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3)班。
复习内容]本册教材中有关作文的训练,有以下几个内容。1、看图作文2、介绍物品.3、写读后感4、说心里话5、写人记事6、想象作文[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目标]
1、审清题意,明确中心,选择材料来写作文。
2、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3、懂得写人的、记事的、状物的作文、想象作文、说明文、读后感、活动场面描写、梗概等的写法。
4、能按顺序,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场景描写,能写故事梗概。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进行演讲。
第一课时。一、各单元作文梳理。
二、教学过程1、第一单元:
教材中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活动角度:说写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交流采访经过和体会,整理采访记录;围绕“开卷是否有益”展开辩论,再写下经过或自己的看法。可先让学生对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加以整理,根据自己在课外的收获选择一个角度。
注意,把过程写具体,把收获写明白。2、第二单元。
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写《二十年后回故乡》,是本组主题学习的延续,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美好的想象,正是基于对家乡的爱和关注。本次习作的教学重点,一是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像,二是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本组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运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
3、第三单元。
这是五年级学生第一次练习写说明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恰当使用说明方法。
4、第四单元。
一件事:把事情的发生和经过讲清楚,把从中得到的启示说明白;名言警句:是一句什么话,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它给自己的帮助和启发是什么;一幅(组)漫画:
图上画了什么,使你联想到了什么,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分块讨论后,教师可以概括一下:无论选哪个内容,交流时都需要说清:
是什么(内容),有什么启发这两点。5、第六单元。
内容:通过具体的事,从对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体会到父母的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劝说他们改掉不良习惯;同父母再说说其他心里话。要求:
选择最想给爸爸妈妈说的话,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6、第七单元。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来发表议论。7、第八单元。
写场景。本次习作要求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这正是学生写场景的难点。
写梗概。熟悉作品,理清脉络,抓住重点,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复习措施:
1、结合自己写过的作文,讨论自己写得好的的地方,不够的地方,进行思考、交流。
2、教师点拨:①说明方法在作文中的运用;②复习书信格式;
读后感,要怎样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场景描写,如何处理好“点”和“面”的写法3、交流作文片段。
第二课时(一)
一、复习重点。
审题练习、选材练习。二、教学过程。
1.下面几个题目哪个题目是写人的,哪个是写事的,哪个是状物的?
请把答案写在括号里。
1)我懂得了一个道理()(2)我常想起这件事()(3)老师,我想对您说()(4)谢谢您,老师()(5)大家都夸他(她)()6)我的课余生活()(7)我能行()
8)我的“小天地”()
2.用比较法审题,说说它们在选材范围和写作重点上有什么不同。3.下列题目中,哪个词语规定了文章的中心,请在下面加点。(1)难忘的小学生活(2)我尊敬的一位老师(3)校园新风。
4)我迷上了___5)我为___献爱心(6)欢乐的校园。
7)我喜欢的一篇课文。
8)××给了我温暖。
4、请根据文章的题目和要求考虑下边哪几个材料符合这次作文训练的要求。
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要求:你和家里的亲人或邻居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生很多事情,请你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选材:
1)有一次,在上体育课时,测验60米短跑达标项目,“我”总是过不了关,李宝莉同学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帮助我训练,我终于达标了。()
2)有一天,下大雨,爷爷不顾他的腰腿疼,冒着大雨到学校给“我”送伞,“我”感动得哭了。()
3)上自习课时,“我”因一点小事和孙萌吵了架。***耐心教育“我”,使我懂得了任何时候都要以集体利益为重。()
