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月明。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和儿歌认读14个生字。
2)能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力”、“手”、“水”字。2.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儿歌识字。3.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使学生对学习汉字产生兴趣,从而培养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利用会意字的特点,使学生初步了解部分合体字的结构。【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拼音卡片、ppt课件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复习熟字。
课件出示日、月、鱼、羊、小、土、大、一、火、田、力、人、木、手、目、二、木、三)师:谁来了?生齐读学过的生字,师:
我发现,这里面有两个字都读“mù”,那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一个是表示眼睛的目,一个是树木的木。
三)教师小结。
师: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认识了这么多的汉字,真了不起!一会儿在学习中可别忘了这些老朋友啊!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里面有的字还能组成新字呢!(师点击课件──“日”“月”变“明”)
师:快拼拼,你读对了吗?(师指名学生读并板书课题)
师:用我们学过的“日”和“月”加起来,就能组成一个新的字──“明”。看,“日”和“月”的贡献多大啊!用这种加一加的方法组成的字还有很多呢,就在识字(二)的第4课。(生齐读课题)
三、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师:这是一首儿歌。在读的时候,要看准字,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啊?生:求助汉语拼音。
师:真好!别忘了请拼音朋友来帮忙啊!儿歌就在书上第97页,(板书:97)请同学们打开书师:儿歌中有的字音不好读,请同学们用眼睛看着书,认真听。(师读儿歌进行示范)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争取把字音都读准。(学生自读)师: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好吗?(师生齐读)(看课件,师指名学生分小节读)
师;这些字谁会拼读,出示要求认识的字,明、鲜、尘、尖、灭、力、男、休、手、林、森、从、众。(小老师带读,一起拼读,再来分析这些字的特点,生发现这些字都是由我们学过的熟悉的字加在一起组成的,如鱼+羊=鲜,小+大=尖等)齐读、**车读、组成词语齐读。
师:谁能读儿歌的前两行?这几个字你认识吗?──明、鲜、尘、尖。
用课件出示汉字的演变。师强调三拼音节和“尘”字的读音,“日”和“月”都很明亮,那明肯定是明亮的意思。“鲜”是由“鱼”和“羊”组成,“鱼”和“羊”的味道都很鲜美,所以,“鲜”是鲜美的意思。
小小的土石尘土,一头小一头大,就是尖字。)
师:谁能接着读中间两行?(师指名学生读,认字)用课件出示汉字的演变,巩固学习灭、男、休、手。师:最后两行?(师指名学生读,认字)
用课件出示汉字的演变,巩固学习林、森、从、众。
学生齐读全文)四、复习巩固。
一)看儿歌,通过问答游戏学习生字(二)齐读词语。
三)**课件,看图猜字(四)引出会意字。
五、学习并书写“力”、“手”、“水”字。
师:我们来学写一个字──力,这就是“力气”的“力”。“力”字是怎么写的?(生看课件演示)
师:其实,“横折钩”我们早就见过了,就在“月”字里。(教师手指黑板)这两个字里的横折钩有什么不同啊?
学习并书写“手”和“水”字。
师:“手”字是怎么来的呢?我国古代的人很聪明,他们根据手的样子创造了“手”字,慢慢地,“手”字就变成了今天的样子。(出示课件,教学生“手”字的写法)
师:在“了”字里,我们已经学过“弯钩”这个笔画,是第二笔。今天,“弯钩”又来到了“手”字里,是第四笔。
同学们知道“手”字怎么写了?伸出你的小手,我们一起写写。(师生同写“手”字)
师:“手”字有两笔横,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水有四笔写成,第三笔是撇,第四笔是捺。两笔是分开的,不能一笔写成。
师指导学生书写“力”“手”“水”字,**背景**)六、教师小结。
七、作业设计。
在书上描红“力”“手”“水”字,并书写。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一 教案。课题主备教师。语文园地一。参备教师。课时顺序号。二次备课时间。课型。月日。集体备课时间年月日授课时间。月日第节。新授。1 认识5个生字,会写 八 十 两个生字。教学目标 阐明课标依据 2 能正确 流利朗读韵文。3 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以及学习语文的兴趣。...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一 教案。课题主备教师。语文园地一。参备教师。课时顺序号。二次备课时间。课型。月日。集体备课时间年月日授课时间。月日第节。新授。1 认识5个生字,会写 八 十 两个生字。教学目标 阐明课标依据 2 能正确 流利朗读韵文。3 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以及学习语文的兴趣。...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8 21页信息窗4,第 个红点教材分析 学生在前面刚刚认识了1 10各数,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的基础上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教材呈现的是拔河比赛的场面。首先利用两边拔河人数不相等,引导学生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接着利用跑过来的同学加入到比赛中,使两边人数相等,学习两数相等的关系。允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