残兵败将了呢?让我们下次课再来合作学习围魏救赵成功的原因吧!

)作业(4分钟)

摘抄本课的四字语。(完成课后选做题)

篇二。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复述课文中进一步积累语言。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了解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3.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概括相关内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搜集相关孙膑的资料,了解相关孙膑的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通过预习,你能准确认读课文中的词语吗?多种形式检查认读文中的词语。

(围魏救赵、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危在旦夕、胸有成竹、乘虚而入、以逸待劳、稳操胜券、心服口服、惊慌失措、日夜兼程、人心惶惶、天罗地网、精疲力竭、措手不及、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落荒而逃)

2.老师示范说一个这样的句子。(一支拥有八万精兵的军队由进攻时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到最后被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这个切就发生在“围魏救赵”这个故事里。

)相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与课文相关的话,协助对词语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试着简要介绍课文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根据课后第二题的提示,试着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把括号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第一部分: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1~2段)。

第二部分:田、孙商议,直取大梁(3~8段)。

第三部分:佯攻襄陵,围魏救赵(9~12段)。

第四部分:孙膑设伏,齐军大胜(13~14段)。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抓重点词读出文字背后的信息)。

1.读一读,说说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2.魏*队怎样?在文中勾画出相对应的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为了体现魏*队强大,课文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1)“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直接写出了魏*队的强大。庞涓率领的军队在攻打赵国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2)齐国的担心间接写出魏*队的强大。

3.结合自己的理解,练习读相对应的关键词句,你还能读出什么信息?

(严峻的形势让齐国必须出兵救赵,不过面对强大的魏军,齐国想救赵也不是那么容易。这为后文齐军大胜,体现孙膑的足智多谋埋下伏笔。)

(二)学习第二部分(从对话中了解孙膑计谋的绝妙之处)。

1.分角色读田忌、孙膑的对话。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依田忌之计直奔邯郸,联系上文试想这次救援会是什么结果?如果直奔邯郸有可能:

(1)邯郸失守,因前文提到“赵国危在旦夕”。

(2)打了胜仗的魏军士气高涨,远道而来的齐军若与魏军主力硬拼,胜负难料。

3.再读孙膑的话,体会孙膑计谋的绝妙。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先对魏军的优势、劣势做了分析,然后提出了“避实就虚,攻打大梁”的计谋。

“乘虚而入,直取大梁”既有形势的分析,又有行动的策略,孙膑的计谋判断准确、措施果断。

4.从“胸有成竹”“稳操胜券”这些词中,你能够看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

(三)学习第三部分。

1.孙膑的计谋是怎样具体实施的?自由读第三部分,用自己的话简要说一说。

2.在齐军“佯攻襄陵”“直奔大梁”之时,魏军士兵的心里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这里又能够看出孙膑的计谋妙在什么地方?

(孙膑一方面让无名将领带兵佯攻襄陵,一方面又逼近魏国都城大梁。魏军洋洋得意之时放松了警惕,孙膑的计谋得以顺利实施,一攻一逼让魏军实力消耗,出其不意的举动又令魏军人心惶惶。孙膑的计策不但从体力上打败了对手,更从心理上战胜了对方。

)3.把自己感兴趣的精彩部分再读一读。

(四)学习第四部分。

1.在孙膑的“一攻一逼”之后,这件事的结果会怎样呢?自由读第四部分。

2.精疲力竭的魏军在进入孙膑设下的伏击圈后是个怎样的状况呢?找出相关词句读一读。

3.魏军此时的“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与攻赵时的“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相对比,你体会到了什么?

4.对于孙膑的“围魏救赵”你有什么看法?

四、再读课文,讲述故事。

1.再读课文,结合课后第二题再次梳理课文脉络。

2.根据课后第二题的提示,在小组内讲一讲“围魏救赵”这个故事。

3.小组推荐组员为全班讲述这个故事,共同交流评议。

五、自主积累,书写生字。

1.找出课文中的成语,用“读一读,记一记,抄一抄”等自己喜欢的方式实行积累。

2.准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

附:板书设计。篇三。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词语

甜丝丝。脆生生。细悠悠。密茸茸。京腔京韵。名厨佳肴。甘美芬芳。偏僻。侦察。敏捷。战斗。垂涎欲滴。小心翼翼。情绪。索性。寂静。烦恼。享受。异口同声。左顾右盼。不约而同。药物。研究。缺点。记载。编写。积累。药材。品尝。农民。救死扶伤。严寒酷暑。本草纲目。责任。立即。宽恕。赔偿。开恩。负责。暂时。空闲。努...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案。第一单元。本单元的内容重点体现新课标的教学思想 交往是教学活动的本质,关注人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使学生产生热爱家乡 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 感受山区的孩子在收获季节采摘的乐趣 懂得父母等亲人关爱自己,自己也应当关爱他们 懂得做人做事要自尊自强,教材充分体现了人文性。教材强调了课内外结合,教学是师生...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北京的长城》教案

教案。篇一。1 认读10个生字。2 默读课文,能说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有什么特点。3 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教学重点 了解两处长城各自的特点。教学难点 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教学准备 建议学生亲自去长城游览一次进行亲身感受。收集有关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的相关 和文字资料。录像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