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年段教学目标抓住语文教学重点。
当前课堂教学存在什么问题?
课堂教学问题:学科性质的缺失、教学目标的迷失、主体地位的削弱、教学行为的单。
一、资源挖掘的浅化。
课堂教学需要改什么?怎么改?
语文教学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有效教学、优质教育、人的发展是我们语文教学追求的最终目标。
课堂形态如何改革?改什么?
教学目标——明确与把捏;教学内容——优选与重组;教学活动——预设与调控;教学方法——优化与创新;教学资源——挖掘与利用;教学**——运用与合理;教学评价——价值与取向。
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也就是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法、学法的意识,有切实可行、灵活多样、适合那个年段、那篇课文的怎样读、怎样写、怎样学的方法策略,并且渐渐内化成适合学生自己的读法、写法、学法,进而形成较强的学习力。
方法的指导切忌概念化、一般化,要体现语文学习的规律,好学、管用。首先,要明确语文课程性质,坚守语文教学本真。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走向”“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走向”即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
其次,要从教学观念到方法、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实现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牢记关键词: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
提倡:倡简、务本、求实、有度。
追求:合理、和谐、有效、开放。
语文教学的两根“柱子”——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
第一部分、阅读教学。
一、四下教材特点
一)思想内涵丰富。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下教材共入选23篇课文,文质兼美,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教材是分7个单元安排的,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
第一单元颂春篇,是关于赞美春天、亲近自然的教育;
第二单元创新篇,是倡导创新,教给学生创造方法的教育;
第三单元英才篇,是介绍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廉洁等传统美德;
第四单元爱心篇,是倡导无私奉献、相互关爱、回报母爱和保护弱小等美好品质的教育;
第五单元动物篇,是关于天人合一,学习动物知识、爱护动物的教育;
第六单元环保篇,是关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
第七单元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二)安排了四个重点训练项目。
在小学中年级段四册教材的阅读教学中,除了安排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还安排了4个重点学习项目,也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1、关于对词句理解的要求。
第二学段是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2、关于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和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要求。
3、关于默读教学的要求。
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所谓“初步学会”,就是要基本掌握默读的方法,初步具备独立默读的能力,不但能“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而且要提高阅读速度,“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
4、关于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精彩句段的要求。
第二学段要求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三)注重向小学高年级阅读的过渡,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承担着从第一学段向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过渡”任务。也就是说,第二学段是承上启下阶段;就第二学段阅读教学而言,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除了肩负着“承上”的任务外,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启下”的问题。
那么,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材编排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呢?概括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注重阅读能力的提高。
从《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阶段目标”的阅读教学要求中,可以看出朗读、默读的技能,阅读理解、概括等能力,第三学段较之第二学段都有明显的提高。本册教材为了解决好“启下”的问题,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既扎扎实实地落实了第二学段相关的目标要求,又适当向第三学段渗透、延伸,注意为高年级阅读教学作好铺垫。主要表现在:
⑴注重理解能力的提高。如,第1课《走,我们去植树》:4、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植树有哪些好处?
第6课《最佳路径》:4. 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路径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第11课《永远的白衣战士》:4、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说说**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4.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为什么很难过?
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第24课《黄河的主人》: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
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教给了学生瞻前顾后、抓住联系、整体把握等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⑵注重概括能力的提高。如果说阅读理解是引导学生把书“读厚”的话,那么,阅读概括就是引导学生把书“读薄”。
学生能把书“读厚”,这是十分重要的阅读能力;而能把书“读薄”,也是必备的阅读能力之一。因此,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绝不能因淡化了上个世纪的“分段”和“概括段意”训练,而忽视或丢弃这方面的训练。基于这些认识,本册关于阅读概括能力的训练作了应有的加强。
如,第7课《人类的老师》:4. 说说第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21课《云雀的心愿》:5. 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先有条理地说说,再写下来。既引导学生进行概括重点段落内容的训练,又训练了学生把握文章的要点,理清文章的条理,为高年级的阅读“了解事件梗概”作了很好的铺垫。⑶注重自学能力的提高。
如,第8课《三顾茅庐》,课后安排的查字典解释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的训练;再如第7课《人类的“老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等课后安排的搜集课外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训练等,都为高年级“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等作了很好的铺垫。
2、注重读写结合。
阅读与习作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而读写结合又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最佳途径之一。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读写结合,是分长、短两条线来安排的。
