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发布 2020-11-09 05:45:28 阅读 3011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提出问题: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猜想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水。

实验材料:大豆种子、培养皿、布、烧杯、筷子、细线、土、纸盒、水等。

实验过程:1、在两个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卫生纸或棉花,并在每个瓶中放入5—6粒菜豆的。

种子。2、保持1号内的种子干燥,经常向2号瓶中洒一些水,使纸或棉花始终保持潮湿状态,但不要让种子浸没在水里。

3、将两个瓶子同时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保持光照的情况相同。

4、记录种子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的萌发的情况。

实验现象:1号瓶中的种子没有萌发,2号瓶中的种子逐渐萌发。

实验结论:种子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会萌发,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

实验报告2实验名称:渗水比赛。

提出问题: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弱?

猜想假设: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好,黏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差。

实验材料: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烧杯、水、渗水比赛演示器。

实验过程:1、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2、、过一段时间,对三个烧杯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沙质土渗出的水最多,黏质土渗出的水最少。

实验结论: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实验报告3实验名称: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提出问题: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猜想假设:豆苗在壤土中长得好。

实验材料:沙质土、黏质土、壤土、花盆、3株绿豆苗。

实验过程:把三株绿豆苗分别栽在盛有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三个花盆里,水分、光照、温度、空气等条件都相同,看哪个花盆里的豆苗长得好。

实验现象、:

豆苗在壤土里长得好。

结论:实验报告4实验名称:研究植物的生长条件。

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猜想假设:植物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水。

实验材料:黑色纸袋、线绳、8株生长情况相似的绿豆苗、水。

实验过程。1、将绿豆苗分成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而2组绿豆苗不用黑色纸袋套住,放在有阳光的地方,两组绿豆苗同时浇适宜的水,一周后,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

2、将绿豆苗分成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放在阳光下,而2组绿豆苗也用黑色纸袋套住,放在冰箱的保鲜室里,两组绿豆苗同时浇适宜的水,一周后,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

实验现象。1、在实验1中第2组绿豆苗生长得好。

2、在实验2中第1组绿豆苗生长得好。

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

实验报告5实验名称:研究根的作用。

提出问题:根的作用有哪些?

猜想假设: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1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支持。

实验材料:集气瓶、水、滴管、植物油、胶塞、带根的植物。

实验过程:1、把一株完整植物的根浸在盛水的小瓶里,并在小瓶里滴上一层植物油。

2、用彩笔在水面处做一个标记。

3、把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

4、过一段时间,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瓶中的水面下降了。

实验结论: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实验报告6实验名称:研究茎的作用。

提出问题:茎的作用有哪些?

猜想假设:茎有输导和支撑的作用。

实验材料:烧杯、红水、一段新鲜芹菜。

实验过程:1、将芹菜等植物的茎插入到滴有红墨水的水瓶中。

2、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茎的变化。

3、然后将茎纵切和横切,观察茎的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茎的横切面上出现一圈小红点,在茎的纵切面上出现一条条红线。

实验结论: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实验报告7实验名称:研究植物的向光性。

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是否会受到光的影响。

猜想假设:植物会向着有阳光的地方生长。

实验材料:两株生长情况基本一致的绿豆苗、纸盒、剪刀。

实验过程:1、将两株绿豆苗分成两组,并且把两组绿豆苗都用纸盒罩住。

组绿豆苗不作处理,将罩住2组绿豆苗的纸盒右侧上方剪开一个洞,使阳光能照射进去。

3、一周后,观察两组豆苗的生长情况。

实验现象:1组豆苗正常生长,2组豆苗偏向有阳光的洞口方向生长。

结论:植物具有向光性。

实验报告8实验名称:研究植物的定向运动。

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有哪些特性?

