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知识点。
填空题。第19课。
1.(天气)和(气候)会影响我们的生活,预知(未来天气情况)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2.(气象站)利用各种仪器对天气进行观测,并将数据进行分析,便可形成(天气预报)。
3.(测风塔)用于记录风向、风速等气象数据;(雨量器)用来测量一段时间内的降水量;百叶箱里放有(温度计)、(湿度计)等多种仪器,可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4.除了(地面观测),气象观测站还要通过(高空气象观测)、气象卫星测)等手段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数据。
5.气象站应建在校园中比较(平坦)、(开阔)的地方,远离高大建筑。
6.风向仪的指向代表(风吹来的方向)。例如,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则指向(北方)。
第20课。1.实施计划包括(观测和记录)、(分析和**)
2.观测天气可以从天气(阴晴)、(温度)、(风力)、动植物的活动情况等进行多方面的(观测)并(记录),并将自己的(观测计划)与大家分享。
3.根据观测的(实际情况),对原有计划进行(调整)。制订可实施的(观测计划),将观测结果用(不同形式)记录下来。(连续观测)两周并坚持(长期观测),以便获得更多的数据。
课本习题解答。
第19课。1.如何制作雨量器?雨量器如何使用?
答:制作雨量器所需要的材料:塑料瓶、胶带、剪刀、直尺。
步骤:①剪下塑料瓶上部的三分之一。②将剪下的部分倒着放入下半部分,瓶体交接处用胶带固定。
③向瓶内加适量的水,在瓶底形成清晰可见的液面。④用防水记号笔在瓶身外沿水面画一条线,标记为雨量器刻度的起始位置。⑤下雨前将雨量器放置在室外无遮挡的平整地面。
两停后用直尺量出从起始刻度线到瓶中水面的高度,就可以计算出本次降水量。
2.如何制作风向仪?
答:制作风向仪所需要的材料:硬纸片、胶水、花盆、方形纸、尺子、橡皮泥、剪刀、铅笔、一根竹签、两根吸管。
步骤:①将纸片剪成三角形。②将三角形沿横线水平剪成两部分。
吸管两端剪开口,一端插在三角形的上半部分,另一端插在三角形的下半部分,做成一支“箭”。③将竹签插着吸管的平衡位置。④在方形纸上画出两条对角线,制作成一个与花盆底一样大小的圆形纸片,并在中间剪个小孔。
⑤将带有小孔的圆形纸片用胶水粘到花盆底部。⑥将另一根吸管插在花盆的洞中,并用橡皮泥固定。⑦将“箭”插入吸管,简易的风向仪就制成了。
3.建立气象站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答:建立气象观测站需要解决制订观测计划、制作观測工具、实施观测计划等问题。
4.怎样制订观测天气的计划?
答:制订观测天气的计划,可以从观测时间、观测地点、观测内容、观测工具、小组分工和工作步骤等方面来考虑,大胆创新,将自己小组的观测计划制订得尽可能细致、周密。
第20课。1.在教师的帮助下,绘制气温变化图,分析气温变化情况,**未来一段时间气温的变化趋势。
答:气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如我们小组绘制了本周的气温变化图,从图中可知,本周气温先下降再上升,最后有回落的趋势。因此,我**未来一段时间气温可能会下降。
2.在建立小小气象站的活动中,你做出了什么贡献?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答:我在小小气象站中担任降水量的观测员。我发现一个月的降水量都差不多。
在这个过程中,我明白了要细心观察,如实记录测量结果。我觉得我应该更加认真负责,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坚持长期观测降水量。
3.观测气象时,我们应该如何放置观测仪?
答:观测仪放在校园不同的地方会影响观测结果,观测到的数据也不一样。温度计应放在空气流通较好的地方,应放在距地面1.
5米高的百叶窗里,以防止日晒雨淋。雨量计要放在没有遮挡的室外空地上;风向仪要放在通风、没有遮挡的室外,距高地面约2米的地方。
新版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第五单元知识点。填空题。第19课。1.天气 和 气候 会影响我们的生活,预知 未来天气情况 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2.气象站 利用各种仪器对天气进行观测,并将数据进行分析,便可形成 天气预报 3.测风塔 用于记录风向 风速等气象数据 雨量器 用来测量一段时间内的降水量 百叶箱里放有 温度计 湿度计...
冀教版新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6 认识天气教学设计
第16课。认识天气。课时 1课型 网授新知。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能利用气温 风向 风力 降水量 云量等可测量的量描述天气状况。科学 1.能通过观察 阅读等方式获取天气不同要素的事实。2.能用科学的词汇 统计图表等方式整理天气状况。3.能运用分析 判断等方法分析天气现象,概括出天气状况。科学态度。1....
新版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
三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班级 姓名 一 填空。35分 1 生物能 能 生长过程需要 和和 都是生物。2 树和草都是 它们都有和 它们的生长和生存都需要和。3 经济作物是指具有某种特定的农作物。我们身边的经济作物有芝麻等。4 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动物可以分为 和。5 昆虫身体分为三部分,具有 对足,对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