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七课《孔雀翩翩》教案

发布 2020-11-15 22:37:28 阅读 5113

《孔雀翩翩》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和了解孔雀的形态特征。

2.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住累的材料和剪纸、粘贴、绘画的表现手法制作一个立体或半立体的孔雀。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懂得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教版)在二年级下册,是属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的课型。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孔雀形态多样,优美多姿的特点,掌握孔雀的基本造型和装饰方法,多种材料做一个立体或半立体的孔雀。

通过学习本课,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审美力及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舞蹈**,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教师准备**课件。

2.那么我给大家留了一个问题,问题是猜一猜这段**中表演的是什么动物?有什么样的特点?请大家边看**边找出答案。

3.教师**杨丽萍表演的《飞天孔雀》的**。

教师设疑引路,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随着**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进一步激发。所用时间七分钟。)

二、欣赏**。

1、**孔雀**(多**)

1)从整体到局部。

a孔雀开屏时的整体**。

b羽毛的**。

c羽冠的**。

d头部、嘴部的**。

e身体的**。

f脚的**。

2)老师边带领同学们边欣赏**边介绍关于孔雀得知识:孔雀有绿孔雀和白孔雀两种。雄鸟体羽翠蓝绿色,下背闪紫铜色光泽。

头顶有一簇直立的羽冠。尾屏的羽上具众多得由紫、蓝、黄、红色构成的大型眼状斑。雌鸟羽色以褐色为主,带绿色辉光。

无尾屏。

2、小组交流:

1)孔雀共有几部分组成?

2)概括出孔雀的主要部位的基本形状。

3)教师示范:头部(

三角形)、身体(三角形)、尾屏(扇形)。

4)师导言: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孔雀最美丽的地方是那一身的羽毛,特别是开屏以后。那谁来说说看,它羽毛美丽的原因?(色彩鲜艳、纹样丰富且有对称美)生答。

3、“孔雀工艺园”,欣赏教师制作的孔雀。

1)师生交流,引出不同造型的孔雀的表现方式(设计意图:欣赏课件中各种不同纸材料制作的孔雀,师生交流不同造型的孔雀的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下面制作孔雀,装饰漂亮的尾羽奠定创作的基础。)

2)师:这么多姿态各异的小孔雀,让人真是爱不释手!老师这里也有一只漂亮的孔雀,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只孔雀的尾羽是用半圆形做成的,谁能说说老师是怎么来装饰的,把它变成漂亮的尾羽的?

3)生:剪成一条条的纸条,用笔将它卷一卷,然后贴上漂亮的“眼状斑”。(设计意图:展示教师自制的孔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如何表现孔雀的美。)

探索研究:师将五只不同的孔雀在幻灯下展示,学生带着问题讨论、研究。

问题一:每一只孔雀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材料?

问题二:立体孔雀头部和身体的制作方法及和半立体孔雀的区别。

问题三:老师在羽毛纹样上是怎样处理的?(对称或自由的图案)

总结:师把学生的意见总结,并示范一种立体孔雀的折法供学生参考。

三、学生创作。

1、从以上**中观察特点,谈自己的制作方式。自由分组。

小组竞赛的形式。

绘画。剪贴。

彩泥。立体制作。

可自己完成也可二至三人合作完成。

学生制作,教师个别辅导,适时点评。

四、展评。请小朋友将做好的孔雀放入各小组桌上的“孔雀乐园”里,分小组搭火车进行参观。

评价:请小朋友将做好的孔雀放入各小组桌上的“孔雀乐园”里,分小组搭火车进行参观。

说一说:小朋友谈谈欣赏完孔雀乐园的感受,并说说哪个小朋友的作品最吸引人,为什么?(请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创作依据和经过。鼓励那些特征突出、方法独特的作品。)

3、教师作总结,师生共同评选出本节课的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小组。

五、扩展。给作品添加故事背景,下节课讲给大家听。

二年级第七课

课题 第七课 会 第1课时 1 表演 快乐的 会 2 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唱 快乐的 会 一 教学目的 二 教学重点 难点。三 教具 四 科研体现。1.通过唱 快乐的 会 理解人与自然的主题。2.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通过欣赏和演唱,初步了解我国的民间乐器。投影课件录音...

二年级第七课教学反思

大海的歌 整一堂课,学生基本能积极地参与到我的课堂,课堂气氛也相对轻松愉悦,但在教学目标达成上还存有遗憾,难点的解决没有很好的体现出 性以及难点的渗透在之前的环节落实的也不够理想,有些课堂评价语没有体现出有效性。云 这首歌曲我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歌曲,并通过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美术学科进行整合,通...

小学二年级思品上册第七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外出游玩带什么物品,了解出行安全常识。2.情感目标 通过感受秋天外出游玩的美好,激发学生观察自然 探索自然的兴趣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感和遵守秩序 爱护环境的文明行为。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 整理 运用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外出秋游的物品,不攀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