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发布 2020-08-25 14:56:28 阅读 3645

教学计划。

学科:数学班级: 六年级三班任课教师:韦新建制订日期2015.3

教材简析: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负数、百分数(二)和比例三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百分数主要是通过上册的学习,进一步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折扣、税率和利息等。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进行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或有显示背景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从尔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和利率,并会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4、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5、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37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数学基本功不够扎实,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体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平常还得加强听课效率和做题数量、质量。

四、方法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进度表。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 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5人,少部分学生基础扎实,爱思考,思维活跃。多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不够牢固,数学概念在学生的脑海中呈模糊 混淆状态。对学过的概念,学生的巩固和应用不够 计算能力差,部分学生分数的加减法仍存在问题,在计算中粗心大意,不爱打草稿,常常自以为是,计算错误率相当高。少数学生书写...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本学年我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为了让本人的教学工作能做的更好,现制定下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 新课标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1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亿以内的数,了解分数 百分数 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 包括估算 技能 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数学对于大部分学生本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以下是xx搜索整理的,供参考借鉴!例1一 指导思想。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 持续 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