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二学期科学第三四单元复习卷

发布 2020-09-23 20:30:28 阅读 5076

班别: 姓名: 学号:

第17课车动了吗?

一、 概念。

1、参照物: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怎样判断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择其他物体作参照。

3、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判断的结果是不同的。

4、在平稳行驶车上,当以车外的线路牌作为参照时,可判断车运动了;当以车内的线路牌作为参照,则判断车没有动。

5、乘坐行进时的火车,以车窗外的景物作为参照,火车运动了;以车内的桌椅作为参照,火车没有动。

6、乘坐电梯,如果是密封的电梯,我们只能以电梯显示的楼层才能知道电梯是运动的。

7、要判断物体是否运动,选择了参照的物体后,还要根据所参照的位置来判断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第18课运动的方式。

一、 概念。

1、物体的运动有多种方式。

2、常见的运动方式有滑动、滚动、转动、振动。

3、让乒乓球做各种运动,如推乒乓球、吹乒乓球、让乒乓球弹跳。如果借助绳子还能让乒乓球旋转、摆动、拖拉乒乓球。(可以将绳子粘在乒乓球上,让乒乓做各种运动)

4、人们常把物体从滑梯上滑下来的这样一种运动叫做滑动。物体以一点为中心或以一直线为轴作圆周运动,可叫做转动。物体的往复运动可叫做振动。转动的物体沿转动方向的运动,可叫做滚动。

5、推乒乓球、吹乒乓球、向前滚动的乒乓球的运动方式属于滚动;弹跳的乒乓球的运动方式属于振动;被拖动的乒乓球的运动方式属于滑动。

第19课运动的快慢。

一、概念。1、运用测量的方法能准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相同的距离下,小车行驶所用时间越短,小车行驶得越快;相同时间下,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小车行驶得越快。

3、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时间、距离是有关系的。要比较快慢,可在相同时间或相同的距离下进行。

4、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除了可以比较相同距离下物体运动的时间,还可以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

5、人们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6、不同的交通工具运动速度不同。有的速度大,例如飞机。有的速度小,例如自行车。

7、常见的交通工具比较:从慢到快。

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火车――高铁――飞机。

第20课让小车动起来。

一、概念。1、小车在启动、加速、转弯等情况下,运动状态都发生了改变。

2、改变用力的方向,小车就可以转弯。

3、“推”和“拉”都能启动小车。

4、推力的大小和方向改变可改变小车运动的情况。

5、需要一定的大小的拉力才能启动小车。

6、启动小车要足够大的力。

7、拉小车的实验具体做法是给小车系上绳子,把绳子垂放在桌子的一侧,再在绳子的末端挂上垫圈,用垫圈的重量拉动小车。

说明:垫圈数量越多,小车运动越快;重物越重,说明拉力越大。

第21课给小车装上橡皮筋。

一、概念。1、为小车加上动力,小车就可能动起来。

2、橡皮筋被拉长时形状改变了,产生了弹力。

3、把橡皮筋装在小车上,利用弹力让小车动起来。(把橡皮筋装在小车上,转动车轮,让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松开时车轮就会转动。转动车轮时,橡皮筋被拉长,可以观察到橡皮筋从粗变细;松开车轮时,可看到橡皮筋从细变粗,同时带动轮子,使轮子转动。

)4、随着橡皮筋缠绕圈数的增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会增大,行驶的距离越远。

5、同样的橡皮筋,在弹性范围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增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会增大,若启动同样的小车,小车行驶距离会越远。

第22课给小车装上风帆。

一、 概念。

1、如果给小车装上风帆,风力也可使小车行驶起来。

2、利用风力驱动小车,需要用到的是风帆、小车和风扇。

把风帆安装在小车上,让帆面正对着风扇,打开风扇,小车就动起来了。(支撑风帆的小木棒要能刚好插入到小车的车身里,但不能触碰到地面。风帆要垂直于车身,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利用风力。)

3、风力越大,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4、当风力大小相同时,风帆角度的不同对小车运动有影响。

5、当风力不能有效作用于风帆时,风帆小车难以启动或者行驶距离会缩短。

6、当帆面正对着风扇时,能有效利用风力,小车行驶得比较远;当帆面侧对着风扇时,风力很难作用于风帆,小车行驶得比较近。风力的大小和风帆角度都会影响风帆小车的运动情况。

第23课设计与制作:风帆小车。

1、 利用风力为装上风帆的小车运动提供动力。

2、 制作风帆的材料会影响风帆小车的运动情况。

3、 风帆小车分成三个部分:车身、支架、风帆。

4、 纸风帆、布风帆和塑料风帆。

第25课运动与摩擦力。

一、概念。1、在地上推动箱子时,箱子底部与地面相互接触,受到了摩擦力的影响。

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

物体要相互接触并且物体在运动时才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的(动摩擦力),即物体在前进时会受到摩擦力的阻碍。)

3、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力的单位是牛顿。我们可以使用测力计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4、用测力计拉动一个物体,使物体沿水平方向保持相同速度运动,这时的读数与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5、测力计使用的方法:(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上。(2)读取数据时,视线要与指针位置持平。(3)被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值。

6、在不同的接触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不同。

7、在同一个物体进行实验中,物体的重量和运动方式都要一样,通过实验说明: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学习反思》1、 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形式有推力、拉力、弹力、风力、摩擦力等,均会影响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运动方式有滑动、滚动、振动等。

