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
文章选材典型,小中见大,于细微处见鲁迅的伟大品格,本班学生阅读面窄,要启发学生深入讨论,小事中所表现出的鲁迅的伟大品格,将所见之“小”与鲁迅的人格之“大”联系起来。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学习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感受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鲁迅的肖像描写中体会其性格、精神。结合课文内容,可用朗读、讨论的方法体会其性格、精神。
难点:归纳和掌握肖像描写的方法。可在分析三次肖像时,引导学生找出其共性,归纳出写作方法,然后通过课堂片段练习来巩固。
教学过程。1、提问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鲁迅先生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做了许多让人难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坚定的斗争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文笔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以至有这样一个人,因为鲁迅与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关于鲁迅先生的故事。(板书课题:一面,让学生齐读课题)
2、了解背景,作好铺垫。
第1页。向学生介绍写作背景及作者阿累:写于2023年10月,鲁迅逝世的当月。
作者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30年代在上海学习、当售票员,后加入共产党,参加过罢工,2023年后从事写作和翻译。解放后,曾任湖南大学校长。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齐读预习提示,整理出预习提示中的三个问题。问题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问题二:在作者眼里,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问题三:交流交流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让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同时,划出表明“我”与鲁迅先生会面时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词语或句子,让学生读出来。
时间——2023年秋,一天中午。地点——虹口公园,内山书店。
事情的起因——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
事情的的经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
事情的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鼓舞和影响。
3)让学生将上面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联系起来,回答预习提示中的第一个问题,说说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
4、深入**,体会重难点。
1)让学生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并齐读出来。提问学生: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并加以详细分析。
提示:由远而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局部。
第2页。第一处描写:在暗处,只能模糊辨出形体。写了长衫(因有颜色)、烟嘴(因有火光)。
第二处描写:在近处,看得清楚了。写了面孔、寸发、胡须。这三样都抓住了特征,直竖的寸发,隶体“一”字的胡须是鲁迅形象的特色,而黄白的面孔则是劳累的表现。
第三处描写:面对面,可以仔细辨认。前两次描写的总绘,还是面孔、头发、胡须、长衫、烟嘴,只是更细致、更具体了。
通过对三处外貌描写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与观察对象的远近距离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相同。这一点在写作中应当注意。
2)在课件上展示鲁迅的相片,加深学生对鲁迅外貌的印象。让学生结合课文中三处对鲁迅外貌的描写,说说这三处外貌描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是鲁迅外貌的哪一特征?
明确:“瘦”。(板书:瘦)
3)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总共有几次写鲁迅的“瘦”,读出相关词句,并找出瘦的原因。
明确:6处。“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
这样反复描写,不仅使鲁迅的形象深印在读者心里,而且构成了一条内**索,把全文联成有机的整体。
4)除了肖像描写,还有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其中“我”同鲁迅先生的对话很精彩,意味深长,由学生找出“我”同鲁迅的对话,并自找拍档一起表演对话,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感受。
5)让学生回答预习提示中的第二个问题:在作者眼里,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3页。提示:严肃慈爱/顽强战斗/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5、详析课文,加深理解。
1)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并读出来。
明确:“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板书:秋深、风大、天冷)
2)提问学生:文中对天气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①既点明了当时的自然环境,又说明了“我”进店的原因;②通过写天气的寒冷衬托内山老板的热情,鲁迅先生的关怀给“我”带来的温暖。
3)提问学生:当“我”发现鲁迅译的《毁灭》时,心情如何?**可以看出来?体现了“我”对鲁迅先生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惊喜。“《毁灭》?”我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得到了保证似的”。体现了“我”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信任,说明鲁迅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4)提问学生:看到鲁迅,“我”的心情如何?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指名让学生朗读出来。
明确:激动。“那种正直而慈样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受交织着的抚摩似的;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我的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5)指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7自然段,看哪一位学生读得最好。提问学生:为什么那个名字在“我”的心理乱蹦,“我”像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提示:2023年,中国正处于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国民dang反动派非常猖獗,大肆捕杀革命人士,各大城市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中,中国革命处于低潮阶段。
第4页。6)让学生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提问学生:
“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着头”?
提示: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它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我”更加坚强起来。
“历尽”、“受尽”、“咬紧”、“昂着”这一系列动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一系列动词,表现了“我”在种种艰苦和虐待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充分显示了“一面”给“我”的巨大力量。
6、课文延伸,升华情感(1)**关于鲁迅的**。
2)让学生结合课文与**,回答预习提示中的第三个问题:谈谈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认识。
提示:切合鲁迅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学生自由发挥。7、布置作业找一部鲁迅写的**来读,写读书笔记。板书设计一面。
环境:秋深、风大、天冷。
人物:鲁迅——瘦——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
事件:赠书给“我”——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
第5页。
19一面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芙蓉学校2012 2013学年度下学期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执笔高海燕审核 教研组长签名 计划上课时间 第十二周星期一二课题。19一面。正确读记 殷勤 失业 窘相 厚实 苗头 轻视 徒然 艰苦 软绵绵 教学目标。牛毛细雨 结结巴巴 大病新愈 等词语。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课文19怒吼吧,黄河语文S版 2
19 怒吼吧,黄河 教案 教学目标 一 了解 黄河大合唱 的创作背景和经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 引导学生感悟光未然 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革命激情。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光未然和冼星海的创作激情,感悟光未然 冼星海旺盛的革命激情和对祖...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青山不老 创新教案
最新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设计。青山不老 创新教案。课前 同学们,为了庆祝祖国60华诞,前段时间,全国举行评选活动,这些人之中,有共产党战士雷锋,有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的铁人王进喜,有 县委书记的榜样 焦裕禄 他们是时代的先锋,他们是全国人民的楷模!让我们心怀感动,走进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 出示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