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小学赵建玲。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正确认读四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六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围绕保罗两次猜错,仔细品味重点语句。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儿美好的心灵。
3、凭借语言材料,体会“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的含义以及课题的意义,激发学生在生活中乐于给予、乐于奉献的情感。
教学重点:围绕保罗两次猜错,仔细品味重点语句(包括描写小男孩语言、动作、神态和保罗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儿美好的心灵。揣摩作者表达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凭借语言材料,体会“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的含义以及课题的意义,激发学生在生活中乐于给予、乐于奉献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课件。
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最美好的礼物(齐读)
2、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事情发展)
二、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大家再次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三、精读课文,品词悟情。
师:在这个故事中,保罗几次猜错了小男孩?(两次),在猜错的同时,小男孩儿的言行一次又一次震撼着保罗的心灵,文中的小男孩到底用怎样的言行打动了保罗的心呢?
下面我们来默读课文,勾画出相关的句子。
全班汇报交流:
一)保罗第一次猜错:
投影出示:“我希望,”小男孩儿接着说,“我希望也能当一个那样的哥哥。”
1、教师引导:“那样的哥哥”是什么样的哥哥?读出这种强调的意味和对弟弟的爱。
2、师:保罗怎么想的?(投影出示:保罗认为他知道小男孩儿希望的是什么,他希望也能有那样一个哥哥。)保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读读1-6自然段,找找答案。
(1)抓住“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有时候伸手轻轻地摸一下,满脸羡慕的神情。”这个句子中,对于小男孩动作、神态词语体会小男孩儿的羡慕之情,并将这种感受读出来。
师:羡慕什么意思?(喜爱并且希望自已也有。)
师:你有过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两眼放光,非常羡慕的时候吗?再读句子,体会男孩的羡慕。
2)抓住小男孩儿和保罗的对话。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儿对保罗的羡慕。
3)得知车是保罗的哥哥送的,小男孩儿说:“啊!我希望……”如果你是保罗你觉得小男孩儿会接着说什么呢?让学生把小男孩儿的话补充完整。
3、师:这些小男孩儿的面对保罗的新车的一言一行都被保罗看在了眼里,难怪他会这么想。但是,他想错了。
保罗和小男孩的想法仅仅就错在了一个字上(教师指着大屏幕上的两句话)这两句话意思不同,只是因为有两个字不一样?你发现了吗?(“当” 和“有”)
师:“当”意味着什么?“有”而呢?(前者是给予,是奉献,后者意味着接受,是索取。)
师:这么小的孩子,心理想的不是从别人那里获取什么,而是时时想着能给予别人一些什么,多么令人感动,多么令人敬佩啊!面对这个不同寻常的小男孩,保罗不由自主地邀请小男孩,让他坐上自已的新车去兜风。
旅途中,小男孩儿又是怎样再一次震撼了保罗呢?
二)保罗第二次猜错。
1、学生可以读课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回答保罗第二次猜错小男孩儿的心思。
2、师:保罗以为小男孩在炫耀,可是他又错了。到底是小男孩儿的哪些言行又一次令保罗震撼呢?
重点句段:到了小男孩儿的住处,小男孩儿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上台阶,进入屋内。过了一会儿他出来了,他扶着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脚的弟弟从屋里走出来。
他把弟弟安置在下面那层台阶上,然后紧靠着他坐下。
1)引导学生抓住“三步并作两步、扶着、安置、紧靠”这些动词体会小男孩儿对弟弟的关爱。并指导学生读出小男孩儿的急切之情和对弟弟的悉心照料。
他指着那部车子说,说:“看到了吗?弟弟?
就像我在楼上跟你讲的一样,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不用花一分钱!将来有一天,我也要送你一部这样的车子。
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我原来给你讲的橱窗里的那些圣诞礼物了。”
1)通过品味小男孩对弟弟的说的话,体会到小男孩儿对弟弟许下的承诺,读出对未来的企盼,进一步感悟对弟弟的爱。
师:小男孩的这段话仅仅是送一辆新车给弟弟吗?还可能送给弟弟什么?
师:要送给弟弟鼓起生活的勇气,要送给弟弟一生的幸福。因为只有这样,小男孩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谁再来读读小男孩儿的话?(指名朗读)
2)师:孩子们,看到这一幕,保罗才明白了一切。(出示插图,配着轻**)你看,这就是小男孩和他的弟弟,那个腿有残疾、行动不便的弟弟。
圣诞节即将来临,别的孩子在大街上奔跑、欢呼,在节日的橱窗前挑选好自己喜爱的圣诞礼物的时候,这个残疾的弟弟却只能?他的心情应该是?
学生畅谈,想象。
师:可是,此时此刻,你在这个腿有残疾的小弟弟的脸上看到的是什么?为什么?
师:弟弟的开心、快乐就是小男孩的快乐!(板书:快乐)(指名朗读)
四、感悟主题,升华认识。
1、师:眼前的一切感动了保罗,激起了他无私助人的愿望:他走下车,抱起了腿有残疾的弟弟,带着小男孩儿兄弟俩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期之旅。
2、师:这次旅行是令人难忘的,是美好的,因为他们都收到了最美好的礼物。保罗、小男孩、弟弟收到的“最美好的礼物”分别是什么呢?
