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发布 2020-10-25 16:25:28 阅读 911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2-p3

课题:数一数。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数一数的活动,,为学生学习打下基础。

2.过程与方法在数一数过程中,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建立“数一数”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感悟乘法的意义和必要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我给大家出一个谜语,如果想到的同学可以举手回答。“叫猫不是猫,象熊没熊高,人人喜欢爱他是咱中国宝”

学生:熊猫。

同学们真聪明,一猜就能猜到,老师真佩服你们。今天呀老师请来了很多小小熊猫到我们请室和大家一起来上课,大家快来数一数有几只?(出示熊猫图)

二、 数数活动。

1、 活动(一):数小猫。

a、学生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数,在数的基础上列式子计算。

b、汇报各种不同的数数方法以及不同的计算方法。可能是:

1 1个1个地数,数出15个1。

1+1+…+1=15(只)

2 3个3个地数,数出5个3。

3+3+3+3+3=15(只)

3 5个5个地数,数出3个5。

5+5+5=15(只)

c、让学生观察全部算式,说说哪一种数法比较好。

d、结语:像这样有规律排列的事物,横着一排一排地数或竖着一列一列地数,计算起来比较简单。

2、 活动(二):数方格。

a、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数法,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b、汇报,此时绝大多数小组会出现以下良种有规律的数法。

1 横着数:每排有8个,共4排。

8+8+8+8=32(个)

2 竖着数:每列有4个,共8列。

4+4+…+4=32(个)

c、让学生观察全部算式,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所有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3、 活动(三):数苹果。

出示苹果图。提出问题:

a、5盘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3+3+3+3+3=15(个)

b、10盘呢3+3+…+3=30(个)

c、95盘呢3+3+…+3=?(个)

3 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孩子把算式写完整。然后让孩子谈谈想法:随着盘数的增加,用加法表示太麻烦了。教师引导:有没有更简单的计算方法呢?(为下节课乘法的教学作好铺垫)

三、 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结题:对于有规律排列的物体,我们学会了横着数和竖着数;发现这两种数法算式虽然不同,但结果相同;明白了相同加数的个数较多时,用加法表示太麻烦了,应该找到一种更简单的方法。

板书设计】数一数。

1、一共有多少只小猫3、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1+1+…+1=15(只5盘:3+3+3+3+3=15(个)

3+3+3+3+3=15(只10盘:3+3+…+3=30(个)

5+5+5=15(只95盘:3+3+…+3=?(个)

2、一共有多少个方格。

8+8+8+8=32(个。

4+4+…+4=32(个)

四、 作业。

1、 完成《自主学习天地》中本课的练习。

2、 看看身边有什么物体是有规律摆放的,你会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数一数、算一算吗?

教学反思】大部分同学通过数一数的活动,都能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能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有个别同学还有待于个别辅导。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

课题:儿童乐园。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备课人: 时间:2011-8-24

第二节儿童乐园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读法。

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完成并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区别和联系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知道数学知识**于生活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乘法的含义,学会用乘法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儿童乐园挂图”、p5试一试示意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激趣:“星期天,儿童乐园中的小朋友真多”引入情境。(板书:儿童乐园挂图)

2、发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新知。

1、活动(一):有多少人乘坐飞机?

2+2+2+2=8(人) 4×2=8(人)或2×4=8(人)

要求:a、求加数相同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b、明确乘法算式中4和2的含义:2表示每架飞机上有2个人,4表示有四架飞机;

c、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数、乘数和积。会读、写乘法算式;

d、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调换位置,积不变。

2、活动(二):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4+4+4+4+4+4=24(人) 4×6=24(人)或6×4=24(人)

要求:(与活动一相同)

3、活动(三):划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 3×3=9(人)或3×3=9(人)

要求:(与活动一相同)

4、活动(四):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

1+2+3=6(人)

质疑:a、上面的求和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吗?为什么?(加数不同,不能用乘法表示)

b、怎么调位置坐,才能用乘法表示?

3+3=6(人) 3×2=6(人)或2×3=6(人)[空一张椅子,每张椅子坐3人]

2+2+2=6(人) 2×3=6(人)或3×2=6(人)[每张椅子坐2人]三、巩固应用。

完成“试一试”中的第题。

要求:1、独立读题、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每个乘法算式中各个乘数的意义;

3、汇报,订正答案。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师生共同回顾: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比用加法表示更简;学会了乘法算式的读写法。认识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板书设计】儿童乐园。

加法乘法。1、 有多少人乘坐飞机? 2+2+2+2=8(人) 4 × 2 = 8(人)

或 2 × 4 = 8(人)

乘乘乘积。数号数。

2、 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4+4+4+4+4+4=24(人) 4×6=24(人)或6×4=24(人)

3、 划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 3×3=9(人)或3×3=9(人)

4、 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

1+2+3=6(人)

3+3=6(人) 3×2=6(人)或2×3=6(人)

2+2+2=6(人) 2×3=6(人)或3×2=6(人。

五: 作业。

3、 完成《自主学习天地》中本课的练习。

4、 生活中哪些情况能用乘法表示?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数数以及加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教学的起始课。目的是帮助学生亲生经历乘法这种运算出现的全过程,理解乘法的意义,同时突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理念。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在大量的生活情境中去体会、感悟和发现,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愿望。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6-p7

课题: 有几块积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具体情景和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计算积木的块数,初步体验用乘法解决简单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乘法的作用和用乘法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

教学重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直接用乘法算式表示。

教学难点:从乘法意义的角度解释乘法列式的理由。

教学准备:课件“有几块积木的挂图”或课件动画显示。

教学过程:一、情境诱思。

课件显示一堆摆放整齐有序的积木,教师顺势诱导:“这么多积木,怎样数才能数得又快又准呀?”(板书:有几块积木?)

二、解决问题。

1、 学生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积木的块数。

2、 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数的,所列的算式中每个数各代表什么意思?

3、 汇报情况。 加法乘法。

5+5+5+5+5+5+5=35(人) 5×7=35(人)

7+7+7+7+7=35(人7×5=35(人)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教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2 p3课题 数一数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数一数的活动,为学生学习打下基础。2.过程与方法在数一数过程中,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教学重点 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分苹果 说课稿 吴观梅。一 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今天我讲的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课本34 35页的内容 分苹果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了2 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初步体验平均分的意义...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1 平均分。灵璧县向阳小学王自迎。教学内容 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算式读法,并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算式的两种意义。2 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成功喜悦。3 对学生进行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重点 理解掌握两种意义。难点 两种意义的对比。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