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

发布 2020-08-06 01:49:28 阅读 4891

第五单元复习提纲。

1)读准前鼻音:韧(rèn)劲、吟(yín)诵、襟(jīn)飘带舞;

2)读准后鼻音:萌(ménɡ)发、吟诵(sònɡ)、彩虹(hónɡ);

3)读准翘舌音:锻铸(zhù)、沼(zhǎo)泽、跋涉(shè)、繁殖(zhí);

4)读准易读错字词的读音:感召(zhào)、虐(nüè)杀、深邃(suì)、

凝滞(zhì)、畏怯(qiè)、玻璃(li)、坐骑(qí)、哺(bǔ)育、别墅(shù)、

潜(qián)游、铁锭(dìnɡ)、杀戮(lù)、瞅(chǒu)见、勾勒(lè)、

蒙(měnɡ)古包、悄(qiǎo)无声息、艰苦卓(zhuó)绝、一茬(chá)柳树苗子。

5)注意区分下列多音字:

劲:jìn:力气:(用劲、劲头、韧劲)、

jìnɡ:坚强有力;力量大:(苍劲、强劲、刚劲、劲风、疾风知劲草);

蒙:mēnɡ(蒙骗、蒙蒙亮)、ménɡ(启蒙、蒙混) měnɡ(蒙古);

悄:qiāo(静悄悄、悄悄话)、qiǎo(悄无声息、悄然无声);

散:sǎn(散文松散)、sàn(散步、散落);

泊:bó(停泊、漂泊、泊车)、pō(湖泊、血泊);

露:lòu(露面、露脸、露一手)、lù(露珠、裸露);

勒:lè(勒令、勒逼、悬崖勒马)、lēi(勒紧);

3、注意区分下列同音字、形近字:

(1)sònɡ:吟(诵)、歌(颂)、(送)别、(宋)朝;

(3)tí:马(蹄)、(啼)哭、(提)纲、问(题);

(4)jiao:摔(跤)、(胶)带、(交)换、(礁)石、(浇)灌;

(5)zhí:繁(殖)、(执)行、(职)业、(值)勤、(植)物;

(8)yì:(抑)制、(毅)力、(意)志、(屹)立、友(谊)、翻(译);

(1)殖(繁殖、生殖、养殖)、值(值日、值班、值勤)、植(植物、种植)、

(3)渲(渲染)、喧(喧哗、喧闹、喧宾夺主)、宣(宣传、宣布、宣言);

(4)诵(背诵、朗诵、吟诵)、颂(歌颂、赞颂、颂扬);

(5)蹄(马蹄、蹄子)、啼(啼哭、啼笑皆非);

(8)虐(虐待、虐杀、肆虐)、虑(考虑、忧虑、)、虚(虚心、谦虚);

5、理解下列词语:

凝滞:停止流动,不灵活。

锻铸:锻造和浇铸。

抑制:压制下去,控制。

洒脱:(言谈、举止、风格)自然,不拘束。

迂回:回旋、环绕。

羞涩:难为情,神态不自然。

跋涉:爬山涉水。形容旅途艰苦。

厄运: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广袤无垠:广阔得没有边际。

艰苦卓绝:卓绝:程度达到极点,超过一切。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乎寻常。课文中指柳树为了生存进行了超越寻常的努力与抗争。

广袤无垠:广阔得没有边际。

婀娜多姿:形容姿态柔和而美好。

一碧千里:形容在一个十分广阔的范围内全是绿色。

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好像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悄无声息:没有一点声音、动静。

销声匿迹:形容隐藏或不公开出现。课文中指麋鹿极少,几乎绝迹。

漂泊不定: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课文中指麋鹿没有稳定的生活环境。

颠沛流离:指生活困苦,流落他乡。

课文部分: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

1、熟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理解识记:

1)《青海高原一株柳》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干旱寒冷、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方壮观而独立的风景,赞扬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的敬畏和赞颂之情。

2)本文作者陈忠实,陕西西安人。2023年以长篇**《白鹿原》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3)必须识记会写:(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的青海高原一株柳。

广袤无垠、环境恶劣)青海高原。

★★(4)课外拓展:

必须识记会写有关“柳”的成语:桃红柳绿、柳暗花明、傍花随柳、残花败柳、柳暖花春、云轻柳弱。

必须识记会写有关写柳的诗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唐贺知章)

