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梦回繁华教案新人教版

发布 2020-11-07 17:28:28 阅读 9407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说明顺序,概括课文内容。

2.弄清课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品味语言,感受课文典雅而富有韵味的语言。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幅图到底画了什么?有什么特点?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梦回繁华》来了解这幅名画。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理清说明顺序。

提问1:默读课文,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明确:第一自然段介绍唐宋画家题材的变化,引出说明对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第二自然段介绍张择端的生平及《清明上河图》的作画时间、背景。

第三自然段总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类别、大小及内容。第四自然段具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画面的内容。第五自然段介绍《清明上河图》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提问2:课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本文主要使用了逻辑顺序,第四自然段使用了空间顺序,这样写,由表及里,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目标导学二:细读课文,分析说明方法。

提问3:课文都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明确:列数字:“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使用准确的数字,说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大小。

打比方:“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把《清明上河图》比作“一部乐章”,说明它宏大、优美而富有变化的特点。

引资料:“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引用《东京梦华录》,准确说明了《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增强了说明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目标导学三: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效果。

提问4:品读课文,你觉得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本文大量使用了四字短语,如“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街道纵横,房屋林立”“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这些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提问5:读了课文,你想对张择端说些什么?

明确:设题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要让学生畅所欲言。

三、板书设计。

梦回繁华作者朝代。

籍贯。职业。

作品。画面开卷。

中段。后段。

价值艺术。历史层次清晰且结构严谨。

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文中白杨树的不平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a.生存环境不平凡。

b.生长繁育不平凡。

c.内在精神不平凡。

d.外在形象不平凡。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吹嘘(xū) 酸渍(zì) 炽热(zhì)

b.沉淀(diàn) 窒息(zhì) 结核症(zhèng)

c.猝至(zú) 简陋(lòu) 咽喉(yān)

d.钥匙(yào) 轮廓(kuò) 气氛(fèn)

3.读下面的语段,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读书是长期的一个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因此,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说: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现实中,不少人都有长期坚持、积少成多,最后取得惊人收获的读书经历。

a.“读书是长期的一个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语序不当,应为“读书是一个需要长期付出辛劳的过程”。

b.“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句末的句号应在单引号内。

c.“现实中,不少人都有长期坚持、积少成多,最后取得惊人收获的读书经历”这一句是祈使句,表人们的趋向。

d.“心浮气躁”是并列短语。

4.下列各项对本课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写作者隐退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情。

b.《春望》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所描写的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c.《雁门太守行》第六句中“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并未从正面去评论战胜的原因,而是提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不刮东风,不用火攻,周瑜就有可能战败。对于这个结局诗人没有直说,而是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的一项是( )

a.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b.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c.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d.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二、名句默写。

6.(9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子曰不亦君子乎?”(论语》) 1分)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秋思》)(1分)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2分)

4) 《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水清的句子是2分)

5)请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4分)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三、字词书写。

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汴梁题跋绢本翰林田畴(__

料峭簇拥漕运舳舻沉檀(__

摄取遒劲摩肩接踵络绎不绝(__

四、诗歌鉴赏。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戏题盘石。王维。

可怜①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注)①可怜:可爱。

1)请发挥想象,描绘。

一、二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三、四两句。

五、文言文阅读。

9.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年且九十。

2)寒暑易节。

3)杂然相许。

4)甚矣,汝之不惠。

2)从文段中另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例。

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2)面山而居。

3)将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

5)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月色入户___

2)念无与为乐者___

3)止午、未、申三时___

4)其实湖光染翠之工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安可为俗士道哉!

3)甲、乙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4)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六、现代文阅读。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20梦回繁华

20梦回繁华。1 理清课文写作思路,概括课文内容。2 弄清课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把握本文的说明顺序。3 品味语言,感受本文典雅而富有韵味的语言。一 导入新课。多 展示 清明上河图 同学们,清明上河图 大家一定有所耳闻,它是一幅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画作,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为什么这么说呢?它...

XX八年级语文上20梦回繁华教案

0梦回繁华。知识与技能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说明顺序,概括课文内容。弄清课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品味语言,感受课文典雅而富有韵味的语言。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 品味 批注等方式,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创造力和杰出才华,增强民族自豪感。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说明...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 《梦回繁华》教学设计 学习

梦回繁华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 清明上河图 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2.掌握作者条理清晰地介绍画作的说明方法,揣摩作者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增强热爱中华文明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5.5厘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