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预案

发布 2020-08-14 22:51:28 阅读 3275

1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读准本课多音字“散发” “不得了” “干馒头” “调皮”,理解部分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八个生字,读准本课多音字。

教学难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审题质疑。

课题告诉我们什么?需要了解什么?(谁?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怎么做?结果怎么样?)

二、 初读课文,领会大意。

带着上述问题,读通课文,动笔划线或旁注六要素。

讨论,梳理内容。

1) 课文介绍谁的事迹?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

2) 儿童团员们为什么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上述内容课文哪几节作了介绍小节)

3) 儿童团员们追赶红军大部队的过程中有哪几点使你特别感动?这部分内容哪几节作了介绍?(3~~7节)

4) 第七小节介绍了儿童团员们追赶红军大部队的情况,与3~~6小节有什么区别?(3~~6小节详细介绍了一天的经历,第七小节概括了3 个月的经历。)

5) 第七小节的这部分内容能删除不写吗?为什么?(不能。第七小节高度概括了3个月、1000多公里路程中儿童团员们经历的种种磨难,突出了他们不怕苦、有志气、有毅力的精神品质。)

6) 第七小节还介绍了什么?(结果,儿童团员们受到了表扬。)

三、 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1~~2小节,交待时、地、人、起因;第二段:3~~6小节,介绍一天的经历;第三段:第7小节,概括3个月的历程及结果。)

四、 检查字词学习及朗读。

1、 同桌互查。

1) 指认生字。

2) 读准多音字,并给另一读音组词。

sàntiáo

散调。sǎndiào

gānliǎo

干了 liào

gànle3) 说说带点字的意思和整个词语的意思。(小黑板)

春意盎然心急如焚跋山涉水风餐露宿。

2、全班交流。

1) 指导难写易错字。掐右下笔顺。跋,共12笔,注意右边。涉,共10笔,右边“步”不加点。

2) 解词后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带点字和词语意思的。(查字典或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带点字。解词时将每个字的意思说清楚。如“心急如焚”,焚:火烧,心里焦急得如同火烧一样。)

3) 朗读课文。

五、 作业。

1、 完成作业本1——3题。

2、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

一、二段内容,概括儿童团员们沿途遇到的困难及他们是怎样克服的,体会儿童团员们不畏艰难,有志气,有毅力的革命精神。

2、正确概括。

一、二段大意。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

一、二段内容,概括儿童团员们沿途遇到的困难及他们是怎样克服的。

教学难点:正确概括。

一、二段大意。

教学过程:一、 学习第一段。

1、 指名读。其余同学看课文,划出反映儿童团员们心情的短句。

(高兴得不得了——急得直跺脚。落实“直”的意思:一个劲儿。不断地——拿不定主意——都赞成这个主意。)

2、请用因果句式回答产生这种心情及其变化的原因。

如:由于红军连续打胜仗,所以儿童团员们高兴得不得了,可等他们下乡宣传胜利喜讯后回来时,红军大部队开走了,因此他们急得直跺脚。)

练习朗读。根据内容读出兴奋、焦急、沉着的不同语气。

概括第一段段意。

2023年春,苍溪县的儿童团员们因为下乡宣传红军打胜仗的喜讯,回来时红军大部队已经开走了,他们决心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追赶大部队。)

二、 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三小节。用~~~划出儿童团员们表现的句子。

1) 这一节有几句话?讲了哪几层意思?(3句。一是介绍四月的川北春意盎然;二是儿童团员们无心赏景、玩耍,个个心急如焚,只顾赶路。)

2) 这两层意思是怎样连接起来的?请圈出连接的词语。(若在平日……可今日。落实“若”的意思,要是、假定、如果。)

3) 把“平时”和“今日”对比写,强调什么?(突出赶路的急切心情。)

4) 朗读第三小节,读出春意盎然的喜悦和赶路的急切心情。

2、 默读4~6小节。沿途儿童团员们遇到哪些困难,划出概括性的词语。他们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用~~~划出反映他们表现的短句。

1) 个人自学准备——四人组交流补充——作业填表——综合板书。

填表。(代板书,学生归纳只要要点接近即可。)

2) 根据**,口述沿途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的。

3) 儿童团员的表现,反映了怎样的一种精神?请说出你理解的依据。(勇敢顽强,乐观,不怕困难……)

4) 指导朗读。

a第五小节写神庙阴森可怕,语调由轻到重,语速由慢到稍快,读出紧张气氛。

b第六小节的对话,语气上扬,稍夸张,突出俏皮。

5)概括第二段段意。(白天,儿童团员们心急如焚,只顾赶路;晚上,他们壮着胆子在荒山孤庙里坐了一夜。第二天他们找到了五个供着的干馒头,边吃边说俏皮话。)

三、 作业。

1、 完成作业本第4题。

2、 写出。

一、二段段落大意。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三段内容,正确概括段意,体会儿童团员的志气和毅力,不愧为革命好后代。

2、初步学会借助课题概括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正确概括段意,体会儿童团员的志气和毅力,不愧为革命好后代。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借助课题概括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 词语听写。

二、 学习第三段。

1、投影或小黑板揭示练习。根据练习提示默读第三段,完成作业。

填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野兽袭击)、(病痛折磨)这几个词(词组),概括了儿童团员经历的磨难;历时三个月是说(时间之长),行程1000多公里是说(路程之远)。表现儿童团员有志气、有毅力的词语是:

(机警)、(顽强)。

3、 联系作业,说说妇女部长为什么说他们是“党教育出来的好少年”?

