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白天与黑夜》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7-16 17:57:28 阅读 7363

【课题】:白天与黑夜。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

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昼夜现象作出假设,提出自己的猜想;能提出进行**活动的大致思路,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

2.引领学生体会昼夜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

3.知道昼夜交替时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难点:做昼夜变化的模拟实验。

教具、学具】:教师:日出日落的挂图或**,手电筒、大头针、地球仪等。

学生:有关昼夜成因的历史研究资料,有关昼夜成因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有没有想过白天和黑夜是怎么形成的?古代的人们已经对此很好奇,有了研究,请同学们出示你收集到的资料,全班展示一下,古人的研究对不对呢?

对此你有哪些猜想,咱们的猜想对不对,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2.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实现教师、学生与教材文本的巧妙对话。

二、梳理猜想,提出假设,阐述观点。

1活动一历史上人们对昼夜变化的认识。

学生交流各种资料信息。

师生共同总结,主要有两种学说:地心说和日心说。

2、活动二引导学生对昼夜成因猜想。

预设:地球自转形成昼夜变化。教师转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有两种方向,自西向东和自东向西,到底地球绕地轴是按哪个方向旋转的呢?

学生猜想假设。一组猜想是自西向东转,另一组猜想是自东向西转。怎样验证我们的假设是正确的呢?

学生讨论,老师引导总结:大家都知道地球围绕太阳转,同时又不停地自转,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由此判断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那么地球自转是不是造成昼夜更替的原因呢?

2.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想,同学们猜想的对不对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接下来我们就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3.在做实验之前,我们首先要制定实验方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发挥你们的集体智慧制定好完整的实验方案。

1)小组合作制定实验方案。

2)展示学生的实验方案。

3)对比总结出完整的实验方案:教师课件展示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提示学生验证猜想可以用实验的方法,但是实验不应盲目,而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所以要在实验前制定实验方案,做到“先想后做”,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的习惯。

三、实验验证猜想。

1.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

1)小组学习,自主**。

请同学们选择需要的材料进行实验,验证。注意:边实验边填写实验方案,如果实验**现困难可以到老师这里领取实验**建议卡。(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谈话: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过程?请你边实验边展示实验方案。

预设1: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把地球仪照亮,地球仪上是分成了明暗两部分,向着太阳的那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一面是黑夜。

预设2: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同一个地方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当这个地方转到刚被光照射到时是早晨,正对着太阳时是正午,转到刚被光照不到时是傍晚。

3)多提几组汇报交流。

4)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不停地出现。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同学们通过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了白天和黑夜是地球自转形成的这一结论。同学们的这一系列的**活动正是我们学习科学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以上活动的研究成果作一个理性的分析和归纳,将刚才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形成科学结论。

五、自由活动:

观察实验当我们处于中午12点时,地球上的哪些地区是黑夜?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地球仪代表地球。

六、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根据对日出日落时间的观察,把书本上表示黑夜的方格涂黑,你有什么发现呢?

七、课后总结:先让学生说说本节课在学习知识方面有什么收获?在学习方法上有哪些收获?

教师再总结:同学们通过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了白天和黑夜交替是地球自转的结果这一结论。课下请同学们通过查资料,或者请教家长、老师,或者像我们这节课一样做实验来研究你喜欢的问题。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我是按照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制作应用的思路进行教学的,**出了白天和黑夜交替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学生**顺序的确定、**活动的开展、想象与推理、整理与归纳都是由学生自行完成的,教师仅起到了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

实验中让他们自己动手实验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能力。

2.使用建议:本教案中设计的实验并不是唯一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学生的能力水平以及准备的材料自行设计。只要设计的合理,能够说明问题即可。

3.需破解的问题,在猜想白天和黑夜的成因这一环节,学生可能怎样猜想的都有,需要老师引导,梳理,梳理出昼夜成因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这一猜想,才好引入实验验证环节。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14白天与黑夜》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14.白天与黑夜 教学设计。胶南市经济开发区袁家村小学张从美。教材分析 昼夜交替 是青岛版 科学 六年级 上册 第四单元 太阳 地球和月亮 里的第一课,研究的是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让学生意识到由于地球的自传,使得同一地方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太阳东升西落 昼夜交替变换的现象,...

六年级科学上册《14白天与黑夜》教案1青岛版

14白天与黑夜 教案。一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约24小时。2 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3 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二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模拟昼夜变化实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2 学会定期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了解生物的生长活动规律...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白天与黑夜》教学设计

21 白天与黑夜。一 教材分析 白天与黑夜 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太阳 地球和月亮 这一单元的起始课。从结构上看,教材安排了两个大的活动 了解历史上人类对昼夜变化的认识 昼夜变化的原因。本课就是引领学生展开对 昼夜交替变化现象 产生原因的 形成正确的认识。二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进行系统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