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发布 2020-11-09 17:38:28 阅读 3860

陌上花开,如果没有了从俗累的生活中走出来,悄然伫立阡陌并为陌上风情所陶醉的人,那么花开也寂寞,风情也苍白。于是,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不知被多少人吟诵了多少遍。人归缓缓,那花便有灵性,便开得执著,陌上风情也被撩拨得浓郁而热烈。

那是春天里一幅最美妙的图画:在粉黛佳丽的簇拥下,一位美若天仙、仪态雍容的贵夫人款摆腰肢走在一千多年前的江南临安的阡陌上,其时陌上花团锦簇,杨柳轻摇,蝶飞蜂舞,三月风情旖旎之至。这时,一骑快马打陌头杨柳的绿阴中飘然而来,骑者翻身下马,气喘吁吁中把一封书信递给夫人。

夫人展开一看,不禁满面春色。原来,吴越王钱鏐身在王宫大殿却惦记着远在临安陌上的爱妃,嘱她只管怜花惜柳,消受春色,不必急着回宫,“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钱镠,这位在五代十国的夹缝中占了十二州江山的吴越国王,不提他江山坐得如何,只是这一番对爱妃的体贴、对春色的倾心之情就足以让后人击掌了。

缓缓归,缓缓归,多么柔情的一句话游移在古籍史册中,艳称千古。

只是再柔情、再体贴的话,也难以使国家逃脱倾覆的厄运。怜美惜春的柔情敌不了剑戟弓弩的无情。从此,陌上花开依旧,只是钱镠烟逝,爱妃云去,只有“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一句话化作一个美丽的故事,游荡在临安的陌上,等待后人的凭吊。

终于在吴越国“国除”的百十来年后的一个秋天,诗人东坡来到了临安。历史似乎特意安排东坡在秋天踏上临安的陌上。陌上春天花开,秋天亦花开,只是春天的骨子里透出的是柔情,而秋天的骨子里透出的却是萧瑟。

于是在秋天的陌上花开中,东坡怅对古人,一番凭吊,三首《陌上花》于胸中郁结,一吐而快。“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归”……诗人一唱三叹中,浸染着人事盛衰的感慨。陌上花,就这样开在历史的车辙中,栉风沐雨,浸透艳丽与沧桑,令人唏嘘不已。

漫步陌上,尽管不能如吴越王妃那样一路招摇地走在陌上花丛中,也不能像东坡那样怀一颗忧伤之心吟出千古不泯的诗句,不过,并不妨碍我把钱镠与王妃的“缓缓归”当作人类面对大自然所共有的心境去感怀,当然,东坡透过陌上花开而生发的历史感悟更以一种强劲的力量震撼着我的心灵。

我几乎要拜倒在陌上花的面前了。我突然觉得这一束束、一丛丛开了又落的陌上花,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与文化而开而落。我不敢说我可以触摸历史与文化,但我可以深情地抚摸陌上这些娇嫩而又顽强的花朵。

“陌上花开缓缓归”,这不仅仅意味着悠闲、诗意,而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的心灵在恬静的陌上花中,回归人类历史与文化。

缓缓归,缓缓归。披一袭“三月风情”,再采一束“陌上花”,缓缓归。

缓缓归矣,我心已是陌上花开。

5.第五段,作者说“陌上花……浸透艳丽与沧桑,令人唏嘘不已。”请根据文意,写出“艳丽”与“沧桑”的含义。

1)“艳丽”的含义:

2)“沧桑”的含义:

6.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7.文章倒数第三段写道:“我几乎要拜倒在陌上花的面前了。”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8.文末多次重复“缓缓归”,有什么作用?

9.苏东坡,字朝)诗人、散文家,与其父___其弟___合称“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其脍炙人口的诗句:“但愿人长久。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0、给加点的字注音。

篁竹为坻佁然不动悄怆。

寂寥翕忽幽邃犬牙差互 (

11、解释加点的词语。

从小丘西行心乐之:

水尤清洌可百许头:

空游无所依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斗折蛇行:

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12、翻译下列句子。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3、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14、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的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为___的手法;第三段写潭水**及岸势,多用___修辞方法,摹形状貌,形象逼真。

15、小石潭溪水的流向是怎样的?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在潭的哪个方位?依据是什么?

16、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欣然起行水中藻荇交横。

如吾两人者耳月色入户。

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

18、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9、本文的构思角度是( )

a、托物言志 b、即景生情 c、类比象征 d、以物喻人。

20、“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21.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22.简要说说这篇文章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特殊心境。

23、写出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对其写景的妙处试作简要的分析。

三、作文。以“请到我们家乡来作客”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 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15分 1 古人云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表明 a.君子没有真正的朋友b.做人要做君子。c.小人才会获得朋友d.真正的朋友之间要相互宽容,尊重差异。2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体现在 a.工资和收入的平等 b.社会地位的平等。...

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2014年春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一 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12分 1 下列各组词语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熹微 x 谆朴 ch n 忌讳 j w i 引经据典。b 门楣 m i 门槛 k n 腌蛋 y n 囊萤映雪。c 饽饽 b bo 荸荠 b j 伶利 l n龙吟凤秽。d 斟酒 z...

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单元复习检测题。班级姓名成绩。一 积累与语言运用 35分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 tu唐俯k n 斑l n 桑z阔cu 俯瞰深恶 痛疾绽放。2 完成下列成语 5分 扣人心丝不动不屑辩万家私如生。3 下列两个句子中都有语病,请在原句上修改。4分 扬州城近几年的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