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发布 2020-10-25 16:24:28 阅读 863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2-p3课题:数一数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数一数的活动,,为学生学习打下基础。2.过程与方法在数一数过程中,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建立“数一数”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感悟乘法的意义和必要性。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我给大家出一个谜语,如果想到的同学可以举手回答。“叫猫不是猫,象熊没熊高,人人喜欢爱他是咱中国宝”

学生:熊猫。

同学们真聪明,一猜就能猜到,老师真佩服你们。今天呀老师请来了很多小小熊猫到我们请室和大家一起来上课,大家快来数一数有几只?(出示熊猫图)二、数数活动。

1、活动(一):数小猫。

a、学生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数,在数的基础上列式子计算。b、汇报各种不同的数数方法以及不同的计算方法。可能是:①1个1个地数,数出15个1。1+1+…+1=15(只)

3个3个地数,数出5个3。3+3+3+3+3=15(只)

5个5个地数,数出3个5。5+5+5=15(只)④…

c、让学生观察全部算式,说说哪一种数法比较好。

d、结语:像这样有规律排列的事物,横着一排一排地数或竖着一列一。

列地数,计算起来比较简单。

2、活动(二):数方格。

a、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数法,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b、汇报,此时绝大多数小组会出现以下良种有规律的数法。①横着数:每排有8个,共4排。8+8+8+8=32(个)

竖着数:每列有4个,共8列。4+4+…+4=32(个)

c、让学生观察全部算式,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所有算式中的。

加数都是相同的。

3、活动(三):数苹果。

出示苹果图。提出问题:

a、5盘苹果一共有多少个?3+3+3+3+3=15(个)b、10盘呢?3+3+…+3=30(个)

c、95盘呢?3+3+…+3=?(个)

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孩子把算式写完整。然后让孩子谈谈想法:

随着盘数的增加,用加法表示太麻烦了。教师引导:有没有更简单的计算方法呢?(为下节课乘法的教学作好铺垫)

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结题:对于有规律排列的物体,我们学会了横着数和竖着数;发现这两种数法算式虽然不同,但结果相同;明白了相同加数的个数较多时,用加法表示太麻烦了,应该找到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板书设计】

数一数。1、一共有多少只小猫?3、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1+1+…+1=15(只)5盘:3+3+3+3+3=15(个)3+3+3+3+3=15(只)10盘:3+3+…+3=30(个)5+5+5=15(只)95盘:

3+3+…+3=?(个)

2、一共有多少个方格?

8+8+8+8=32(个)

4+4+…+4=32(个)

四、作业。1、完成《自主学习天地》中本课的练习。

2、看看身边有什么物体是有规律摆放的,你会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数一数、

算一算吗?教学反思】

大部分同学通过数一数的活动,都能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能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有个别同学还有待于个别辅导。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4-p5课题:儿童乐园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读法。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乘法的含义,学会用乘法算式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理解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儿童乐园挂图”、p5试一试示意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激趣:“星期天,儿童乐园中的小朋友真多”引入情境。(板书:儿童乐园挂图)

2、发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新知。

1、活动(一):有多少人乘坐飞机?

2+2+2+2=8(人) 4×2=8(人)或2×4=8(人)要求:a、求加数相同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b、明确乘法算式中4和2的含义:2表示每架飞机上有2个人,4表示有四架飞机;

c、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数、乘数和积。会读、写。

乘法算式;d、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调换位置,积不变。2、活动(二):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4+4+4+4+4+4=24(人)4×6=24(人)或6×4=24(人)要求:(与活动一相同)3、活动(三):划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3×3=9(人)或3×3=9(人)要求:(与活动一相同)4、活动(四):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1+2+3=6(人)质疑:

a、上面的求和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吗?为什么?(加数不同,不能用。

乘法表示)b、怎么调位置坐,才能用乘法表示?

3+3=6(人)3×2=6(人)或2×3=6(人)[空一张椅子,每。

张椅子坐3人]

2+2+2=6(人)2×3=6(人)或3×2=6(人)[每张椅子坐2人]

三、巩固应用。

完成“试一试”中的第题。要求:1、独立读题、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每个乘法算式中各个乘数的意义;3、汇报,订正答案。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结题: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比用加法表示更简;学会了乘法算式的读写法。认识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板书设计】

儿童乐园。加法乘法。

1、有多少人乘坐飞机?2+2+2+2=8(人) 4×2 = 8(人)

或2×4=8(人)

:::乘乘乘积数号数。

2、火车上坐了多少人?4+4+4+4+4+4=24(人)4×6=24(人)或6×

4=24(人)

