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浪花

发布 2020-10-13 02:23:28 阅读 9803

浪花。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9个新词。

2.看懂图意,围绕着“我”和“浪花”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看懂图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看懂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2.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大海的海滩上和“我”一个小姑娘一同与浪花嬉戏,你们想去吗?好,那么,我们来到大海边,和“我”一起迎接浪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泛读课文,使同学们对课文有初步的印象。

三)读准生字的读音。

四)借助汉语拼音,把句子读通顺。

1.提示同学们注意几个字轻声的读法。

2.注意儿化音。比如:一会儿。

3.先自己读,后在小组内一人读一遍。

五)认真观察插图(多**课件),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1.图中的女孩是谁?即课文中的“我”。

2.图上还有什么?浪花,远处的帆航和海鸥,“我”身边有个小篮子,盛满了贝壳。

3.课文是写“我”坐在沙滩上与浪花嬉戏、玩耍。课文中把浪花当做人来描写,比如: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浪花又唱着笑着跑来了。使我们读起来感到很亲切。

4.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是什么。

六)逐段学习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数,这段共有几句话。

2)自己小声逐句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并且找出哪句是写“我”的,哪句是描写浪花的。

3)指两名同学对读,一人读描写“我”的句子,一名读描写浪花的句子。

4)比较句子。(多**课件)

浪花看见了,迈着步子走来。

浪花看见了,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

读一读这两个句子,哪儿不一样,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

第二句多了“轻轻的”,比第一句更形象具体,知道浪花里迈着什么样的步子来的。并且,从“轻轻的”知道海面的风不大。

5)“悄悄的搔痒了我的小脚丫”。浪花来了,轻轻地碰着我的脚丫,像是在给我搔痒一样。体会为什么“笑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使学生理解到一是浪花搔痒了我的脚丫;另一方面是我看到这美丽的浪花,很高兴。

6)“它才哗哗地笑着跑回家”。使学生理解“它”指的是谁(浪花),“家”指的是什么(大海),“才”是什么意思,(指浪花很顽皮,把我逗够了它才回家)。“跑”是指浪花退回去的速度很快,比较起来想一想:

浪花轻轻地来了,快速地回去。蓝蓝的大海,白色的浪花,一幅多么美的景象。

7)看插图(多**课件),看“我”的表情,嘴张得那么大,眼睛眯成一条缝,可见“我”是多么地高兴。

8)指导朗读:要读出大海和浪花构成的一幅景色的美,读出“我”高兴的心情。“哗哗哗”要连续读,且要轻。

学生试读,师范读,再试读。指名读、多读,体会“我”高兴的心情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习课文第2段。

1)自己读第2段,数一数共有几句话,想一想每句话什么意思。

2)比较句子。(多**课件)

这两句话哪儿不同?哪句好?为什么?

第2句更具体形象地说明了浪花是怎样来的,既唱着又笑着来的,而第一句只是说浪花跑来了,但不知是怎么样地跑来了。

唱着”是指浪花来时的声音,“笑着”是因我的心情是那样的兴奋,好像浪花笑着奔我而来。

给我捧来雪白的贝壳,青青的虾。”“捧来”是用手合着托的意思,把浪花当做人来描写。浪花来时,随之带来了各种贝壳等,浪花退去后,贝壳等就留在了沙滩。

我高兴地捡着贝壳、篮子里都装满了。看插图,篮子装满了又大又美丽的贝壳,篮子旁边的沙滩上还有贝壳。

3)你能说一说这段话的意思吗?

一会儿,浪花又来了,带来了很多贝壳和小虾,我的小篮子都装不下了。

4)指导朗读。

浪花唱着笑着冲我来了,并且给我带来了我喜欢的贝壳和小虾,我把小篮子都盛满了,我多么高兴呀,兴奋呀。因此读的时候要表达出“我”兴奋的心情,而且蓝蓝的大海,雪白的浪花,黄色的沙滩上,躺着雪白的贝壳,青青的虾,构成一种多种颜色的美,又要读出环境的美。

范读、试读、指名读。

3.学习第3自然段。

1)小结过渡。

课文第1段是描写浪花来了和退回去了,第2段写浪花又来了一次,那儿浪花就来回这两次吗?请看第3段又是怎么写的。

2)指名读这段。

3)理解“跑去又跑来”是什么意思?

浪花一会儿拥来,一会儿退去,来回不停地往返。

4)理解比喻句。

像一群淘气的娃娃”。把浪花比喻成淘气的娃娃。这里又一次把浪花当作人来描写,表达了作者喜爱浪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比较句子。(多**课件)

淘气的娃娃”更能表现浪花的可爱。

6)指导朗读。

又”“淘气”要重读、突出浪花来回的次数,和浪花的可爱。

七)让学生把全文连起来想一想,理解全篇文章的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边读边想,体会“我”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20.浪花。

北京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浪花

浪花。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9个新词。2 看懂图意,围绕着 我 和 浪花 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 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 学会本课生字 新词。2 看懂图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 理解课文的...

北京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浪花

浪花 教学目标 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 虾 字认识虫子旁。2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3 通过理解词句,结合画面促进想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 虾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句子,能够想象当时的画面,体会浪花给我带来的欢乐。教学过程 一 ...

一年级语文下册浪花2教案北京版

浪花。课题。5浪花。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月 日 星期 第1课时 共2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读10个字,认识 虫子旁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浪花给 我 带来的欢乐,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会7个生字,正确的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通过想象,感受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