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虾”字认识虫子旁。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通过理解词句,结合画面促进想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虾”教学难点:通过理解句子,能够想象当时的画面,体会浪花给我带来的欢乐。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放录音,听这是什么声音? (大海的声音)“浪花”
板书课题) 5、浪花,它可是个淘气的娃娃,到底怎么调皮呢?请大家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
1、听老师范读(注意听每个字的读音,听老师的读书语气。)
2、学生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不多字,不少字。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检查一下读书的情况,这些字词你能读准吗?出示词语卡片:雪白、贝壳、沙滩、轻轻的、悄悄地、脚丫、淘气。
三.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自由读第一段:从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此时最想说什么?
估计:哈哈真可笑,我真喜欢浪花。
对策:为什么这样说?
估计:依据课文内容,它还会逗我玩呢。
我有问题:浪花有眼睛,有脚吗?
对策:你们说呢?
师:看来,作者把他当成小孩来写的,这样我们读起来更有意思。
估计:海边真美,我也想去。(引导看图)
师:这么有意思的浪花这么美丽的海边,把我们深深的吸引了。大家快带着喜爱的感情读一读。自由的读——互相评读——展示读——男女朗读比赛。
出示:我坐在沙滩上玩耍,浪花看见了,迈着()步子,()我的小脚丫。(“轻轻的”“悄悄地”)这都是说谁的?
3)怎样才叫做“轻轻地走来了”请一个同学来示范一下。
师:浪花卷上沙滩的声音很小很小,而且,他还轻轻地弄到了我的小脚丫,要是有人轻轻的挠你的小脚丫,你会感觉怎样?(痒痒)如果不停的挠,你会笑得怎样?
4)读这句话,读出浪花的“悄悄”,“笑得眼泪都流出来”的感觉。
过渡:一会儿,这个淘气的小家伙又来了。1、指名读第二段。
2、指名读第一句。浪花是怎样来呀?
估计:唱着笑着对策:谁能读出这种感觉!
问:谁能作做“捧”的动作?她捧来怎样的贝壳?怎样的小虾?
指导“虾”字1、认识虫子旁2、介绍他是形声字用“下”这部分记他的声,用“虫”是一种动物。指导在田格中书写。3、独立的写。
两个人对比读读看谁读的好。
师:看,浪花送她的礼物太多了,小女孩兴奋地说了什么呀?指导注意“装不下啦”向上扬。男女生比赛读。
3、咱们一块带着动作背一背好吗?
边表演边背——大家一起背——指生背。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提问引导:哗哗哗,浪花跑去又跑来好像的娃娃。
提问:为什么说是“一群群”,说明什么?
估计:有很多浪花。
你能说一句“——像——”的句子吗?如:月亮像小船。
三、通读全文指导背诵。
和老师一块整理全文的写作顺序:先写了什么——第二段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1、师生共同表演背2、和同桌一起背诵3、检查优等生背4、帮助同桌背诵5汇报背的情况。
五、总结:学完了这篇课文以后,你最想对浪花说什么?或你此时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板书: 5浪花。
(轻轻的)步子。
雪白的贝壳。
青青的小虾。
淘气的娃娃。
北京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浪花
浪花。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9个新词。2 看懂图意,围绕着 我 和 浪花 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 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 学会本课生字 新词。2 看懂图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 理解课文的...
北京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浪花
浪花。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9个新词。2 看懂图意,围绕着 我 和 浪花 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 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 学会本课生字 新词。2 看懂图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 理解课文的...
一年级语文下册浪花2教案北京版
浪花。课题。5浪花。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月 日 星期 第1课时 共2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读10个字,认识 虫子旁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浪花给 我 带来的欢乐,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会7个生字,正确的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通过想象,感受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