2、使小车运动变快的方法有:增大拉力、增加橡皮筋圈数、增大风力、在光滑路面行驶等;

3、使小车运动变慢:减少拉力、减少橡皮筋、减少风力、在粗糙路面上行驶。

班别: 姓名: 学号:

四年级第二学期科学第四单元复习卷(11)

第25课认识太阳。

一、概念。1、太阳是能发光发热的星体。太阳照耀着地球,给地球带来光和热。

2、测量同一时间阳光下和树荫下的温度,从而得到阳光下温度比树荫下温度高的结论,进而证明太阳能发热。

3、太阳只是宇宙中一颗十分普通的恒星。但它却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4、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与地球不同的是,太阳不是由固体组成的,它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以辐射的方式向太空释放光和热。

5、据估计,太阳的寿命可达100亿年,它现在近50亿岁了,正处于稳定而旺盛的中年时期。

6、其他资料:太阳温度很高、太阳是恒星。

第26课一天中太阳的位置。

一、概念。1、阳光照射物体会出现影子。一天中不同时刻阳光下影子的方向和长短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太阳的视运动规律是东升西落。(视运动:地面观测者直接观测到的天体运动)

3、在同一时间观察,不同的物体所产生的影子的方向是相同的。

4、在不同的时间观察,同一物体所产生的影子的方向是不同的。

5、太阳东升西落;早晨与傍晚太阳是斜射地面的,温度相对较低。中午太阳是直射地面的,温度相对较高。

6、 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

7、 在同一时刻,任何直立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影子的长度。

9、太阳的位置在一天中是有变化的,我们一般使用观测仪测量太阳方向和太阳高度来描述它的位置。

10、将观测仪放在阳光下,和竿影方向相反的就是太阳的方向。

11、将观测仪竖竿顶端和地面竿影末端连成一条直线,直线与地面所形成的夹角就是当时的太阳高度角。

12、自制观测仪的步骤:(1)在吸管中穿进一根长棉线,并用橡皮泥封住吸管的一端;(2)将橡皮泥固定在方向板的中心,吸管要和地面垂直。(3)利用指南针调准方向板的方向。

(4)将棉线拉直到竿影末端,用量角器测量出太阳高度角。

13、太阳从东边升起,再从西边落下,阳光和地面呈现的夹角从小变大,再由大变小。

第27课太阳钟。

一、概念。1、太阳钟,也就是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晷面上的刻度表示一天的时刻。

2、在古代,东西方都发明了一种有着共同原理的天文仪器――日晷。中国关于日晷的最早文献记载是1500多年前的《隋书。天文志》

3、日晷是根据阳光下影子具有规律性变化的原理制成的。

4、日晷是古代国内外测量时间的仪器,中国最早关于日晷的记载是出自1500多年前的《隋书。天文志》中。

5、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太阳的影子变化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日晷按晷面摆放角度可分为平式、垂直式、赤道式等类型。

6、赤道式日晷较常见,也是中国古代最经典和传统的天文观测仪。赤道式日晷的晷面是等分的圆盘,每15度相当于1小时,正午线垂直朝下。

7、大部分日晷晷面上的时刻是按照古代的时辰划分,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用“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8、自制简易太阳钟:

材料:打印的正反晷面、竹签、泡沫盒。

注意:(1)晷面正反面是一样的,晷面要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晷面与底座的夹角角度大小要和当地的纬度一致。(2)让晷针指向正北方。

(3)利用日晷得到的时间是当地太阳的时间,但我们使用的是北京时间,两个时间存在差异,可以利用中国各主要城市平太阳时差对照大致修正时间。

比如广州的纬度约为23度,广州时差是-26分48秒。

即在广州观测得到的太阳时间是12时,则实际北京时间是12时26分48秒。

第28课认识地球。

一、概念。1、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它的表面由陆地和海洋组成的 。陆地上有丘陵、山地、高原、平原和盆地等不同的地形。

3、山地--海拔较高,坡度大起伏大。

丘陵--坡度和缓,山顶浑圆,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平原--海拔较低、宽广、平坦。

高原--海拔较高、边缘陡峭、地面平坦开阔。

盆地--四周被山地环绕、中间地势较低。

4、地球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物质和结构。分别是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第29课**技能:制作模型。

1、 人们常使用合适的材料建构模型来反映原型的形态、特征。

2、 地形模型能形象地表现某种地形原型的特点,让人们能对地形产生直观的认识。

3、 制作模型的步骤:(1)确定主题型(2)研究原型;(3)构思模型;(4)制作模型;(5)模型应用。

四年级第三四单元科学教案

第三单元探访鱼儿。教学目标 1 认识常见的动物鱼类。2 知道鱼的共同特征,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知道水域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3 认真尊重他人见解,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好处与负面影响,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教学内容 1 鱼儿的家。2 鱼儿生活的...

四年级第三四单元科学教案

第三单元探访鱼儿。教学目标 1 认识常见的动物鱼类。2 知道鱼的共同特征,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知道水域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3 认真尊重他人见解,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好处与负面影响,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教学内容 1 鱼儿的家。2 鱼儿生活的...

四年级科学第二学期第三单元试题

四年级科学学科 下 第三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评价等级优良达标待达标在相应等级上划 一 认真思考,对号入座。1 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有没有改变,我们把这另一个物体称为。2 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或的物体。3 世界上没有静止的物体,只有静止的物体。4 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