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发布 2020-09-22 12:24:28 阅读 7261

认识三角形

总课时数:第╳课时上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内容:p(“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体会单侥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三角形较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教学准备:学具盒、尺等

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

出示例题图,问:在图上我们可以找到一种很常见的图形,是什么?(三角形)

生活中的三角形随处可见,说说哪些地方也能看到?

揭示课题:认识三角形

二、自主探索。

1、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得到一个三角形,利用手边的材料,比比谁的方法多?

交流:(1)、用小棒摆。讲评时注意:小棒摆的时候一定要首尾相接,不能有多出来的部分。

2)、在钉子板上围。讲评时注意:只要有三个顶点,如果发现边不够直的话,需要把三角形调整得大一些。

3)、用三角板或尺上的其他三角形直接描画。

4)、在纸上分别画围起来的三条线段,也能得到一个三角形。

2、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一起动手画一个三角形,说说各部分的名称:3个顶点、3条边、3个角

三、精讲点拔

1、是不是所有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用学具盒里的小棒分别摆一摆,是不是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学生摆完后交流:(1)同一种颜色(一样长)的小棒肯定是能摆成一个三角形的。

2)一红两绿这三根小棒是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

小结:看来并不是所有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那为什么会围不成了呢?

2、**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

1)说说你用一红两绿三根小棒怎么就围不成三角形了呢?

两根绿的太短了,碰不到。)画一画(图略)

在图上分别标出三边为a、b、c,a+b<c 不能围成三角形

2)想象:如果把一根绿的换成长一点的,和原来那根绿的合起来正好和红的一样长,行不行?画一画(图略)

在图上分别标出三边为a、b、c,a+b=c 不能围成三角形>

3)那究竟什么时候能围成三角形呢?

可能会有学生会猜想,a+b>c

再用小棒摆一摆,摆完后再比一比,是不是符合a+b>c?

结合画图,指出:当两条边的长度和小于第三边的时候,这两条边根本就不能碰到,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当两条边的长度和等于第三边的时候,就变成了3条线段重合在一起的一条线段,不是三角形;只有当两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那它们就会在第三边上面的某一处碰到,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

3、练习巩固:

1)有这样两根小棒,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第三根小棒多长那么它们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说说理由。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先可考虑最短的,如果是2厘米,那么和6厘米的合起来正好是8厘米,只能重合在一起,变成线段,所以至少要比2厘米长一点,在整数范围里,那至少就得3厘米。再从最长的角度考虑,6厘米和8厘米的合起来要14厘米,不能有14厘米长,那样也是重合后变成了线段,应该要比14厘米稍微短一点,即13厘米。)

发现:比两边之差多1,比两边之和少1)

2)继续练习,如:6厘米和6厘米,3厘米和4厘米……

四、运用提升。

1、在点子图上画出两个三角形:

指出:画的时候,要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和点子重合。

2、下面哪几组中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为什么?

在学生交流完后追问第一种情况:那如果老师把2厘米的加上6厘米的,不就变成“大于”4厘米,那就可以围成三角形了。这样的判断对不对?为什么?

6厘米是其中最长的一条边,它单独一条就比别的两条都长,所以,要用比较短的边合起来,然后和最长的比。)

3、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线?走哪一条路最近?

请你用今天学得的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

五、达标作业

补充习题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三角形的高

总课时数:第╳课时上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内容:p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高,并正确地画高。

教学难点:测量“人字梁”中哪条线段的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义,了解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只限三角形内部的高)

2、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显示生活的联系。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准备:三角尺、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

1、在作业本上分别的画三种情况:(图略)(1)a+bc

明确:只有当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这样的三条边才能围成三角形;一般判断的时候只要把最短的两条边加起来和最长的比就可以了。

2、画一个类似于人字梁的三角形(只要外面的三条边)

说说三角形的组成: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二、自主探索

1、我们刚才说到三角形有三条边,这节课我们将要来认识关于这个三角形神秘的第四条线段,你猜是什么?(高)

板书:高 由“高”你联想到了什么?(垂直、直角标记……)

2、示范画高的方法:

边画边说:以这条边为底,现在要找它的高。板书:底

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它重合,(不断移动)说说它的垂线有多少条?(无数条)

其中只有一条很特殊,你能说说是哪一条吗?(从对面的顶点画下来的这条垂线)用虚线画一画。

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画的这条线段用虚线表示,画完后还要画出直角标记和“高”(或用字母“h”表示)

学生在作业本上,模仿板书也画一画。

3、画一个三条边都是斜方向的锐角三角形,以其中一条边为底,你能画出它的高吗?请一个学生上黑板,用三角板摆一摆它的高在**?