4)有一天,爸爸、妈妈中午都不回来,让“我”一个人在家吃午饭,可“我”把钥匙忘在学校,邻居王奶奶把“我”叫到她家,照顾“我”吃午饭。()
5)邻居兰宏家被盗,街坊四邻都赶去询问,帮他家料理生活,就连病休在家的孙局长也赶到他家。()一封信》
要求:请你给外地的亲人写封信,告诉他们一些你的情况和想法。要写得真实、具体,注意信和信封的格式。选材:
1)张丽想给妈妈写封信,因为有些话不好直接对妈妈讲。那次去奶奶家,奶奶给她50元钱,她没要。回来后,妈妈说她太傻,她很不高兴。()
2)杨超想给转走的李昕写封信,想告诉李昕孙老师被评为了市级模范教师,还上了电视,接受记者采访呢。()
3)乔勇想给在沈阳的二舅写封信,二舅是出租车司机,他想把自己在路上看到的那场车祸讲给他,让他注意交通安全,千万别出事故。()
4)吴昊想给中队长写封信,给他提个意见。那次去圆明园,中队长在路上摘花,吴昊批评他不爱护花草树木。中队长却说,野花怎么能算花草树木呢?()使我高兴的一件事》要求:
生活中有许多使你高兴的事,请你选择一件有意义的事,写一篇简短的记叙文。
材料:1)生日那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给了我钱,“我”很高兴。()
2)在“我”的护理下,妈妈恢复了健康,“我”很高兴。()3)“我”头一天晚上做了一张妈妈买的数学卷,和第二天考试的内容一模一样,结果得了100分,“我”特别高兴。()
4)“我”带病参加区演讲比赛,获得第一名。“我”为学校争得了荣誉而感到特别高兴。()
5)“我”给李云彤和江伟解决了矛盾,使他俩重归于好,“我”特别高兴。()6)“我”动脑筋帮邻居小弟弟修好了玩具小汽车,特别高兴。()
7)“我”和妈妈去**,花20元钱抽到一辆变速自行车,“我”为自己有运气而高兴。()复习措施和意图:
审题和选材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通过以上讲解和练习,使学生学会审题,从而进行选材,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会知识,融会贯通(二)
一、复习重点。
确定文章的中心。二、教学过程。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一篇作文的好坏、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起决定作用的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果中心思想不健康或说不明白,那么写出的文章也是不健康的或者含糊不清的。
怎么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的题目中直接限制了中心。如《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欢乐的校园》、《老师教育我要团结》等等。
遇到这样的题目就要先找出题目中揭示中心思想的关键词,弄清关键词的含义,最后据此确定中心。
有的作文题没有直接规定中心思想,只规定了中心思想的大致范围。如《一件难忘的事》、《我的榜样》、《一次有意义的活动》等等。遇到此类作文题,就要先找出题目中限制中心思想范围的词,如“难忘”、“榜样”、“有意义”,再弄清这些限制词限制中心思想的范围有多大。
最后再从限定的这个范围里,广泛地想一想,有哪些具体的材料,最后根据材料确定中心思想。
有的作文题目,完全没有涉及中心,只规定了选择材料的范围。如《我的星期天》、《我的小伙伴》、《暑假中的一件事》等等。这类作文题,完全由自己选择的材料来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
拿到题目后,首先要广泛地想一想在这个题目限定的范围内有哪些材料可选。然后想一想这个材料都有什么意义,把几个材料的内容和意义进行比较,选择自己既熟悉的,又有意义的材料,再根据材料提炼出中心思想。下面我们来做几项练习。
1.下面是《一个值得回忆的人》这篇作文所选的几个材料,请你根据材料帮助确定一下文章的中心。题目:一个值得回忆的人。
2.按要求填表。
题目:我受到了表扬3.围绕中心把题目补充完整。我懂得要教我从我做起我学雷锋给我带来快乐一个___的人。
第三课时。一)
一、复习重点。
作文材料“巧”安排。
二、教学过程。
一篇好的作文,写作前要把材料安排好。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应该详写,**应该略写,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过渡……行文前都要“巧”安排,这样,你的作文才会吸引读者。
下面我们结合过去学过的课文,以及优秀作文的范例,向同学们介绍几种安排作文材料的方法。1.按不同内容连段成篇。例1,《井》
开头:介绍井的形状和历史中心部分:介绍井水的特点(1)井水很清(2)井水很甜(3)井水很凉。
结尾:井给后代带来甜美与欢乐例2,一个值得回忆的人——记转走的同学李义强(1)“大力士”的气力——建校劳动搬石头(2)“大力士”的精神——军训带病训练。
3)“大力士”的动力。
—在“我的理想”演讲会上例3,我的妈妈。
开头:“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每当我唱着这首歌时,我就会想起我的妈妈。妈妈时刻用她那充满慈爱的心温暖着我。中心部分:
1)妈妈的爱是无私的。(妈妈给我过生日)
2)妈妈的爱是温暖的。(妈妈顶风到比赛场给我送棉衣。)(3)妈妈的爱是纯真的。(我拿回三好学生证书时,妈妈搂着我哭了。)结尾:
妈妈的爱永远伴随我成长,将来我无论走到**都不会忘记这无私、温暖、纯真的爱。
2.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例1,《美丽的小兴安岭》
开头: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中心部分:春天,朝气蓬勃夏天,郁郁葱葱秋天,果实累累冬天,雪花纷飞。
结尾:小兴安岭是宝库,是花园。例2,《欢乐的校园》