猜想假设:植物可能有向水性。

实验材料:两种不同根的根系的植物标本、植物向水性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1、把筷子穿过纸盒,绿豆苗固定在筷子上,把一个盛水的盘子放入纸盒中,观察植物的根有什么现象。

2、把一株绿豆苗种在一个盛土的纸盒中,把一段海绵的一端与烧杯里的水连接,把海绵的另一端埋入盛土的纸盒,一周后,观察植物的根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在实验一中,绿豆苗的根都向着盛水的盘子方向生长,在实验二中,绿。

豆苗向着有水的土壤方向生长。

结论:植物具有向水性。

实验报告9实验名称:仙人掌---莲。

提出问题:仙人掌莲与的区别有哪些?

猜想假设:两种植物的叶子蒸发水分的能力有所不同。

实验材料:仙人掌、莲、大塑料袋。

实验过程:将仙人掌、莲分别用大塑料袋套上,观察塑料袋内壁的变化。

实验。现象:仙人掌的大塑料袋内壁水少,天莲的大塑料袋内壁水多。

2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支持。

结论:仙人掌属旱生植物,自身蒸发水分能力弱。莲属水生植物,自身蒸发水分能力强。

实验报告10实验名称:测量水温的变化。

提出问题:冷水在热水中温度会不会变化呢?

猜想假设:冷水在热水中温度会上升。

实验材料:锥形瓶、烧杯、温度计两支、铁架台、热水、纸板、冷水。

实验过程:1、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温度在80℃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冷水。

2、将盛有冷水的锥形瓶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将打有两个孔的纸板盖在烧杯上。

3、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4、观察两个容器中水的初始温度和每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

实验现象:冷水和热水的初始温度分别为12℃和78℃,一分钟后两种水的温度分别为18℃和75℃,两分钟后两种水的温度分别为25℃和71℃,三分钟后两种水的温度分别为29℃和70℃,四分钟后两种水的温度分别为39℃和65℃,五分钟后两种水的温度分别为50℃和61℃,六分钟后两种水的温度都变成了57℃。

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冷水会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冷。

实验报告11实验名称:勺柄的冷热变化。

提出问题: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猜想假设:热在同一个物体中是由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

实验材料:烧杯、铝勺、金属杯、金属锅、凡士林、酒精、蜡烛、热水、小棒、金属片、豆子。

实验过程:1、把铝勺放进热水中,用手捏住柄的一端,一分钟后有什么感觉?

2、在锅的金属把上粘上豆子,用炉火加热铁锅。

3、在金属片的一端粘上豆子,用酒精灯给金属片另一端加热。

4、在金属杯的杯壁上粘上豆子,用蜡烛给金属杯加热。

实验现象:1、勺柄的另一端在一分钟之后就变热了。

2、用炉火加热铁锅时,金属把上的豆子一会儿就掉下来了。

3、金属片上粘的豆子一会儿也掉了下来。

4、金属杯壁上的豆子一会儿掉了下来。

结论:热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在同一个物体中,热能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实验报告12实验名称:传热比赛。

提出问题:什么样的物体传热能力比较强一些?

猜想假设:金属传热能力可能要强一些。

实验材料:铝棒、塑料棒、橡胶棒、木头棒、凡士林、豆子、热水、烧杯。

实验过程:将不同材料的金属棒、塑料棒、橡胶棒、木头棒的一端用凡士林粘上豆子,另一端浸入盛有热水的杯子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金属棒上粘的豆子很快掉了下来,而其它材料小棒上粘的豆子好长时间都不掉下来。

结论:不同材料的传热能力不同,其中金属传热能力最强。

实验报告13实验名称:观察上升的空气。

提出问题:空气受热以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猜想假设:空气受热以后会上升。

实验材料:画螺纹线的纸片、细线、蜡烛、火柴。

实验过程:用纸剪一个螺旋圈,把一条细线固定在螺旋圈中心,并悬挂起来,在螺旋圈的下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观察螺旋圈的变化。

实验现象。螺旋圈受空气推动旋转了起来。

3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支持。

结论:空气受热以后会上升。

实验报告14实验名称:风的形成。

提出问题: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猜想假设: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实验材料:实验箱、蜡烛、蚊香、火柴、毛巾。