学生把该样子的三角形也画在作业本上,并画出其中的一条高。

画完后问:你有什么疑问吗?

可能会有同学会提出:三角形一共有3条边,只能以刚才的那条边位底吗?如果是以另外两条边为底呢?)

指出:底和高是一对一对出现的,另外两条边也可以作为底,也可以分别找到它们的高。继续分别请学生来用三角板摆一摆另两条高的位置。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三条高。

观察该图,你有什么发现?

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出它的3条高;这3条高相交于同一个点。)

指出:如果你画的三条高没有相交于同一个点,那么你的高肯定是画得不够准确。

三、精讲点拔。

举老师手里的三角板,问:我手里的这个三角板和刚才画的三角形,有什么不用?(有一个直角)

描画出三角板中的三角形,并标出其中的一个直角。

问:这个三角形,你也能像刚才那样找到3条高吗?怎么找?

结合学生的回答,使大家明白: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角边可以互相看作是一底一高,不用另外画;只有当把斜边当作底的时候,它的高要另外画;3条高相交于原来的直角处。

四、运用提升。

1、试一试,分别量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底个高各是多少厘米。

2、想想做做第1题: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注意图上以规定了底,只要画出指定的一条高就可以了。

交流的时候,重点说说第三个三角形:它的高是哪一条?为什么?

3、把一根14厘米长的吸管剪成三段,用先串成一个三角形,除了书上举例的5厘米、3厘米和6厘米外,还可以怎样剪?

说说你的方法?有没有有序思考的方法?

比如可以这样考虑:把14厘米一分为二是7厘米和7厘米,最长的边不可能是7厘米,因为如果一条边是7厘米了,那另外2两边合起来也是7厘米,那就不能围成三角形了。在整数的范围里,最长的边只能是6厘米,那另外两条边合起来就应该是8厘米;8不能分成1和7,那还能分成2和和4,3和5就是书的情况。

还可以想最长的是5厘米,那另外两条合起来是9厘米,9不能分成1和和7,3和6已经有,还有就是4和5。所以一共有4种情况。)

4、想想做做第3题,请你说说为什么这个三角形的高的长度一定比小棒短?

可引导学生回忆: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最短。所以这条高要比小棒短。)

介绍“你知道吗?”

1、学生分别用学具盒里的3根小棒,搭成一个三角形,轻轻捏住其中的一个角,敲其他的边或角,发现: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不变。

再用4根或5根甚至更多的小棒,围起来,得到一个多边形,也捏住它的一个角,轻轻地敲,发现:它非常容易得变成其他模样。

指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生看书,说说这些图中哪些地方有三角形?还有什么地方也有三角形的结构?

五、达标作业

补充习题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三角形按角的分类

总课时数:第╳课时上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内容:p

教学重点:会按角的大小给三角形分类。

教学难点:集合图揭示了这3种三角形都是三角形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给三角形分类的探索活动中发现和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

角是有大有小的,角按大小可以分成哪几类?

老师随学生回答依次板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这些角有的度数是确定的?分别是多少度?

锐角和钝角的度数是不确定的,但有一个范围,谁来说一说?

板书整理成:锐角、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指出这三种度数非常的接近很难判断,所以当看到接近直角的角时,都要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量一量。

二、自主探索

1、老师画一个直角。再连接两点,问:这样画得到的三角形叫什么三角形?

板书:直角三角形)

老师再画一个钝角,并连接两点,问:这样画得到的三角形叫什么三角形?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复习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一 填空 20分 1.在 里填上 或 320 20 32 208 709 790 825 28 25 4 7160 15 160 5 102.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积是 3.根据14 35 490,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14 350 14 3500 140 35...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四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姓名 一 填空。1 310 30 6 10这道题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98 25 98 4 25 这里应用了律。160 132 368 132 160是应用了律 5 交换两个 的位置,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6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一 教学内容。教材以公路为背景,画出了旅行途中记录行程的情景。先让学生看主题图,为后面引出例2 例3埋下伏笔。在这里教师让学生说出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就行。引导学生观察 比较 概括得出乘法结合律,其教学的安排与例1大致相同。目的在于通过应用加以巩固,加深印象,并使学生初步看到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