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发布 2020-10-25 13:42:28 阅读 7061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活页测试卷(二)

一、语文漫步(18分)

1、 下面的句子中,哪一句表达意思与其他三句不一样( )2分)

a.他没有喊出声来。 b.他差一点喊出声来。

c.他不能不叫出声来。 d.难道他叫出声来了吗?

2、为画线处选择恰当的句子。能使上下文意连贯、合乎情理的一项是( )2分)

刘局长说话总是说最实际的话;处理问题总是很果断;而笑呢,则是放声大笑……那笑的声浪。

a.震动得桌上的公文掉在地上,窗上的玻璃颠个不停,窗外的小叶杨树也在发抖。

b.震动得桌上的公文不停地跳动,窗上的玻璃直至窗外的小叶杨树都在发抖。

c.震动得桌上的公文、窗上的玻璃直至窗外的小叶杨树叶子纷纷地往下掉。

d.震动得桌上的公文、窗上的玻璃直至窗外的小叶杨树,都似乎在微微发抖。

3、假如放学后有个同学邀请你去网吧玩电脑游戏,你如何拒绝他的邀请,既不伤害与这位同学的感情,又能劝说他及时回家?(2分)

4、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某单位正在召开总结大会,牛厂长表彰了厂里的科技人员。他说:“我厂科技人员研制的新的照明系统,能节约电费将近65%以上,这项成果将为我厂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牛厂长讲完后,大会主持人接着说:“下面欢送领导**,请受表彰的科技人员上台。”牛厂长听了,很不自在。

牛厂长的话里有一个病句,请用横线在原文中标出,并在下面改正。(2分)

②牛厂长听了会议主持人的话,为什么“很不自在”?(2分) 答: 5、仔细观察右边一幅漫画,说说它的讽刺意义。(3分)

这幅漫画的讽刺意义是。

6、《人民**》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请欣赏两则获奖作品,并完成其后的两道题。(5分)

其一:父母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

其二:慈母手中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

①上述两句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分别是和 。

②请你也参加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指出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是:

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二、阅览室书架(27分)

一)飞来的赏赐(10分)

老约翰住在一所老房子里,老房子里有一个老壁炉。这老壁炉对木柴很是挑剔,非得是三四厘米宽,十来厘米长的薄木条子才可烧得旺。承担劈柴、运送工作的是一个膀阔腰圆的年轻人。

每个周末,他都要给老约翰送来一筐劈好的木柴,然后从老约翰那里领取一份不菲的酬金。

进入了滴水成冰的隆冬季节,年轻人的心里突然生出怨恨。他想:这么冷的天,活儿越来越不好做了,得让老家伙给增加工钱!

可这话该怎么说出口呢?本来,他得到的酬金已经够高的了。年轻人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把木条劈成加倍的长宽。

要是老家伙让他返工,他就说:哼,那工钱呢?

老约翰对着那筐显然是不合用的木条皱眉。既而,他转过脸来关切地问:“孩子,你是不是身体不适?

”年轻人摇摇头。老约翰照例付给他同等数额的工钱,温和地说:“孩子你太累了,回去休息吧。

”老约翰找出一把生了锈的斧子,开始劈那些木柴。不一会儿他就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了。他在心里跟自己说:

“不中用了,不中用了,这把朽骨头呀,生生把劈柴做成了伐木!”每遇到一个树疤,他都要动用整个生命的力量去劈。他想:

那孩子着实不易呢——这些可恶的树疤……

又一个周末到了,年轻人送来的仍是一筐不合用的木柴。老约翰似乎无心看那木柴,只是急切地拉住年轻人的手说:“孩子,告诉我,你的这些木柴是在哪个林场买的?

”年轻人心里咯噔了一下:怎么?要辞掉我?

他自己直接与林场主取得联系?想到这儿,年轻人狡黠地一笑说:“不是我不想讲,是林场主不让讲——您还是不要难为我吧。

”送走了年轻人,老约翰颓然地坐回到壁炉旁。他把手缓缓插进睡衣口袋,捏住里面5块硬硬的东西,想:上帝,怎么会这样呢?

这被人巧妙地藏在一个树疤里的东西,它本应该是赏给那劈柴的年轻人的啊,那年轻人不要,也应该归还给林场主吧,可那年轻人又不肯讲出林场主的名字,到底该怎么处置呢——这5块飞来的金币?

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挑剔( )不菲( )气喘吁吁( )颓然( )

8、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年轻人想要老约翰增加工钱却又难以出口的原因。(2分)

答。9、老约翰为什么问年轻人木柴是从哪个林场买的?(2分)

答。块金币为什么藏在树疤里?(2分)

答。11、年轻人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二)木笛(17分)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

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来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a)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

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

半响,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

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

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

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朱丹说:“南京大**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说:“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朱丹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组织的队伍。

坚忍是童稚的坚忍,缄默是天真的缄默,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纪念碑呈横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石墙斑驳陆离,像是胸膛经历乱枪。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阔,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

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

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b)“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12、结合语境,将文章中画线处空缺的话写在下面。(3分)

13、文章中两次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筒,意图是什么?(2分)

14、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15、文章(a)处写朱丹穿“一身黑色云锦衣杉”的用意是什么?(2分)

16、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3分)

17、文章(b)处画线句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2分)

18、假如你是“孩子方阵”中的一员,在当时情境中,会有什么感受?请写在下面。(3分)

三、作文课堂(35分):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有个知心朋友”、“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长大”、“再看一眼”、“飞上月球”、“美梦成真”、“得到理解”等。

要有真情实感,语言通畅。

不少于。四、思维拓展(20分):

某班级开展了一次调查社会上常见错别字的“啄木鸟行动”,请你一起加入他们的综合性活动吧。假定你就是这次活动中一个调查小组的负责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版 第四单元写作指导

第四单元写作指导。缩写 写作文题 从本单元中选一篇 进行缩写,篇幅不超过。要求 要基本符合原作人物形象特征 要保留故事的主要情节。写作导航 缩写 就是在不改变中心 不改变体裁 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的前提下,删去和压缩与 主要题旨不相关的情节,保留 的主要情节,这与简要复述很相似。学会缩写 要忠于内容和...

2019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语文

内容预览 1.作家作品 四文的对比表。篇目作者及出处大体内容及中心。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 元末明初 水浒传 第三回 通过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前后情节的叙述,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 嫉恶如仇 伸张正义 有勇有谋 粗中有细的英雄人物形象,表达了被压迫人民的愿望。范进中举吴敬梓 清代 儒林外史 第三回课文通过...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归纳

1.作家作品 四文的对比表。二 字词积累。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聒燥恁地腌臢 赊欠绽开绰号 眼棱迸出揸开。醋钵儿中举作揖 商酌拙病相公。兀自带挈名讳 桑梓啐在嘴上星宿。攥着腆着带挈。绾了发酵气氛。招徕贿赂忌讳。巾帼忿忿然噩梦。许诺诅咒泰然处之 阿谀豢养倔强 2 多音字 喏r 叹词zhe看着。ru 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