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4 水调歌头说课稿

发布 2020-10-28 13:38:28 阅读 3880

14.水调歌头。

1.对本节教材进行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单元,着重培养学生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特色、同时积累文言词语,增强语感。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之中,有一定的古诗词学习基础,将为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诗词整体的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更为今后学习苏轼的文章打下基础。2.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两的学习中已持续的诗词训练,因此学生对本文的解读并不是很难。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关于苏轼的文学常识,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实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和利用写作背景分析诗歌主旨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旷达的胸襟和健康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实词的理解和依托背景分析诗词的思想感情。

难点:培养学生深层次的理解,并树立旷达胸襟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3.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说教法。

3.1教学手段: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我在教学中采用朗读法、小组**法、个人思考法,结合多**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主要是因为:学习诗词必须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广泛阅读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小组合作**教学法。

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我的启发引导下,积极进行知识的交流、重组、汇总、统一。在回答问题时,各组回答不同的问题或者同一问题。特别注重答案不一致的问题,鼓励、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的进行思考,解读出自己的思考成果。

我也要积极的予以指导和导。

引。使之朝着积极乐观的方向前进。

3.2学生学法:以朗读、小组合作研究为主。符合当前课改精神,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接下我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及设想:我的授课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引入,朗读,整体感知,细处分析,结合背景,深入主题,及时反馈等几部分。

4.1引入。由"北宋诗歌评论家胡仔评中秋词,自"水调歌头"一出,余词皆废引入:把对本词的高度评价直接提出,目的在于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震撼,将注意力集中到本课的学习中。

4.2朗读。首先由我进行范读,强调朗读的要领,如停顿、重音、平翘舌、语速、情绪等。

然后请举手的同学分别朗读,合作朗读。并请学生指出朗读的学生的优缺点,尤其是优点。主要是因为学习诗词必须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和充分朗读,这是理解的前提,面对参次不齐的朗读水平,指出缺点,及时改正,指出优点,符合课改精神,鼓励学生,发现学生的长处,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4.3解读字词。请各小组学生分别讲解课文出现的实词。目的在于积累学生的文言基础知识,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其他文言文打好基础。

4.4翻译。请各小组学生分别翻译自己承担的段落内容。

对于学生无法解释句子,我做相应的指导。我想无论是**的学生,都要重视基本的能力的培养,古典诗词离我们和久远,任何一篇古典诗词或者文言文的理解都离不开对内容的深刻理解上进行结构和思想上的分析。因此,翻译课文无论难易,都要当作一个重点的步骤进行。

4.5具体的教学分析。首先,我出示问题,由各组学生合作研究,汇总信息。

如a本文的小序的作用是什么?文章的上下阙都写到了一个事物是什么?用了哪些句子进行描写?

其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着作者什么样的心情?"高处不胜寒"的深层含义又是什么?这些问题由简入难,由浅入深,不停的追问,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连续的思考当中,问题的答案也从开始的文中可寻到后的结合背景方可解释。

在上课的前半程没有把介绍北京单独拿出,其目的就是避免教学的程式化。在文中结合背景更显出背景对于分析诗词的重要价值。

其次,对于下阙内容。第一个提出的问题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是描写什么事物的?或者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什么?

接下,承接着这个景物,深入分析作者为何无眠?无眠的时候又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诗词的最终落脚点是什么?

纵观整个诗词。作者借。

月要表达的主要是思想什么?通过层层的深入分析,由景入情,不仅指导了学生写作上的层次和结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由表及里的分析诗词的能力。

这些问题基本上是抛给学生小组合作解决的。如遇到难点,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我再予以相应的指导。学生的诗词能力是自己一步一步培养出的,因此,相信基本上可以解决的很好。

4.6总结全文,说出体会(可作为作业在自习课检查)。总结的内容一方面是诗词写作思路的分析,还有思想的深刻,即苏轼在被贬官的时候保持的旷达胸襟和寄情兄弟,期盼团圆的心情。

课后我的个性理解更多的是侧重这个方向写作的。5.及时反馈。

在自习课检查学生的实词和诗词的背诵理解情况,还有写的读后感。因本篇诗词的重要,所以强化学生的理解。(4)

部编版2024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6 孤独之旅说课稿

孤独之旅 说课稿。一 说教材。1 与前后教材知识体系的联系。本文是初中语文课本所录选的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家名篇。在新教材中编入九年级上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已经学习了 故乡 这篇反映少年生活的 学生从中获得了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同时,对 这种文学体裁有了初步的认识。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

部编版2024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6 孤独之旅说课稿

孤独之旅 说课稿。一 说教材。与前后教材知识体系的联系。本文是初中语文课本所录选的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家名篇。在新教材中编入九年级上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已经学习了 故乡 这篇反映少年生活的 学生从中获得了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同时,对 这种文学体裁有了初步的认识。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把...

部编版2024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6 孤独之旅说课稿

孤独之旅 说课稿。一 说教材。与前后教材知识体系的联系。本文是初中语文课本所录选的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家名篇。在新教材中编入九年级上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已经学习了 故乡 这篇反映少年生活的 学生从中获得了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同时,对 这种文学体裁有了初步的认识。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