4、 指导朗读何莲芝的话,语气上扬,“”这么“不愧是”“英雄少年”这几个词读得稍重些。

5、 归并两层意思,归纳第三段段意(作业)。(儿童团员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尽艰辛,终于赶上了大部队,妇女部长赞扬他们是党教育出来的英雄少年。)

三、 复习。段意连缀,口头归纳全文主要内容。

四、 导入新学的归纳主要内容方法,借助课题。

1、学习单元提示,自学后讨论:

1) 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借助课题的方法归纳主要内容?(课题已简要地概括了主要内容。)

2) 怎样借助课题概括主要内容?(方法)

(a.必须在理解课文内容后进行。b凭借课题,分别把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添加在课题前后。)

2、 指导课后练习3。

1) 根据题目提示思考,逐项口答。

2) 连贯口述。(评价语言综合,要求明确、完整、简洁、连贯。)

3) 写下来。(作业本第6题。)

3、小结。怎样借助课题概括主要内容。

五、 课后作业根据兴趣和能力选做。]

1. 读课文10分钟。

2. 仿写句子。

1) 神庙,白天就很吓人,天黑了愈发显得阴森可怕。

西湖,平时就很迷人, 愈发。

2) 你们从小就这么有志气,有毅力,不愧是革命的好后代。

3. 从以下词语中选择六个,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词语顺序可调换)。

春意盎然心急如焚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终于愈发喜讯毅力。

课后反思:说实在话,一打开这篇课文,就提不起兴趣来。因为我个人感觉这样的文章,不但政治思想色彩太过浓厚,而且没有童趣,语言表达也是非常平淡无奇。

这样的文章作为开篇之作,似乎很难吸引学生的眼球。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疙瘩在,所以决定直奔重点,研读儿童团员们所遇到的困难。之后,就抓住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等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儿童团员们还会遇到哪些困难?

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之后,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会遇到蛇,男孩子会勇敢地保护女孩子;有的说没有吃,只能吃树根;有的说会迷路,可以根据北极星或树叶的稀疏等辨别方向……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这个过程,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而且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融合在说话中,将学生野外生存能力的教育渗透在其中,可谓一举多得。

2 飞夺泸定桥。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背” “发” “奔”,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正确朗读课文。

学习1-3自然段。

教学重点:学习1-3自然段。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背”“发”“奔”,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审题质疑。

1、读题。教学“泸”,8笔,与“沪”区别。简要介绍泸定桥。

2、题目有什么特点?中心词是什么?什么意思?(点出课文记叙的事件。夺:攻取,攻打;飞:飞快,神速。)

3、 根据题目,需要进一步了解什么?(谁?什么时间?为什么夺?怎么飞夺?结果如何?)

二、自学,小黑板揭示多音字读音。

读通课文,思考质疑中提出的问题;学习生字、词语。

bēi 背着 fà 千钧一发 bēn 奔赴。

背发奔。bèi 背靠着山 fā 发现bèn 向……奔去。

三、检查。1、指名分节读课文。

1) 正音(结合释义):湍急峻岭击溃千钧一发泥泞。

2) 纠正易读错的句子:城/背靠着山。

2、 说说下列带点字及整个词语意思。

妄想诡计震耳欲聋奋不顾身心惊胆寒。

3、 当堂听写生字组成的词语并检查订正。

四、 梳理1—3节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一节。

1) 红军要过大渡河,为什么非走泸定桥不可?“只有”是什么意思?

2) 从哪些地方看出大渡河是“天险”?

3) 课文这样开关有什么特点?(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还介绍了大渡河环境。)

请用一句话把这几个要素说完整。(2023年5月,红军北上抗日要夺取天险泸定桥。)

4) 小结。泸定桥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必经之路,点出了夺桥的必要性。

2、 默读小节,思考红军夺取泸定桥为什么要“飞”?(抢时间)

1) 自学—同桌讨论。

2) 按课文内容填空。

红四团的任务:(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红四团面临的严峻形势:(20多小时行军120公里。时间紧,距离远。2敌人有两个团防守,又派了两个旅增援。)

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山雨》教学设计

精选公文范文。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山雨 教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 谢谢。一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3.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二 教学重点 感受山雨的...

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练习教学预案

练习3教学目标 1 能正确熟练地按拼音写汉字,巩固本单元生字词,分清平舌音和翘舌音。2 能用部首查字法,正确查找带点词语,并确定其意思。3 体会分号在句子中的作用 能仿照例句写好递进句 条件句和排比句。4 能用学过的方法概括短文主要内容,正确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重点 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的练习检查...

2023年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正确分段。2 掌握本课4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教学重难点 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正确分段。教学过程 1 揭示课题,审题。1 读题,正音 数sh 说出 数 的另一读音。sh 数字,数量,招数。2 题眼是哪个词?想想课文重点该写什么?用什么方法,怎么样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