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发布 2020-10-16 17:07:28 阅读 1355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芳草鲜美(xiān)此中人语云(yǔ)不蔓不枝(màn)..b.

无人问津(jūn)陶后鲜有闻(xiān)濯清涟(zhuó).c.为宫室(wéi)八分有奇(qí)可爱者甚蕃(fán)..d.选贤与能(jǔ)矜寡孤独(guān)老妪力虽衰(yù).2.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为字共三十有四..d.寻病终寻向所志..

3.名句积累。(4分)(1)《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评价一个人清正廉洁,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时常用《爱莲说》中的一句话。

3)《望岳》中表达“站得高望得远”这种思想境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的一句诗是。

4)杜甫《春望》一诗中因典型地写出了战火弥漫中人们共有的感受而传颂千古的名句是4.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2分)a.便要还家b.

荡胸生曾云c.选贤与能d.舟尾横卧一楫5.

指出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6分)(1)为a武陵人捕鱼为业b为宫室、器皿___

c不足为外人道也d中轩敞者为舱___

2)鲜a陶后鲜有闻b芳草鲜美___3)之a渔人甚异之b忘路之远近___

c何陋之有d无丝竹之乱耳___

4)志a处处志之b寻向所志___

6.巧对下联。(3分)

有一年冬天,苏轼和佛印和尚踏雪赏梅,佛印见景生情,脱口而出:“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下面几个字是苏轼的下联。试根据对联的有关常识,重新排列这几个字,使它和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下联。7.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铭,古代文体名,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练,不用韵。《陋室铭》表述了作者的抱负和情操,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

b.《核舟记》一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来说明,条理清楚。c.《大道之行也》的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d.《石壕吏》是一首古体诗,内容是叙事性的,但又带有抒**彩。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

他既歌颂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又对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表示同情。8.综合学习与**。

(6分)

亲爱的同学们,学完《爱莲说》后,你们一定感受到了莲这种水生植物的无穷魅力吧,请根据课外积累完成题目。

1)请说一说你了解到的莲花的用途。(2分)

2)写一写你知道的有关莲的歇后语或者诗句。(2分)

3)下面是两篇与“莲”相关的文学作品,请向你的同学作一番简介。(2分)孙犁《荷花淀冰心《荷叶母亲。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春望》,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9.诗中的“草木深”表面是写实际是写一个“深”字表现了3分)

10.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11.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2分)

12.诗歌的尾联描写诗人的外貌的作用是什么?(2分)

二)阅读《桃花源记》,完成后面的题目。(13分)13.在括号中填写省略的内容。(2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14.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1)阡陌交通2)便要还家3)无论魏晋4)处处志之。

15.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说你的理解。(2分)

16.翻译句子。(2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17.桃花源不过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存在的。文中有些地方已经做了暗示。请找出暗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语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找出3处)(3分)

18.有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陶渊明在作品中却让老百姓躲起来,这是不对的。”如果你是陶渊明,如何为自己辩护?(2分)

三)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斯是陋室( )2)可以调素琴( )3)陶后鲜有闻( )4)宜乎众矣( )

2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1.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2分)

22.两则选文均用了对比的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4分)

四)(牡丹江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8分)

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

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⑦⑧

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郗超:人名。下文的“谢玄”“苻坚”,均为人名。

②问晋鼎:指篡夺晋室政权。③梁、岐:

地名。下文的“淮阴”,也为地名。④间:

私自,偷着。⑤桓宣武:桓温,东晋征西大将军。

⑥履屐:这里指小事。⑦元功:

大功。⑧举:成功,成就。

⑨先觉:有预见。

23.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2分)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1)郗超与谢玄不善善2)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叹。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2分)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

25.郗超为什么赞同谢玄北讨?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26.从文中可以看出郗超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三、作文(50分)

27.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文。(1)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命的成长犹如行走。成长路上,气象万千。笔直开阔时,你可饱览路旁那一道道风景;蜿蜒回环时,你须走过途中那一个个拐角。

拐角,也许是我们生命行进中的一道道坎,也许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个个结点。正如台湾作家龙应台所言:“一件事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走过一个个拐角,犹如经历一次次修炼。修炼中我们获得生活的智慧,获得生命的升华。

请以“走过那一个拐角”为题作文。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④不得抄袭、套作;

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人生道路上,总有一些人,一些事,甚至一句话,一则故事……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心,启迪你的灵魂,点亮你的心灵。请以“点亮心灵的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的记叙文。

要求:①文章内容充实,叙事清楚,结构完整,立意新颖;②恰当地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单元测试(五)参***。

解析:a项中“语”应读作“yù”;b项中“津”应读作“jīn”,“鲜”应读作“xiǎn”;c项中“奇”应读作“jī”。

解析:a项:类/同;c项:有,存在/又;d项:不久/寻找。)

3.(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解析:a项“要”通“邀”;b项“曾”通“层”;c项“与”通“举”。)

5.(1)作为雕刻向、对是(2)少鲜艳(3)代词,代奇丽的景象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4)做标记标记。

解析:a项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陋室铭》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7.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8.(1)示例:莲花的果实和根部可以食用;莲花有观赏价值;药用:荷叶可清暑解热,莲梗可通气宽胸,莲子能健脾止泻,莲房能消淤止血等。

2)示例:歇后语:荷花灯点蜡——心里明荷花池里养鱼——一举两得。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是讲述冀中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事迹的**。是一篇歌颂母爱的散文。

9.春天来临,草木繁茂都城沦陷、草盛人稀、荒凉萧条的社会现状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10.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亲念家的情感。

11.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12.写出了诗人忧愁、烦闷的情状,把忧家忧国的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和突出。

13.桃花源中人渔人渔人桃花源中人渔人。

14.(1)田间小路(2)通“邀”,邀请(3)更不用说(4)做标记15.桃花源中人不希望外界扰乱他们宁静的生活。16.老人和小孩,都生活得十分快乐。

17.①缘溪行,忘路之远近。②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③后遂无问津者。

18.要点:①政治黑暗;②寄托理想;③报国无门。19.(1)这(2)调弄,这里指弹奏(3)少(4)多。

20.(1)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1.安贫乐道(或“高洁傲岸”,意合即可)22.

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文:

“莲之,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3.(1)友好(2)感叹,赞叹。

24.当时朝廷商议派谢玄北伐苻坚,人们私下里有些不赞成的言论。25.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

26.郗超有远见,胸怀宽广,不因为个人的爱憎湮没别人的长处。

学习资料。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 朗读 背诵课文。2 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3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 世外桃源 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 理解某些字的古今意义和用法。2 理解文章的故事情节和写法。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 激情导入。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 政权交替,战争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b苔痕 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c余独 爱莲之出淤泥 而不染。d船头 坐三人,中 峨冠而多髯者 为东坡。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陶渊明,北宋文学家 诗人。一名潜,字元亮,其 桃花源记 是诗 桃花源诗 的序。b 爱莲说 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说 是古文中的一种议 体。c 陋室铭 中的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A

section a 1.i don t mind.我不介意。解析 mind 1 v.介意,在乎。后面常跟名词 代词 动名词或从句 if whether引导 常用在否定句 疑问句和条件句中。would you mind opening the door?你介意打开门吗?let me help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