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型。新授。
课时。共3课时。
第1课时。1、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领会转化的过程和特点,体会转化的价值。
难点:引导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寻找合适的转化方法。
学情分析。易混、易错点:
不能改变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大小。
学生认知基础:
学生已经学过用从条件或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用画图的策略整理条件和问题、用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时间分配教法与学法教学准备。
学12讲14练14
自学法、讨论法、展示法多**课件、复印例题中的图。
学生活动。一、初步尝试,产生需求。
教师助学课后改进。
导入新课。出示例1的图。
1、自主先学,理解题意。你能一眼看出这。
两个图形面积的。
2、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
大小吗?想法。两个图形形状不。
同,怎样来比较。
3、展开讨论。
它们的面积?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方法一: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每个图形的引导交流:为什。
么不直接计算面。
面积后再比较。积,却用数格子。
的方法?学生交流、讨论、汇报。数格子实时要注。
意什么?数格子。
的方法方便吗?
方法二:在不改变面积大小的前提下,将这两个图形用拼割、平移或旋转等方法把它们你是怎样想到这。
个方法的?这与。
转化成一个熟悉的、便于比较的图形。数方格的方法相。
比,哪个会更简学生交流、讨论、汇报。便?
小结并相机揭示。
二、动手操作,实施转化,体验策略课题:转化。
1、学生自主尝试转化。
提出要求:怎样。
在老师发的复印纸上画一画才能转化成简单。
的图形呢?试着2、小组内交流。
画一画。三、交流反馈。
其中最关键是哪。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操作以及相应的思考一步?解决这个。
问题是运用了什过程。
么策略?有什么。
好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交流、汇报: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小结:转化是一。
就是将题中的两个复杂图形在不改变面积的。
种常用的、也是。
前提下转化成两个简单的图形。
重要的解决问题。
的策略。把新的。
问题转化成熟悉。
的或已经解决过。
的问题。使复杂。
的问题变得简单。
了。以前学过运用转联系旧知,丰富认识。
化的策略解决过。
学生独立思考哪些问题?
小组交流汇报。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四、及时练习,检测反馈1、完成“练一练”自主解答,交流反馈。
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独立解答,交流反馈,重点说说具体的转。
重点引导学生说。
出是怎样转化的。
右边图形的什么不能变?周长不能变。
化过程。不能改变图形面。
积的大小。3、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独立看图填空,交流汇报:不能改变图形。
面积的大小。怎样求9块小草。
坪的面积?4、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
学生交流汇报:第二种方法用到方法一: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条小路了什么数学方。
法?(平移)
的面积。方法二:把9块草坪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
全课小结。课后反思。得:失:
纠: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型。新授。
课时。共3课时。
第2课时。1、继续学习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提高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2、经历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转化的优越性,感受转化的内在价值。
3、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感受“转化”策略在解决问题时的价值。
难点:能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易混、易错点:
不能改变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大小。
学生认知基础:
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
时间分配教法与学法教学准备。
学12讲14练14
自学法、讨论法、展示法多**课件。
学生活动。教师助学课后改进。
谈话导入新课。
多**出示例2.1111
一、计算:24816
1、仔细观察算式。
师:像这种复杂。
2、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并在小组内的分数加法计。
算,我们通常的。
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
做法是什么?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二、小组讨论,自主探索。
提问:这四个加。
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出示正方形图,引导学生在正方形中逐一表示出1/2,1/4,1/8和1/16,要求学生观察图形并展开讨论。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简要分析,并把题目适当扩展。板书:
1、小组讨论2、汇报展示3、共同完成。
复杂的算式可以转化成简单的算。
式来计算。结合。
画图,运用转化。
的策略,换个角。
度来思考,你就。
会有全新的收。
获。结论:“画图”“换。
个角度”是转化。
的一种重要方。
法。三、应用迁移,拓展深化。
1.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回答,并说明是如何转化。
的。2.练习十六第4-5题小组活动: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怎么转化的?
学生回答,集体交流,共同完成。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10000+1000+100+10-4”,得数是111106.
第5题,原题可以转化成(75+83)x4+79,结果是711;也可以转化成79x9等等。
总结转化,深化。
思想:今天,你有何收。
获?第4题,原题可以转化成。
课后反思。得:失:纠: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型。练习。
课时。共3课时。
第3课时。1、进一步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提高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感受“转化”策略在解决问题时的价值。
难点:能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易混、易错点:
不能改变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大小。
学生认知基础:
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
时间分配教法与学法教学准备。
学12讲10练18
讨论法、展示法多**课件。
学生活动。一、巩固练习,检测反馈1、完成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教师助学。适当点评。
课后改进。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2、完成第9题。
学生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周长。小组讨论,思考如何转化。小组汇报展示。
学生重点说出:这两个图形多可以通过平移等手段,转化为更加规则但周长与原来相等的图形,从而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周长的计算。
3、第10~12题,都与圆面积的计算有关,且都需要应用等积转化的方法进行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展示。
每一组在前面展示时要重点说说是如何转化的。)
4、第13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展示。
学生重点说出:两个涂色正方形周长纸和就是大正方形的周长,由此可知大正方形的边长为10厘米,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二、拓展提高(思考题)学生计算出它的周长。小组讨论如何计算的。小组汇报展示。
学生重点说出:给出的两条线断之和恰好是长方形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因而图中最大。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转化的过程。
学生汇报展示后适当点评。
适当点评。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转化的过程。适当引导。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长方形的周长是(27+19)x2=92(厘米)。
全课小结:转化是一种常用的、也是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了。
课后反思。得:失:纠: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2019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分析 教材一共安排两道例题,引导学生主动实践并逐步领悟列举的策略。其中,例1侧重于让学生感知列举的基本思考过程和方法,初步积累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 例2侧重于让学生进步感受列举的策略特点,提高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单元教材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选择典型且富有变...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策略提高练习
一 填空。1.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 推导圆面积公式时,把圆转化成计算小数乘法时,把小数乘法转化成。2.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3.白兔只数是灰兔的,灰兔只数是白兔的,灰兔只数是两种兔子总数的。4 一组等式2 4 32 1,3 5 42 1,4 6 52 1,那么 201...
2019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七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语文
教学内容 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重点教学用等量替换的方法实现问题的简单化,并相应地解决问题。第二段,重点教学用假设的方法实现问题的简单化,并结合相应的推理解决问题。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 列表 一一列举和倒过来想等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教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