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六年级信息 新版

发布 2020-07-27 02:48:28 阅读 2392

初识物联网。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联网的概念。

2)了解物联网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分析与体验,感悟物联网的强大功能,通过将物联网与因特网进行对比,提高学生对物联网的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物联网的应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概念对比与分析、学生实践与讨论等方法,使学生了解物联网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

教学准备】计算机教室。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

同学们好:我们之前学过关于网络的一些基础知识,还有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即因特网的一些知识,从今天开始要来学习一个比因特网更为神奇的网络—--物联网。下面先请同学们**一部关于物联网的宣传短片。

在**时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物联网和因特网有关系吗。

2.物联网时代的“物”是批什么。

学生活动(**宣传片并同时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精彩**导入并结合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交流与分享。

同桌两位学生就以上两个问题展开讨论,一分钟后教师随机提问学生。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通过和因特网的比较知时总结出:

1.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络。

2.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internet of things

活动二:质疑与**。

教师:那些“物”该如何相连?需要什么特殊的设备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得出“需要”某种特殊的设备,即传感设备的结论。

请学生看教材第一页的定义,强调智能化特点:如果说因特网将全世界变成了一个村,那么物联网就是让这个村变成了一个人,即拥有了智能。

活动三:教师向学生提代一个**:中国首个物联网线上体验馆),单击首页的“进入体验”,选择智慧家居中某一项自己感兴趣的进行体验,结束后同桌相互交流并谈体会。

请学生按教材第三页“实践园”要求完成网络搜索并在同桌间交流各自所获。教师请个别学生谈了解到的周边应用,并相机**准备好的**。

学生活动。1.学生思考读后回答问题。

2.学生上网操作体验并交流。

设计意图。1.从交流分享入手,让学生融入到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通过和因特网的比较,引导学生得出物联网的简单定义并介绍其英文名称。

3.学案的设计和填写,有助于学生把握重点和牢记一些基本概念。

4.通过体验物联网的智慧家居这一应用,让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体会物联网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5.通过“实践园”展开网络搜索,了解更多应用,教师相机**准备好的**以加深学生印象。

三、归纳总结。

活动四:总结与展望。

教师根据师生互动的形式小结本课。

最后再欣赏一段未来的物联网时代一天生活的**。

学生活动。学生回忆本课所学内容,欣赏**,展望未来。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梳理本课,强化重点。通过展望,让学生对后面的学习更有兴趣。

智能楼道灯---红外线传感器。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红外线,知道人体会发出红外线。

2)通过智能楼阁灯对外部信息的感知,认识红外线传感器。

3)通过**屋实践,知道红外线传感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通过相互交流,知道红外线传感器的特点。

5)通过本课学习,感受到智能化信息感知设备等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红外线传感器及其应用,感受信息的感知。

教学难点:**红外线传感器的特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安全解读、学生讨论、实践**等方法与手段,认识红外线传感器及其应用

教学准备】相关教学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1.身边的智能楼道灯。

1)****:**智能楼道灯的演示**,之后同学间相互讨论,用关键词记录**中所发生的事件或现象。

关键词:人,走近,灯亮,离开,延时,灯灭)

2)描述你所居住的地方(或经历过的地方)楼道灯开关的控制方式,并做出简单评价。

3)环节小结:楼道灯控制方式。

2.楼道灯智能控制与红外线传感器。

1)感知。思考:这一现象说明楼道灯具有怎样的能力(功能)?

能够知道是否有人走近。即具有感知外部信息的能力)

思考:智能楼道灯是通过什么来感知有人走近的?

出示课题。阅读教材:第四页---红外线感应楼道灯。

阅读要求:在教材的关键字上画一画)

学生交流:用关键字提炼所阅读到的信息。

思考并交流:谈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的类似情景。

自动门,感应水龙头,自动干手机等等)

2)红外线传感器。

红外线传感器:能够探测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的电子器件。

同步**出示: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感应开关等。

3)红外线传感器的特点。

阅读教材:教材第五页下面的内容。

学生交流:红外线传感器的特点。

3.红外线传感器的应用。

1)介绍产品:红外线传感器产品应用(结合**场景进行)

2)****:红外线传感器应用安例(非生活方面)

3)畅想交流:在智能楼道灯系统中,假如红外线传感器控制的不是灯,那么还可以控制什么?

4.红外线传感器的**。

**:完成**屋的实验,并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5.课堂总结。

1)知识点梳理。

2)老师总结:智能楼道灯系统结构。

3)感悟交流: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电子温度计---温度传感器。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温度、温度和相对湿度。

2)认识温度传感器及其应用。

3)通过**性实验,发现个人经验与实验数据存在差异,认识到科学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温度传感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湿度与相对湿度。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分析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分析来解惑、释疑。

验证法:在验证对比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背后原因。

教学准备】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电子体温计、一次塑料杯子、实验箱(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教学过程】1.导入教室的温度。

问题1:谁知道今天的温度范围?从**知道?