3、师:这份最美好的礼物不仅送给了保罗,也送给了大家,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给予别人,快乐自己”
五、拓展延伸。
师:在生活当中,你一定享受过给予的快乐,给予是一个真心的承诺,给予是一句亲切的问候,你的给予又是什么呢?
师:给予是快乐的,给予是幸福的,让我们再真诚的自豪的朗读出这最美好的礼物: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六、板书设计:
最美好的礼物。
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最美好的礼物》教学反思。
东关小学赵建玲。
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些,我对《最美好的礼物》进行教学反思:
一、抓住基点,覆盖全文,简简单单教语文。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故事性强,保罗猜错小男孩的想法有两次,显而易见,因此我抓住这一主线引领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的美好心灵的,并从中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一情感体验。
再说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应该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因此,我从学生的学习情感和体验出发,抓住“小男孩最令人感动的两处话”,展开教学过程。通过“找出令保罗震撼的话语”,让学生总体感知文本内容并引发感动情绪;然后给足时间,在学生潜心会文后交流。
让他们在情感上与文本产生共鸣,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小男孩一心关爱弟弟的美好心灵。这样的流程既体现了教学过程的简洁与整体性,又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较好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这样简简单单地教语文,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超越文本,读到文字里去,也能读出浓浓的语文味的。
二、潜入文本,充分感悟,真真切切教语文。
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不断叩问文本,品味语言,与文本展开充分对话,由此产生情感共鸣。在叩问文本、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培养语感,在情感陶冶的过程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因为我的目标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我努力引导学生潜入文本,在读中感悟,在想像中感悟,在说话中感悟。
比如: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谈体会,对比语言、表情,想象拓展等形式,小男孩“不求索取而是给予、不是炫耀而是关爱弟弟”的美好心灵跃然纸上; 保罗也深深的体会到“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这样既使学生的语言、思维得到了发展,更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并加深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文本主旨。
在教学中,由于我的教学课堂的驾驭能力还不够灵活,过渡语言还不够简练自然,使课堂显得还不够流畅。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附送:2019-2024年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最美好的礼物》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美好的故事。在快到圣诞节的时候,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保罗两次猜错小男孩的想法。这个年少的哥哥,用他的言行强烈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体会到“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课文传达给我们的是“爱可以启迪爱,快乐能够繁衍快乐;乐于奉献,人生才会美好充实”。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的美好心灵。
二、过程与方法。
1.谈话导入,初步感知“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的道理。
2.自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文章的思路。
3.研读课文,体会保罗和小男孩的内心,感受快乐的真谛。
4.拓展延伸,进一步感悟“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学生乐于奉献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
领悟“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的内涵,懂得要从小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情操是本文重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从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在反复的朗读中获得“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的真切感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汇报调查,感情铺垫。
师:同学们,昨天天我们一起做了一个关于“最美好的礼物”的调查,相信大家都有许多发现和思考,我们一起来分享,好吗?(好)你认为最美好的礼物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师小结:爱别人, 也被别人爱, 这就是一切, 这就是宇宙的法则。为了爱,,我们才存在。
有爱慰籍的人, 无惧于任何事物、任何人,这就是人生最美好的礼物。那么,在作者眼中,什么才是最美好的礼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7课《最美好的礼物》。
设计意图:在同学们的生活中都有过接受或送给别人礼物的经历,让学生说一说最美好的礼物,让学生对美好的礼物有一个最初的认识,为理解文章题目、文章内容打下一个基础。)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把易错的字写在纠错本上,学习本课生字词。
出示:兜:注意“白”与“儿”之间不封口。
羡:上下结构,注意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逛:形声字,半包围结构。
橱:木+厨=橱,形声字。
3.学生在小组中读课文。
教师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全班强调。
4.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
5.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设计意图:“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要求,既锻炼了自读能力,而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词语的理解,注重“因词而异”,让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并全班交流、解决,关注了学情,真正做到了心中装着学生。
多种形式的检查反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铺垫。)
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课文写了一件怎么样的事?主要人物是谁?
课文讲述了一个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儿,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儿的言行强烈**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体会到“给予比接受真的更令人快乐”。这篇课文以保罗和小男孩为主要人物。)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故事的?
根据地点的变化来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保罗的轿车,经过了哪几个地方:办公室前、途中、小男孩家门前、街道上。)
3.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写作思路复述课文故事。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到了高年级仍然是重点,这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效训练。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揣摩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表达顺序。)
第二课时。一、整体感知,复习旧知。
1、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根据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有关爱的故事:在一年圣诞节。得到哥哥礼物的保罗遇到孩子不仅还被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爱所包围,保罗。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最美好的礼物》教学设计
最美好的礼物 教学设计。一 教学要求。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 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 自学生字新词。二 教学重难点。围绕 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这句话,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深入理解。三 课前准备。教师 课件。学生 搜集相关文章 身边感人故事。四 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新...
小学语文冀教版六年级上册7最美好的礼物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儿美好的心灵。3 体会 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这句话的含义。4 学习通过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写法。二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多读文,抓重点语句体会 感受...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7最美好的礼物冀教版
最美好的礼物 教学设计。活动目标 1 能够理解故事情节,体会小兔子收到不同礼物的心情。2 享受听故事的乐趣。教学重点 能够理解故事情节,体会小兔子收到不同礼物的心情。教学难点 享受听故事的乐趣。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 a 认识生日礼物的含义。b 认识手套 帽子 毛衣 鞋子和恐龙。2 教具准备 a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