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发布 2020-07-06 15:19:28 阅读 7440

思源实验学校苏平。

数学课程标准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第四部分实施建议。通过认真拜读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我对新课准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新教材也有了新的认识,获得了教材实际操作上的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生活情境和知识系统性的关系,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对这点浅显的个人感悟:

生活化:要求数学教学从生活中、从学生已有的现实背景出发,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等数学实例,挖掘数学原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情境化:从数学学习的认知本质看,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也就是说,学习中的建构过程总是与知识赖以产生意义的背景及环境关联在一起的,即知识与学习总是具有情境性的。

注重情境化设计,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就成为数学课程及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知识系统性: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严谨性、系统性。数学化也可以说成是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

生活化、情境化的最终目的是超出生活(生活数学)并上升到“数学模型”(书本数学)。

对“数学问题情境”的认识(数学课堂)

一位德国学者曾举过一个精妙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却在享受佳肴的同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

问题好比盐,情境犹如美味可口的汤。因此,我认为:可将”数学问题情境“理解为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设置的教学环境,它是数学学习、数学思维和数学活动产生的具体条件。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圆的周长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能可以到与直径或半径有关,因为直径等于2个半径,所以可以只研究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那么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类比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是否也和直径存在着倍数关系呢,不妨测量以后相除看一看。标准 指出 在数学课...

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育进行提升。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这段时间再次学习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收获很大,感触很多,使我领悟到了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

2019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李艳波

欣源中学李艳波。通过学习了 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2011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由原来 双基 的提法变成了现在 四基 提法,数学课程标准 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始终贯穿着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与过去的课标的理念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