3、划船的有多少人?3+3+3=9(人)3×3=9(人)或3×

3=9(人)

4、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1+2+3=6(人)

3+3=6(人)3×2=6(人)或2×3=6(人)2+2+2=6(人)2×3=6(人)或3×2=6(人)

五:作业。1、完成《自主学习天地》中本课的练习。2、生活中哪些情况能用乘法表示?【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数数以及加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教学的起始课。目的是帮助学生亲生经历乘法这种运算出现的全过程,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6-p7课题:有几块积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具体情景和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计算积木的块数,初步体验用乘法解决简单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乘法的作用和用乘法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教学重点: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直接用乘法算式表示。教学难点:从乘法意义的角度解释乘法列式的理由。

教学准备:课件“有几块积木的挂图”或课件动画显示。教学过程:

一、情境诱思。

课件显示一堆摆放整齐有序的积木,教师顺势诱导:“这么多积木,怎样数才能数得又快又准呀?”(板书:有几块积木?)

二、解决问题。

1、学生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积木的块数。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数的,所列的算式中每个数各代表什么意思?3、汇报情况。加法乘法。

5+5+5+5+5+5+5=35(人)5×7=35(人)7+7+7+7+7=35(人)7×5=35(人)

4、你喜欢那种计算方法?为什么?(绝大部分学生会喜欢用乘法计算)

因此得出结论:直接用乘法计算会简便的多,因为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5、从上面的两道乘法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乘数前后调换位置,积不变。

三、巩固应用。

完成“练一练”中的第题。要求:1、独立读题、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每个乘法算式中各个乘数的意义;3、汇报,订正答案。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中乘数的可交换性”、“乘法和加法的联系”

板书设计:有几块积木。

7+7+7+7+7=35(块)7×5=35(块)

5+5+5+5+5+5+5=35(块)5×7=35(块)

教学反思:通过计算积木的块数,根据具体情景和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初步体验用乘法解决简单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在数出得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与乘法的关系。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8-p9课题:动物聚会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2>.理解乘法算式在不同情景中所表示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具体的情景提出问题,在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乘法字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版式进行计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体验、比较和区分似“3个6”和“6个3”的不同含义。教学准备:“动物聚会”主题图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教师边叙述美丽的童话故事边出示主题图:秋天到了,勤劳的小动物们都带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庆祝共同的丰收,它们喜气洋洋地欢聚在一起。(板书:动物聚会)

二、问题**。

1、教师启发:你能提出什么乘法问题?要求:a、独立观察主题图,思考问题;

b、小组内交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解释算式的意义。2、小组汇报:

a、一共有多少只小鸟?3×3=9(只)

表示:每根树枝上有3只小鸟,3根树枝上有3个3只。

要求:a、求加数相同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b、明确乘法算式中4和2的含义:2表示每架飞机上有2个人,4表示有四架飞机;

c、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数、乘数和积。会读、写。

乘法算式;d、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调换位置,积不变。2、活动(二):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4+4+4+4+4+4=24(人)4×6=24(人)或6×4=24(人)要求:(与活动一相同)3、活动(三):划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3×3=9(人)或3×3=9(人)要求:(与活动一相同)4、活动(四):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1+2+3=6(人)质疑:

a、上面的求和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吗?为什么?(加数不同,不能用。

乘法表示)b、怎么调位置坐,才能用乘法表示?

3+3=6(人)3×2=6(人)或2×3=6(人)[空一张椅子,每。

张椅子坐3人]

2+2+2=6(人)2×3=6(人)或3×2=6(人)[每张椅子坐2人]

三、巩固应用。

完成“试一试”中的第题。要求:1、独立读题、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每个乘法算式中各个乘数的意义;3、汇报,订正答案。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结题: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比用加法表示更简;学会了乘法算式的读写法。认识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板书设计:动物聚会。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3×3=9(只)作业:

1完成《自主学习天地》中本课的练习。2生活中哪些情况能用乘法表示?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的观察不够仔细,表述上也有些欠缺,其次,学生在摆学具的过程中,显得有些乱,有很多学生摆的方法相同,没有认真听取老师的要求,看来对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还有待加强。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教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2 p3 课题 数一数。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数一数的活动,为学生学习打下基础。2.过程与方法在数一数过程中,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教学重点 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分苹果 说课稿 吴观梅。一 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今天我讲的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课本34 35页的内容 分苹果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了2 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初步体验平均分的意义...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1 平均分。灵璧县向阳小学王自迎。教学内容 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算式读法,并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算式的两种意义。2 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成功喜悦。3 对学生进行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重点 理解掌握两种意义。难点 两种意义的对比。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