必须识记会写有关柳的俗语、谚语: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3、必须理解识记:

★★(1)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神奇”在**?作者为什么会对它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

课后习题3(1):必须识记会写参***:这株柳树“神奇”在竟能挺立在环境恶劣的青海高原上,而且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形成了一方壮丽的风景。

作者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是因为这株柳树不抱怨、不畏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使作者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①青海高原的景物给人一种“悲壮”“苍凉”的感觉。作者这样写,为下文“一。

株巍巍然撑立的柳树”的出现起到了铺垫和渲染的作用。

②“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 必须识记会默两首边塞诗:

出塞(唐·王昌龄凉州词(唐王之涣)

秦时明月汉时关黄河远上白云间,万里长征人未还一片孤城万仞山。

但使龙城飞将在羌笛何须怨杨柳,不教胡马度阴山春风不度玉门关。

④这是一株高大粗壮、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的柳树。

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这是对这株柳树顽强生命力的赞颂。“撑”是指用力抵住,由“巍巍然撑立”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株柳树高大粗壮,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①“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灞河柳和青海高原柳同是一种柳树,它们的生活道路和命运的最大差距表现在灞河柳在家乡水边极易生长,而青海高原柳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③课后习题4:必须识记会写参***: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为什么又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

答: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却又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目的是以家乡灞河边的柳树来衬托、对比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树,更加突出了青海高原这株柳树让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

5)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

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

的一方壮丽的风景。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

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①注意填空。

★★③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这句话仅仅在写柳树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课后习题3(2):这句话不仅仅是在写柳树,同时也是在写人。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可能不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着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创造奇迹。

这句话总结全文,指出旺盛的生命力能够造就奇迹;揭示了“以顽强取胜,用生命抗争”的人生哲理,点明了文章主旨。

站在青海高原这株柳面前,我想到了作者陈忠实,还想到了张海迪、史铁生、霍金、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贝多芬等人。

第16课:草原。

1、熟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第自然段。

2、理解识记:

1)《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动地描写了草原上如。

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表现了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2)了解老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2023年获北京市**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其作品有话剧《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3)必须识记会写:(一碧千里、如诗如画)的草原。

★★(4)课外拓展:

写含“草”字的成语:寸草不生、风吹草动、依草附木、草长莺飞。

形容草原的成语:一碧千里、翠色欲流、一望无际、一望无垠;

形容朋友间深情厚谊的成语:情同手足、手足情深、亲密无间。

必须识记会写描写草原的诗句: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必须理解识记: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注意填空。。用两个成语形容作者当时的心情:心旷神怡、兴致勃勃。

作者通过对天空、小丘、平地、牲畜等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草原的美丽可爱。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是作者看到草原景色的切身感受。

草原辽阔无垠,一片绿色,但并不空洞,绿得实在,绿得动人,充满了勃勃生机。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把“一碧千里的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用了一个动词“绣”连接,更让人觉得草原是一幅鲜活的风景画。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作者将草原比作一幅中国画,突出了草原的碧绿、辽阔,小丘的线条柔美,让人赏心悦目。

“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句话看似写骏马和大牛,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大草原一望无际、翠色欲流的景色陶醉了。

请再写出几个含有“绿”的意思的词语:桃红柳绿、青翠欲滴、青山绿水、绿意盎然。

第二段:②作者用“一碧千里”,连用三个“一百五十里”正面说明草原的辽阔,用“行车十分洒脱”“ 怎么走都可以”从侧面衬托草原的辽阔。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认识比 测试题。1 认真思考,正确填写。5 1675 小数 2 是的 的是的是。3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0.96 0.8的比值是 4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 2 3。其中最大的一个角的度数是 度。5 北京颐和园占地290公顷,其中水面面积和陆地面积的比大约是3 1。...

2023年六年级 上 语文第五单元知识复习训练 答案 I

轻松演练。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c a.小号怒号号叫记号b.项圈圈定圈套猪圈。c.数不清数九寒天数一数二数落 d.冠军夺冠冠心病张冠李戴。2.根据拼音写字词。d oo shy n q n 追 悼 深 奥 逝 世 殷勤 w nchchk sou 挽 联 厨 房踌 躇 咳嗽 3.将下列词语...

2023年六年级 上 语文第五单元知识复习训练 答案

4.文中含有描写方法的句子。1 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环境描写 2 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神态描写 3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外貌描写 4 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心理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