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聪明的教师》精彩语句摘录。
教育科学是一门指导和启发的科学,是引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的科学,是研究师生如何交流的科学。
u 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指思维倾向、思维习惯等、思维脉络、思维策略等。
u 现实生活中,事情往往包含了多种可能性,可是老师思考问题的时候,常常只是主观地幻想单一的可能性。
u 多数教师不习惯在矛盾中思考,很不习惯在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思考,很不习惯刨根问底的思考,很不习惯假设多种可能性,很不习惯在思考中反驳自己。他们的思维方式是表面的,孤立的,片面的,单项的,线性的,独断的,非讨论性的。
u 教师普遍缺乏反思意识,很少有“解剖自己”的认知冲动,结果就是严重缺乏自知之明,不是盲目自信,就是盲目自卑。有一个著名的口号:“认识你自己。
”愚以为这个口号深入人心之日,才是教育走向科学之时。
u 迷信管理、以管理压倒教育甚至代替教育,是教育界司空见惯的工作思路,危害很大。
u 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
u 越是纯粹的教育,管理色彩越淡。
u 真正面对现实的人,首先应该面对自己的失误,面对自己思路的僵硬与不合时宜。
u 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应该严,**应该宽,**必须管,**不必多管。千万不要迷信“管”字,迷信管理的人,永远不会懂得什么是教育。
u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他学会自己管住自己(培养主体性、自觉性),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他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他自己确实有所成长。
u 教育如果不能引发学生真实的自我教育,就是纯粹的管理主义,就是形式主义。这种管理是在破坏学生的自觉性,因为管得越严,自觉性越没有用武之地,渐渐地,人就会变成两面派。
u 所以迷信管理的人,几乎都是自我中心者,他们其实并没有真正替学生的成长着想。他们考虑得更多的,大概是自己的“业绩”。
u 安全固然重要,但安全如果压倒了教育,学校就不再是学校,变成保险公司了。学校的一切管理措施,都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为了管理者管理的方便。
u 用适当的管理来保证教育促进教育是一回事,把教育看成管理或者基本上是管理,则完全是另一回事。在真正的教育中,管理知识辅助手段。
u 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者,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发展,而管理者则不然,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教育者以人为本,管理者以任务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成任务的工具。
u 简单化管理其实是头脑简单的教育者的救星,这叫做教育者向管理者投降。
u 人活一辈子,先甭说活出多大光彩,即使要活个明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糊里糊涂的教一辈子书的人,可能大有人在。难怪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也。”
u 我们干工作不怕累,不怕苦,怕的是累得不值,苦的冤枉,怕的就是把宝贵的精力用错了方向。
u 培养好习惯不是在空地上盖楼。他原来如果已经有了一些不好的习惯,你还得先做或同时做“清扫地基”的工作。难度是很大的。
习惯是外部训练的结果,也是自我主动建构的结果,主体的能动性不可忽视。
u 我感觉习惯可以分成两类:初级习惯和高级习惯。一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属于初级习惯,这种东西,通过管理式的训练比较容易养成。
高级习惯,比如阅读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东西需要的内驱力特别大,它的活动主要在脑子里,用行为训练的方式就很难奏效了。你能强迫他做注意听讲状,却无法强迫他真正专心听你的课;你能强制学生摘抄,却无法保证他抄的时候真的在“阅读”,你更无法强迫他喜欢阅读。于是当你不强制的时候,它的本相就露出来了。
好习惯不光是管出来的,它更是有好习惯的人带出来的。这就叫“熏陶”。熏陶比管理和训练更接近教育的本质。
u 教育,千万不要浮在“管理”的表层,不要只抓住显性问题。教育必须深入孩子的灵魂。
u 该当医生的时候,你别当警察;该当警察的时候,你别当医生。
u 宽松的环境下才能培养自觉性,过分严格的管理是无法培养出自觉性的。对小孩子本来应该管得宽一些,要求低一点,等他们越来越懂事了,再提高要求。越不自觉越严防死守,越严防死守越不自觉,成了恶性循环。
u 请注意不要同时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段时间重点抓好某个问题,初步解决好之后再抓下一个,这样效果较好。在重点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出现其它问题,只要影响不是太大,可以置之不论。
u 我总觉得多数教师的嘴利用率太高了,而头脑则严重“开工不足”。
u 真正优秀的教师话并不多。他一开口,就能说出点新东西;他一开口,就能打中要害。
u 教育的关键是体验,亲身的体验。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教育情境上面,而不是把主要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上。
u 迷信“师爱”的教师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好心的糊涂人,他真的以为爱能点石成金,爱是万应灵药,一旦他不能把学生爱成好学生,他会怀疑自己爱得不够,或者陷入绝望。另一种人则不然,他们其实是把“爱”当成棍子用,他们的本事是把自己对学生施加的一切压力都解释成“爱”,他们嘴里是“爱”,心里想的是“权”,他们真正相信的只是“管卡压”。
u 没有爱是不行的,光有爱是不够的。
u 你不能要求师爱完成本不属于它的任务,就好像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光用爱就能把病人治好一样。
u 教师的理智和情感是互相支撑的。但是爱有可能迷住人的眼睛,教师对学生的爱如果不加节制,就有可能失去必要的理智。理智过火也不行,认识有感情的,学生绝不会喜欢过于冷静的教师。
u 教育的艺术在于找到情感和理智的平衡点。
u 不要以为专家说的都是对的,要相信自己的思维。
u 现在教育界流行的做法是用廉价的爱的颂歌来掩盖自己教育专业水平在实践中大碰钉子仍不醒悟。
u 爱不是迁就,爱需要理智。
u 教育不是简单的哄孩子高兴,它本质上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u 教育是老老实实的事情,作秀是不行的。
u 我主张,对任何事情,都采取分析的态度。
u 调动集体**压人,必须非常慎重,这往往不能解决问题。
u 其实应激反应的主要原因未必是教师脾气急躁,缺乏修养,主要原因很可能是教师缺乏专业能力。艺高人胆大,艺高人不慌,沉稳以胸有成竹为前提。
u 在学校里,我们原则上当然要反对动手打人。但是涉及具体案例的时候,一定要具体分析,不可以谁打人就一定从中批评谁。老实人通常是在有理说不清的情况下急了才会施暴的,所以,公平对待,分清是非,惩恶扬善,才是防止校园暴力的最好办法。
u 教师的工作是有边界的,有些事情你管不了,有些事情你根本就不该管,在这个问题上,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u 越位的老师往往都是很负责任、很热心的人,可惜他们太自信了,太主观了。他们竟以为,只要我是一片好心,干什么都是对的,天下的事情可不是这样简单!
