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一、 教学背景与定位。
在前面四个单元中,学生观察、描述、分析实验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他们已经能够用分子、原子的知识,从定性的角度理解物质的变化;这为本节课学生运用实验**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关系、从微观角度理解、解释化学变化中物质总质量不变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 教学资源和设备。
学生实验仪器(分组实验1):天平、锥形瓶(装配好气球)、镊子、酒精灯、滤纸、白磷、火柴。
学生实验仪器(分组实验2):天平、小烧杯、小试管、镊子、小铁钉、硫酸铜溶液。
学生实验仪器(分组实验3):天平饮料瓶、小试管、碳酸钠粉末、稀盐酸、药匙。
教师演示实验仪器:锥形瓶(装配好气球)、小烧杯、小试管2、饮料瓶、药匙、镊子、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滤纸、白磷、小铁钉、硫酸铜溶液、碳酸钠粉末、稀盐酸。
多**设备:多**课件、实物展台。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定量实验,体会科学**的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通过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
课型和课时:新授课,一课时。
教学方式:实验**、交流合作。
教学预设:引入新课—演示实验—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实验**—得出结论—品味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反思—巩固运用—课堂小结。
五、教学过程的预设和生成:
第一环节:引入新课。
通过介绍化学的起源(2023年波义耳的《怀疑派哲学家》出版),告诉学生,从那个时候起,实验和观察一直都是我们研究化学、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这一节课我们仍将用两种方法完成**活动。
第二环节:演示实验。
教师通过演示三个实验:①红磷在锥形瓶中燃烧、②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③碳酸钠和稀盐酸在瘪软塑料瓶中反应。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中的三个主要现象:气球先鼓起来,后来变得更瘪;铁钉变红、蓝色的溶液变成浅绿色;瘪软塑料瓶鼓起来。
投影出三个变化的表达式,让学生对照三个变化的表达式,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学生回答:红磷燃烧消耗了锥形瓶中的氧气,锥形瓶中的压强减小,所以气球变瘪;反应中生成了铜,附着在铜的表面,所以铁钉变红;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使瓶中压强增大,所以瘪塑料瓶变鼓)
第三环节:发现问题、提出猜想。
提出问题:这些变化中,物质发生了变化,物质的总质量也变了吗?
引导学生讨论,然后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实验,**变化前后总质量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无所谓对与错,但任何**不能是空穴来风,应该是建立在分析的基础上的。如:第一个实验中,物质总质量减小,因为氧气被消耗了;第二个实验……;第三个实验中,物质总质量增大,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
第四环节:设计实验。
设问:这些同学的观点到底对不对?(不知道)。怎么办?(做实验!)
引导学生从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方法与策略几个方面完成实验的设计;
实验目的:**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改变;
实验方法:反应前,称量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再称量物质的总质量,比较;
实验策略:第一次称量后,不移动砝码和游码;反应后,再把反应容器放上去称量,看天平是否平衡;以节省实验时间。
出示准备好的实验装置:①红磷燃烧装置;②装有几枚小铁钉的烧杯、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③底面积稍大的塑料瓶里放碳酸钠粉末,再把装有稀盐酸的试管放入塑料瓶;
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引导学生预想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通过讨论,完善实验设计。
学生讨论:仔细想想,在实验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你能解决它吗?
教师指导:实验一最难,白磷放在水中,取出来后要用滤纸吸干;玻璃管加热后,要迅速塞紧橡皮塞,如果玻璃管没有接触白磷,慢慢转动橡皮塞就可以了。
实验二最容易犯错,第一次称量后,可以把硫酸铜溶液倒入烧杯,试管放到烧杯里;或者把铁钉加入试管;
实验三要特别小心,防止塑料瓶倾倒,实验时没有必要把塑料瓶弄瘪。
第五环节:实验**。
学生实验:任选一个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天平平衡,说明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通过讨论、分析变化前后学生称量了哪些物质的质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而找到“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第六环节: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三个实验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都不变;是不是所有变化中物质的总质量都不变呢?我们可以做一千个、一万个实验,但第一千零一个、第一万零一个呢?有例外吗?
发动学生讨论“有没有例外?”,或许就有学生会从原子的角度证明,没有例外!
