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堰中心小学。
冷麒。2023年――2023年学年度上学期科学学科教学计划。
任科教师:冷麒任课年级:五班级:(3) 时间:2月27日。
第1课地球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
2、基本了解海陆分布和面积的大小。
3、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
4、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基本分层。
能力目标:
1、分析实验现象,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解释远航船只“沉”入海中的原因。
2、通过观察,认识海陆分布的特点。
3、能分析资料,对地球内部组成和结构提出一些推测。
情感目标:
1、对地球的大小有深刻的体会;
2、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认识到科学是发展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地球的概貌,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解释远航船只“沉”入海中的原因。
难点:能分析资料,对地球内部组成和结构提出一些推测。
三、教学时间:分3课时完成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或相关幻灯片、**、地球仪、小船模型、篮球、橡皮泥。
学生准备:尺、有关地球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放驱动页幻灯片或**:引导学生浏览任务驱动页,关注图中情景。
2、结合主题人物提出的疑问,进一步提出: “船身为什么看不见了呢?”,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新课内容的学习。
二、地球的形状:
1、引导学生思考“远航船船身先消失”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
针对学生提出的猜测,和学生一道分析。在各种不同的猜测中(如认为可能是海浪、云雾等作用的猜测),注意点明 “远航船船身先消失、入港船船桅先出现”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下面的实验。
2、模拟实验:
介绍实验方法,分发实验器材,并提出要求:仔细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教师巡视。
实验后组织学生讨论:出海船只的船身先消失在海平面,然后桅杆才消失的原因。
小结:地球是圆形的是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3、还有哪些例子说明地球是圆的呢?
举例:南北半球所见的星空不同(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引导学生思考或课后收集地类似的例子。
第二课时 一、是谁最早证实了地球的形状
1、人们什么时候开始真正认识到地球形状的呢?
组织学生阅读资料内容,介绍人们由猜测到最终证实地球形状的过程。特别强调“证实”对科学的意义。(鼓励学生课后收集的一些有关资料上网交流。)
二、地球有多大
1、地球有多大呢?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描述自己认为的地球大小;评评谁描述的最恰当。
2、珠峰和地球:
1)、珠峰是非常高大的,但和地球相比珠峰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2)、先出示摩星岭和珠穆朗玛峰的**,介绍广州白云山最高峰摩星岭海拔 382米 ,珠峰海拔高度约是其23倍。
3)、模拟实验:如果把一个篮球当做地球,你能用橡皮泥在篮球上塑造一个高度符合实际比例的珠穆朗玛峰模型吗?
板书数据:
地球直径 12800千米 ;
珠峰高度 8844.43米 ;
篮球直径 24.6厘米 ;
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3、讨论:你塑造的珠峰模型和实际比例相符吗?
引导学生利用黑板上的数据计算,检验自已制造的模型是否符合要求。
小结:符合比例的珠峰模型太小,因此是无法在篮球上塑造的。由此,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地球的巨大!
三、海洋和陆地
1、“水半球”
示图:书中的“水半球”**,要求学生观察**,说说图的特点并从地球仪上找出这是从什么角度观察的。
2、“陆半球”
从“水半球”另一面看,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呢?
3、讨论: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有什么特点?
组织学生根据前面的观察进行讨论。
小结:1.海陆分布不均匀;2.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较多(陆地29%、海洋71%)。
六、平原占陆地面积的多少
1、介绍陆地上平原、山地、丘陵等各占的面积比例。
2、组织学生简单讨论,体会平原面积占地球表面的比例是非常小。
第三课时 一、地球内部有什么
1、提出问题:人们是怎样知道地球内部的结构的呢?组织学生讨论
2、组织学生观察岩层钻探标本的**,要求学生对地球内部有什么提出自己的观点。
3、进一步思考: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也仅为10千米左右,地表以下更深的地方有什么呢?我们如何知道呢?
4、组织学生观察观察火山**,提出自己的观点。
5、提问:地球半径约6400千米,这么厚的地下都是岩浆吗?
6、人们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了解地球内部的情况呢?
1)、介绍:声波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产生的反射等都是不同的,前南斯拉夫**学家莫霍洛维奇契和德国**学家古登堡分别在2023年和2023年研究时发现,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大陆部分)和2900千米处,**波速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要求学生对上述介绍进行讨论,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3)、小结:(对照**)经过科学家的研究,人们认识到地球内部主要分为三层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7、要求学生读图说说地球内部这三层有什么特点,加强学生对地球结构的认识。
二、拓展人类对地球的**还在不断的进行着,也不断有新的发现公布,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在关科学**地球的新知识。
三、作业辅导。
1、谁会用一种方法证明地球是圆的?
2、交流查阅的资料,说说地球内部有什么?
复习资料。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用(3)年的时间完成了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从而直接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
2、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地球的直径约为(12800)千米。半径约为(6400)千米。
3、地球叫(“水球”),也叫(蓝色星球),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
4、根据**波的数据,科学家推测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组成。
5、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8844.43)米。
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研究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从理论上推测地球不是一个很圆的球体,而是一个(赤道处)略为隆起,(两级)略微扁平的(椭球体)。
7、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飞机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飞行,绕赤道一周大约需要(两)天的时间。
第2课太阳。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到太阳对地球万物的重要作用;
2、了解有关太阳的一些知识;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计划 反思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计划 反思。第 9 册教材分析。一 教材特点。本册教材由 植物身体的奥秘 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奇妙的电好磁 各种各样的能量 和 变化着的地表 五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紧扣 科学课程标准 突出 任务驱动 的特点。任务驱动 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的传统教学观念转变...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单元《干旱》粤教版
第29课干旱。一 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1 了解干旱对人类的影响。2 了解人类不合理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科学 1 能够比较合理地安排每户每天一桶水的生活。2 通过不同渠道搜集干旱相关信息。3.科学态度。1 培养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2 知道防旱抗旱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单元《台风》粤教版
第26课台风。一 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1 了解台风的形成和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2 知道台风带来的危害及防御措施。2.科学 1 通过分析我国台风的统计信息,了解台风的分布特点。2 培养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科学态度。1 培养安全意识,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