u 先学会读懂别人,再要求别人读懂自己。爱不能强加于人。
u 教师对学生态度的敏感常常超过对事情本身是非曲直的敏感,这是教师的一种职业病。
u 我发现许多老师非常不习惯连贯的、追踪式的、持续的、刨根问底的思考,他们浅尝辄止,思乡之车驶到了某个站牌,就“打道回府”了,殊不知离目的地还远着呢!
u “以学生认错”为终点的教育是最表面的、最肤浅的教育,其实不过是管理而已。他的主要作用是用满足教师本人的心理需求:学生认错了,低头了,教师就释怀了。
到底问题解决了多少?不再往下想了。
u 孩子的每个举动都会有他的理由。老师,不能为了让孩子顺从自己的管理而忽视了孩子真实的想法,这是对生命的一种不尊重,会遏制一个生命的常态发展。
u 完美主义不但会造成教师的焦虑,而且可能给学生造成很大伤害。家长和老师要注意,从来没有受过批评的学生,生存能力是比较差的。人的脸皮太厚固然不好,太薄了,却也降低生命力。
u 生活就是这样不完美地流动着,逝者如斯。不完美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从另一个意义上说,追求完美的过程,走向完美的脚步,才是完美的真谛。
u 小爱多彩,大爱无痕。
u 如果某种方法只对少数甚至个别学生有好作用,我们就不能把它当作一般规律来看待。
u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主要是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
u 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比爱更重要的是尊重。
u 俊男美女往往上不了名牌大学,为什么呢?这倒不是他们智商低,而是因为周围人的目光把他们的注意力导向更多的关心自己的外貌了。他们的价值观趋向外包装了。
而那些外貌没有优势的孩子,就只好反身发展自己的“内秀”,结果往往事业有成。受偏爱的孩子眼前确能占点小便宜,但长远看,不容易有出息;有出息的孩子往往是自己挣扎起来。
u 细节未必决定成败,在大多数情况下,决定成败的关键并不在于细节,而在于战略决策。
u 重点放在事情发生以后,我称为下游教育;重点放在事情发生之前,我称为上游教育。
u 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想事情,不善于换位思考,我们把这种毛病叫做自我中心。很少有人客观冷静地跳出自我的圈子看问题。要增加教育的科学性,这是最大的障碍。
科研的前提就是跳出自我,尽量减少情绪干扰。冷静客观的思维方式,是需要反复训练才能逐渐形成的,而且周围还要有踏实的科研风气。然而如今教育界煽情的口号太多,总是引导教师热血沸腾,这成了教师自我中心的外部诱因。
u 学生的言行出乎教师意料的时候,正是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好契机。可惜我发现多数教师遇到此种情况不是去研究学生的心理,而是对学生表示失望。这思路不对。
u 我主张,事实第一,态度第二,我认为这样才符合科学精神。
u 只要下课铃一响,时间就不是我的了。我要占人家的时间,只好和人家商量。这不是什么“爱”,这是起码的尊重,这是教师的法制观念问题。我不能借口“我是为你们好”来侵犯学生的休息权。
u 遇到问题不去研究问题,甚至有意避开问题,在人际关系上做文章,这是传统文化的大毛病。结果表面上似乎“安定团结”了,其实问题根本没有解决,早晚还要冒出来。
2019秋一年级语文上册《做早操》教学设计沪教版
做早操。教学目标 1 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 早 令 排 公 队 五个生字。学习笔画 横撇弯钩 能在老师指导下,正确描写 队 早 令 2 正确朗读儿歌,不加字 不漏字,不唱读,不顿读。3 通过音节拼读 儿歌拓展,复习复韵母 o ou iu。4 初步感受小动物们做操时的快乐,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
2023年秋语文一年级上册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随处可以读到一些介绍优秀教师的事迹,基本上都是一样的面孔与经历,我很敬仰他们对于教育事业的忠诚与无私的奉献,但是,这种奉献是否一定要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为代价,或者置自己的家庭于不顾?这些行为,更准确的说是一种英雄行为,英雄在每个时代都是有的。可是,对于更多的不是英雄的我们呢?自己的生...
2023年 秋 一年级语文上册汉字家园 一 教案1长春版
2019年 秋 一年级语文上册。汉字家园 一 教案1长春版。教学目标。情感目标 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能力目标 通过6个生字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字理识字的方法。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2.朗读背诵韵文。3.积累词语。4.认识10个生字,会写 山 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