问题2:谁能告诉老师,当前教室的准确温度是多少?

无法准确说出,主要为问题3作铺垫)

问题3: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当前教室的准确温度?

学生交流:教师取出预先准备好的电子温度计,读出当前教室的准确温度。

2.电子湿度计与温度传感器。

1)水银湿度计与电子温度计。

a.观察:出示各类温度计的**(或实物)、

学生交流:了解不同的温度计因其应用领域不同,可测量的温度范围值也有差异。

b.对比:传统水银温度计与电子温度计,它们有何区别?

水银温度计:人工读数,电子温度计:直接数字显示)

c.水银温度计通过水银柱的变化(上升或下降)来确定温度。电子温度计通过什么来测量温度呢?

出示课题:电子温度计---温度传感器。

2)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能够探测物体温度及其变化并转换成电信号的电子器件(**)

3.温度传感器的应用。

1)电子温度计示例解读。

多功能电子钟、电子温度计、电子体温计(重点围绕电子体温计展开)等。

实践园)实践:用电子体温计测量并记录身体某部位的温度。

思考:要得到准确的体温,测量时需要注意哪些?

测量部位,测量时间等)

学生交流 3)**实验:挑战自我感知。

问题:木块和铁块,在相同环境下,谁的温度高?

要求:a.用手分别触摸木块和铁块,写出结论。

b.用实验器材中提供的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木块和铁块,记录测量温度。

思考:测量的结果与小组的结论有冲突吗?请试着解释原因。

4.温度传感器。

1)实验:温度测量,认识温度。

任务:利用实验器材中提供的湿度传感器,分别测量一次性塑料本子在不状况下的湿度。

要求:a.利用温度传感器,在杯子底部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b.多位同学连续朝杯子中“哈气”,在杯子底部再次测量,记录数据。

小结:空气中含水汽的程度就是空气湿度。

2)介绍常见环境适宜的相对湿度数据。(教材中**略)

3)问题:在阴雨连绵的黄梅季节,人会感到不舒适,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思考并交流。

5.课堂体验。

1)以某一实验为例,谈谈自己的实验体会。

2)在成果篮中记录你的感悟。

感知变幻---运动传感器。

教学目标与要求】

1)通过对闪信棒的舞动体验,了解视觉暂留现象。

2)通过对闪信棒组成及其功能的剖析,认识运动传感器。

3)知道运动传感器的应用。

4)通过对移动终端的体验,感受科技正在逐步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运动传感器的应用

教学难点:闪信棒的组成和原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实践体验和材料阅读等方法和手段,了解视觉暂留现象。

通过器材拆解和移动终端体验等方法和手段,认识运动传感器及其应用。

教学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实验器材如闪信棒(或类似器材)

教学过程】1.绚丽的空中舞者---闪信棒。

导语:还记得2023年的辉煌吗!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吧!

**:2023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片段。

问题:从**中,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闪信棒舞动的**。

问题1:从**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出示课题(前半部分):感知变幻。

思考:为什么会看到完整的文字、图案?

先小组讨论,再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解释:视觉暂留现象,只要闪信棒的舞动达到一定速度和幅度,就可呈现完整图案。

实践体验:以不同的速度、幅度舞动闪信棒,观察呈现的图案,记录在**中。

教材实践园,**略)

环节小结:闪信棒原理。教材辅文。

2.闪信棒背后的玄机---运动传感器。

1)闪信棒的感知。

问题:在舞动过程中,闪信棒感知到的是什么变化?

学生交流(速度、位置等)

课题:感知变幻---运动传感器。

2)闪信棒的组成。

观察:仔细观察拆解的闪信棒,在小组中讨论你的发现。

总结:闪信棒的核心是运动传感器!

运动传感器:能够探测物体位置、运动速度等变化的电子器件的统称。

3)闪信棒的功能。

教材13---14页内容。

3.运动传感器的应用。

1)基于对运动传感器的认识,完成下列任务。

小组任务:下列常见移动终端中是否具有运动传感器?评判依据是什么?

交流小结讨论。

2019新版六年级上教案

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六年级上册教科书共安排了七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包括分数混合运算 百分数 比的认识和百分数的应用 图形与几何包括圆和观察物体 统计与概率包括数据处理。除此之外,还有 数学好玩 整理与复习 总复习 本册教科书深入贯彻了整套教科书的编写特点,即 精心设计了 情境 问题串 的呈现方式...

2019新版六年级英语冲刺

珍妮特教育 2015新版六年级英语冲刺。期末测试 一name 一 根据句意写出单词,首字母已给出。10 you c打扫 your room?library 关闭 at five.is not困难 for me.snake 变得 frightened.you want to 参观 the big be...

泰山版 新版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义务教育山东省小学课本六年级上册 泰山版 信息技术。第1课手工制作网上搜。教学目标 1 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关键词进行搜索,掌握利用多关键词搜索信息的方法。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 在与伙伴共同参与的制作活动中提高获取信息 筛选信息的能力。3 体验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需求,提高学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