长线结合是指突破了按单元对应地安排读写训练,以使学生的阅读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内化过程,力图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习作的机械模仿,生搬硬套。**结合是指阅读课中的小练笔,这种与阅读对应的片断训练,用时少,见效快,既是作文教学的补充训练,又是学生习作的基础训练。本册教材比较频繁地安排了这项训练。
如,想象扩写古诗的意境(《春日偶成》);模仿课文的句式,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三顾茅庐》);仔细观察一种你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鸟语》);仿照课文写一个“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天鹅的故事》);看课文插图,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可选用课文中的词语(《沙漠中的绿洲》);根据课文内容,解演说辞(《特殊的葬礼》)等等。
3、注重想象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想象能力比较丰富,想象也是他们的思维方式之一,教材中较重视这方面的训练。如,第9课《祁黄羊》:5、解狐和祁午听到祁黄羊的举荐,他们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再如,想象《小儿垂钓》这首诗描绘的情景,分角色演一演。等等。
4、关注语文综合性学习。
如、第1课《走,我们去植树》:5、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向同学们作介绍。第7课《人类的“老师”》:
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搜集有关的文字或**资料,在小组里跟同学们交流。第10课《公仪休拒收礼物》:
5、排演《公仪休拒收礼物》。
5、按主题组织安排阅读单元。
关于本册单元阅读教育的主题,上文已经作了具体的介绍,但那仅是就安排的内容而言。下面笔者还想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⑴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单元主题阅读学习与“主题单元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说其有联系,是指课文单元的安排,都是“以内容分类的”,话题结构凸现了人文精神;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以“主题”为中心,整合本单元课文,并适度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开展“大阅读”,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说其有区别,是指在单元的训练安排中,仍然凸显着“语文姓语,小语姓小”的理念,努力强化语文学习意识,力戒“泛语文”、“非语文”倾向在阅读教学中的滋生和泛滥。⑵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我们的单元主题阅读学习,是以“知识和能力”为切入口的,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上。如通过上文“四个重点学习项目”的落实,再加上对应“单元练习”中“处处留心”和“读读背背”的学习,使每一个“单元主题阅读学习”形成了更大的板块,最大程度地整合了语文学习的效果。即学生不但扎扎实实地学到了“知识和能力”,而且亲历了学习的过程,运用了多种学习方法。
⑶与此同时还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和情感体验,较好地把语文学习的三维目标整合到语言文字学习的这个载体中。如,第三单元《三顾茅庐》、《祁黄羊》、《公仪休拒收礼物》3篇课文的课后各项练习,都是从学习语言文字入手的,诸如朗读、背诵、复述、演诵;识字、写字;理解、运用词、句;读写结合小练笔训练等等;语文学习的基本技能都涉及到了,从各题的训练看,是单项的;从整个单元来看,又是综合的。特别是“练习3”的安排,也与这一单元的阅读遥相呼应:
“处处留心”先介绍了“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精彩片断,再让学生讲讲“空城计、苦肉计、夜走麦城、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成语故事,沟通了课内外学习的联系。而“读读背背”的成语歌——“初出茅庐、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独木难支、回天无力”概括了诸葛亮辛劳而光辉的一生,这不但深化了学生对《三顾茅庐》内容的理解,而且扩大了文本的张力,激励了学生对《三国演义》的阅读,对诸葛亮生平的**。
二、阅读教材的编排特点:
三维整合。所谓“三维整合”,就是以语文学习为载体,在语文学习中整合“三维”目标,特别是通过这四个重点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既获取了语文知识,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能力,又经历、**了语文学习的过程,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并陶冶了学生情操,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1、知识与能力是三维目标的主体;
2、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三维目标的灵魂;
3、过程与方法是三维目标的纽带。
统筹安排。所谓“统筹安排”,就是这四个重点学习项目不是一个单元安排一个知识点,而是合理地分散安排在两个学年各册教材之中。
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精彩句段”的练习,涉及背诵的篇目占年级课文总数的50%以上。另外,关于“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学习,涉及的篇目也占年级课文总数的50%以上。
因课设练。所谓“因课设练”,就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相应的练习,以充分发挥课文例子的作用,而不是追求知识的系统性。
多次反复 所谓“多次重复”,是说一个学习重点不可能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完成,必须通过多次反复习染才能逐步实现内化。语文学习要靠日积月累,反复习染才能形成素养。
1、先解释带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2、理解带点语句的意思 。(第一朵杏花》:读下面的两句话,体会带点词句的作用。祁黄羊:联系上下文,体会带点语句的意思。)
3、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词句的意思。(《燕子》体会所填词语的意思;《祁黄羊》体会带点语句的意思;《生命的壮歌》读读想想,回答问题。等)
4、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公仪休拒收礼物》课后习题4)
5、注重细节描写句子的体会。(《第一次抱母亲》中有关细节描写)
6、理解特殊用法的词语。(《永远的白衣战士》中“没有硝烟的战争”等)
螺旋上升。所谓“螺旋上升”,就是采取循环往复的方式安排学习重点,绝不是在同一层面上的重复,而是逐步提高要求,螺旋式上升。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 下册 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 下册 教材分析 上 一 教材编排 1 关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本册教材安排了 坚持写日记 和 爱护图书 两个专题,既有阅读方面的习惯,也有勤于动笔的要求,着眼学生终身发展,立足打好素质基础,蕴含了对教育对象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2 关于课文。本册教材共入选23篇课文,文质兼美,思...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13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13 第一次抱母亲。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读出人物内心情感。分角色练习读好对话。2.学会本课4个生字 摔 瘦 的正解写法,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 轮流 愧疚 等词语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 母亲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数学课程标准把整数加 减法限定在三位数加 减三位数的范围内,把整数乘 除法限定在三位数乘或除以两位数的范围内。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如果遇到更大数的四则计算,提倡使用计算器。计算器是人类发明的计算工具,能够十分便捷地得到计算结果,而且 便宜,已经相当普及。数学教学合理使用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