开头:我们的校园一年四季总是生机勃勃。同学们在这里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真是其乐无穷。中心部分:
1)春天,在操场上踢毽子、放风筝。(详)
2)夏天,在操场上举行“六一”小歌手大赛。(略)(3)秋天,我们参加跳绳比赛。(略)(4)冬天,我们堆雪人、打雪仗。(详)
结尾:我爱我的学校,我爱这充满欢乐的校园。例3,妈妈给我的爱中心部分:
1)温暖的春天,妈妈带我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妙春光,我深深地爱上。
了大自然。(2)炎热的夏天,妈妈带我去旅游,我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的祖国。(详)(3)金色的秋天,妈妈带我去拾稻穗,我感受到劳动的艰辛。
4)寒冷的冬天,妈妈带我去跑步,磨炼了我坚强的意志。(详)3.按事情发展顺序连段成篇。例1,一件有趣的事中心部分:
1)班上议论元旦联欢会上,“春姑娘”的人选。(2)“我”这个男生,被大家推选为“春姑娘”。(3)元旦早晨,大家为我打扮。(4)会上,我扮演“春姑娘”。例2,难忘的一件事。
中心部分:1)狂风暴雨中我的伞坏了。(2)几个中学生嘲笑我。
3)一位陌生的伯伯帮我修伞。
4)伯伯帮我修好伞,还送我过了马路。三、教你一招:
写好读后感要做到四点:一读懂原文,抓住中心,围绕感点,引述材料;二、分析材料,选择重点感点;三、读感结合有侧重,以感为主;四、联系实际谈感受。例如:
要写好《慈母情深》读后感,首先要从文中概括、提炼出“”这一中心,接着选择的事联系实际谈感受。复习意图:
在讲解确定中心和选择材料后,结合读后感的复习进行巩固和延伸、提升。从散进行集中,有的放矢。(二)
一、复习重点修改作文。
二、教学过程。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不论是谁,不论他写作水平高低,写完文章以后,肯定有不令人满意的地方。好文章的标准是没有止境的。多改几次,文章会越改越好,这叫精益求精。
下面我们以《我爱我的老师》这一题目为例,讲一讲怎样通过扩展内容,使文章中心突出,内容具体。1.通过扩写补充内容。
例1,敬爱的***不但像慈母一般关心我,而且用她的爱心温暖着她的每一个学生。李想的父母出差,是***把她带到家中,解除她父母的后顾之忧;孙楠家里生活困难,是***替他交了春游的费用;万鹏父母离异,是***在班里为他庆贺十岁生日。2.通过心理描写使内容丰富。
例2,抬头望望窗外,已是满天繁星,我心想:刘老师家住知春里,回家既要买菜做饭又要照顾年迈多病的母亲,我怎么能再耽误她的时间呢?于是,我便对刘老师说:
“老师我懂了。我回家自己做吧。”3.通过联想突出人物形象。
例3,王老师赶快用自行车推着我向医院走去。望着王老师的背影,我不禁想起去年王老师送我参加市作文比赛的情景。那是一个寒风刺骨的冬天,王老师把我送进考场,竟在楼道里等了我两个小时。
4.通过插叙紧扣中心。例4,晚上,我带着作文去请教王老师。一进屋,便闻到一股浓烈的中药味,那一定是为刚出院的母亲熬的。
记得在她母亲住院的半个多月时间里,她几乎都是晚上到医院陪床,白天赶到学校上课,从未请过一天假。此时此刻,我真后悔来打扰她。“谁呀?
噢,李杰吧!快进里屋,明天参加作文比赛,咱俩还得说说。”王老师热情的招呼,打断了我的回忆。
5.议论抒情强化中心。例5,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想了很多很多。***就是这样每天从早到晚任劳任怨地工作着。
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没有功名显赫的荣誉。为了把我们培养成才,他不知熬过了多少夜晚,也不知放弃了多少个休息日。我敬佩***平凡而伟大的品格,我赞赏***无私奉献的师德!
练习:下面这段话,写了不同人物的笑,请将他们笑的神态写具体。
晚上,弟弟拿着一张讽刺画跑进屋子。大家看了,都笑起来了。奶奶笑了,爸爸笑了,妈妈笑了,姐姐笑了,我也笑了。复习意图和措施:
教师总结:写完作文一定要检查,一步一步有条理地检查:一读,每一句写通顺了吗?二找,把错别字找出来。三查,标点符号写对了吗?
四改,写不具体的添加一些;离中心较远的内容果断删除。
五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教案
五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一 复习总目标 1.能正确认读课后 生字表 一 中的200个生字,会写 生字表 二 中的150个生字。2.初步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增进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3.会使用字典 词典,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4.复习掌握 积累本册课文 现的新词和 日积月累 中的词语...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字词基础部分。复习目标 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回顾旧知,形成知识体系。准确而又熟练的掌握多音字的读音与用法。复习重难点 多音字。复习过程 一 运用导航。1.这些词应该怎么读?应用一 这些词应该怎么读?朝阳 zh o 淹没 m 兴奋 x ng 屏风 p ng 朝代 ch o 没有 m i 高兴 x ng...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氾水镇中心小学。期。末。复。习。教。案。五语 二 一五年元月。第一单元。复习目标 能有感情的朗读本单元课文,回答课后习题,背诵第三课课文,能掌握本单元中的生字词。复习过程 一 朗读第一课。1 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特点。2 造句 娓娓动听身临其境。3 多音字 正。二 朗读第二课。1 会写文中生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