出示水电解的微观过程ppt,引导学生讨论: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元素、物质是否改变?从而得出结论: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数目没有增减,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变化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所有的化学变化莫不如此,没有例外!这是一个客观规律,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第七环节:品味质量守恒定律。
我们历尽辛苦才找到质量守恒定律,这弥足珍贵,所以要细细品味。学生齐读“参加反应的各……”
学生讨论: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水结成冰,总质量没有改变,这个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l氢气和1l氧气反应能生成3l水。
3.实验证明:4克氢气能跟32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克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8克氢气跟32克氧气反应能生成40克水。
进而得出以下结论,以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不需要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2.“质量守恒”,不是体积或分子数的守恒。
3.“参加”,没有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算在内。
第八环节:实验反思。
讲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发展历程:从波义耳研究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到拉瓦锡得到质量守恒,到道尔顿用原子学说证明化学变化中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变,没有例外,到爱因斯坦把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统一为质能守恒定律;告诉学生,人类的文明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的,我们今天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更应该有一份责任和使命。
提出问题:波义耳的实验中,为什么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呢?
引导学生利用刚才的实验一和实验三完成**活动。一组同学松开橡皮塞、三组同学拧松瓶盖,再把容器放在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吗?
学生讨论,得出波义耳实验失败的原因,了解科学家的研究受当时的条件及对客观认识的限制,并得到启示:
1.用“有气体参与反应、或有气体生成的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要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
2.化学变化中,质量定守恒,不等找原因!
第九环节: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演示镁条的燃烧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介绍反应的表达式。
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浓厚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追问:白烟是什么呢?(白烟是镁燃烧生成的白色氧化镁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
学生讨论:1.称得变化前镁的质量为m1,变化后石棉网上得到的白色固体质量为m2,则m1>m2,为什么?
2.把白烟收集起来,称得质量为m3,则m13.如果称得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m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出什么等式?
课堂练习:1.王洪成与“水变油”**:2023年初,王洪成推出他的 “水变油”发明,到2023年, “中国第五大发明”破产。 水能变成油吗?为什么?
2.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3.24.5克氯酸钾与5克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待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物质19.9克,则生成氧气___克。
第十环节: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交流,这一节课有什么收获?对什么印象深刻?还有什么问题准备去继续**?
.教师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课后感悟:本案例录自2023年秋浠水县课内比教学活动,在准备这堂课的过程中,我曾经遇到过很多困难,有些困难到目前为止仍未得到完全解决,如:化学课不仅要教给学生化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处世的方法、做人的道理。
在化学课堂里,在确保化学课堂思想性、人文化的基础上,如何更充分调动学生,把学生从“听众”的角色中完全解放出来,进而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效率?形成这份文字,是希望能在这些方面得到专家和同行的指点。
这堂课分成两个大的版块。演示实验、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用原子论证明所有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品味质量守恒定律,是第一个版块,都是为了证明“质量定守恒”;从质量守恒定律的发展史到最后,是第二个版块,是“不等找原因”。课堂如果版块结构明显,把相似问题集中处理,能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听课者的印象。
在一个版块结束,学生的兴奋点还停留在上一个版块的时候,教师采取一定措施让学生的兴奋点及时转到下一个兴奋点,能为后续的学习做好思想准备。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
课标要求:通过书写文字表达式,尝试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比较、反思方程式中所表达的意义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正确书写并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
内容和学情分析:
以化学方程式为中心,组建了本单元。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过程研究,培养了学生的**精神,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正确表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包括质和量两方面的问题。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能说出某具体化学反应方程式所代表的涵义。能正确书写第一单元到第四单元**现的所有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的基础上,学会写化学方程式。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检测题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时间50分钟总分70分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o 16,mg 24,s 32,cl 35 5,k 39,ca 40,mn 55。一 选择题 15小题,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生成2l水。b.蜡烛...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测试题
d 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7.r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r 3o2点燃2co2 4h2o,则有关r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a 只含有碳 氢元素 b 一定含有碳 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 一定含有碳 氢 氧元素 d 一定含碳 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8 根据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姓名班级 一 默写填空 1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2 诸葛亮的治学之道是 夫学须静也。3 淫慢则不能励精。4 诸葛亮,字三国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 思想家。人称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化身,是古代贤相的代表,被誉为 千古良相 后人用死而后已 形容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