实验过程:1、把一支蜡烛放进实验箱内。

2、把毛巾用冷水浸湿放在实验箱左侧。

3、点燃蚊香放到实验箱左侧小口处,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

4、点燃实验箱内的蜡烛,此时再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

实验现象:进了实验箱内又从实验箱内蜡烛上方的口处飘出。

结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此时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形成空气的流动从而形成风。

实验报告15实验名称:颜色与吸热。

提出问题:物体的吸热能力与颜色有关系。

吗?猜想假设:不同颜色的材料吸热能力不同。

实验材料:三个形状、材料相同的小瓶、大小相同的黑、红、白纸各一块、三支温度计、台灯。

实验过程:1、分别用黑、白、红颜色的纸将小瓶包起来,尽量包严。

2、分别向三个小瓶中各插入一支初始温度相同的温度计,并同时将三个小瓶放在灯光下照射。

3、过一段时间观察温度变化并记录。

实验现象:包黑色纸的小瓶内温度为19℃,包红色纸小瓶内的温度为16℃,包白色纸小瓶内的温度为10℃。

结论:不同颜色的材料吸热能力不相同,黑色材料吸热能力最强。

实验报告16实验名称:热水变凉。

提出问题:怎样让热水变凉。

猜想假设:与冰冷物体接触、增大容器表面积可以使热水变凉。

器材试剂:一杯热水、冷水、形状大小材料不同的容器、金属管、温度计。

实验过程:1、把一个盛有热水的容器放入冷水里,观察热水是否要凉得快些。

2、将热水放入大口的容器中,观察热水是否要凉得快些。

3、向热水吹风,观察热水是否要凉得快些。

4、把热水从一个杯子里倒入另一个杯子,再从另一个杯子里倒回来,反复如此。

5、把热水放入金属容器中,看热水是否要凉得快些。

实验现象:热水很快凉了。

结论:用热的良导体,与冷水、冰等物体接触,增大容器表面积,加快水的流动或者风吹等方法可以使热水变凉。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把重物抬起来。

提出问题:怎样做才能在抬高重物时最省力?如果物体很轻,怎样才能很容易地将它抬高?

猜想假设:借助于杠杆来实现。

实验材料:杠杆、支架、细线、钩码。

实验步骤:1、把杠杆尺的支点放在离重物比较近的位置,先用测力计测量两个钩码的重量,再把两个钩码挂在阻力点上,在动力点上用测力计测量使杠杆平衡所需要的拉力。

2、把杠杆尺的支点放在离重物比较远的位置(如下图),在动力点上用测力计测量出使杠杆平衡所需要的拉4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支持。

力。并用尺子测量动力点和阻力点分别移动的距离。

结论: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省力。

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费力,但省距离。

实验名称: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

实验器材:铁架台、杠杆尺、线绳、钩码。

提出问题:怎样使杠杆平衡。

我的猜想: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时杠杆平衡。

实验步骤:1.组装杠杆尺,并把杠杆尺调成平衡状态。

2.确定杠杆尺一侧的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3.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并记录结果。

4.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

二、三步,做三次实验。

结论: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阻力点所挂钩码数=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动力点所挂钩码数,这时杠杆平衡。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 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提出问题 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猜想假设 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水。实验材料 大豆种子 培养皿 布 烧杯 筷子 细线 土 纸盒 水等 实验过程 1 在两个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卫生纸或棉花,并在每个瓶中放入5 6粒菜豆的种子。2 ...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 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提出问题 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猜想假设 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水。实验材料 大豆种子 培养皿 布 烧杯 筷子 细线 土 纸盒 水等 实验过程 1 在两个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卫生纸或棉花,并在每个瓶中放入5 6粒菜豆的种子。2 ...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记录报告单。一 实验课题 太阳和影子。实验目的 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引导发现规律。实验器材 手电筒 竹篾 小标杆。实验过程 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呈半圆周状,竹篾代表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 手电筒代表太阳 小标杆代表地球上产生影子的物体。把手电筒挂在竹篾上,把小标杆放在竹篾下正中心,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