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教授事迹心得体会

发布 2020-07-05 12:51:28 阅读 5043

古语有云:不能以善小而不为,不能以恶小而为之。作为党员干部、作为村支部书记,我们应该把李保国用生命去耕织太行的精神继承过来。

不管时代如何的更迭变迁,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这样一些人都不为过。“英雄”“楷模”“铁人”“榜样”等这些光荣称号都是像焦裕禄、詹天佑、李保国等一些人共同拥有,一个深受万人敬仰的响亮名字。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动地的骇世之作,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名字一样永远铭刻在人民的心中,成为流芳百世的美谈。

李保国,2023年生,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燕赵楷模、省管专家,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016年4月10日凌晨4时,李保国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58岁。

李保国教授,扎根太行山34年,让这里原本的荒山变成了如今的致富山。昔日的荒山不但披上了绿装,还呈现出硕果累累的繁荣景象。据央视新闻报道,目前岗底村村民年收入人均2.

9万元。在太行的34年期间,他在当地推广了36项林业标准化技术,128道农民通俗易懂的生产管理工序,累计推广灵活总面积1080万亩。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纯增收28.

5亿元,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带动了全省板栗、苹果、核桃产业发展……在他的带领下,太行山10万群众脱贫奔小康,被村民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是他,带领这里的农民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

李保国常说,“我这个岁数了,心脏病不好治,光去想那个也不可能活多大年纪,没什么可害怕的,我觉得我跑一跑更舒服。人活着时刻要有事干,没事干,不就精神空虚吗?我觉得我什么都满足,我就需要干点事!

”一年365天,他至少有200多天奔走在太行山,为村民指导技术,手把手传授经验。由于山上条件的有限,他经常都是带着馒头一走就是一天,饿了就啃又凉又硬的馒头,渴了遇到有水的地方就喝一点。由于身患心脏病,身体时不时会感到不舒服,他总是忍着病痛,坚守在太行山上,为这里的农民早日摆脱贫困燃烧着自己最后的余热。

然而,他嘴里总说:“国家给我发着工资,一个月**千元,吃不清喝不清,这么多年,名、利,我没追求过,到最后我都得到了。我相信,你只要干点事就行了,终究会有人认可。

”见过他的村民都说,李教授穿的那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说话做事一点架子都没有,亲切的让你感觉很贴心。李教授说,他的手机里有2000多个**号码,已经记不住哪个号码是谁的。岗底村村民还说,不管哪位村民什么时间遇到问题,随时打**向他咨询,他都随时解决问题。

真是拿每一位村民当朋友。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大学教授,用自己最简短和最朴实的话诠释了人生最高贵的归宿!

016年4月13日,河北省委决定追授李保国同志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 。

李保国同志经常说:“干成点有益于人民的事,什么时候想起来,也是值得骄傲的。河北的山岭都绿起来,父老乡亲都富起来,我的事业才算成功。

”这里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雷霆般的掌声,只有勤劳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孕育出太行山上处处勃勃生机、硕果累累的绿色、富饶景象。

正如网友所言:“巍巍太行苍翠远,颗颗硕果几度风。穷山瘠土何所惧,满腔热血扶民生。”太行常绿,您的精神永存。在此,我为您深深地鞠躬,愿您一路走好!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也许他们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的传承着“榜样”的精神。李保国精神不正是焦裕禄精神的传承吗?他们虽然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精神将永远刻在我们的心中,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我相信,无论时代新旧,“榜样”精神都将永存。

月10日凌晨4时,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58岁。李保国教授去世的消息如洪水来袭般占据了各大**的头版头条,“上万群众悲戚送别:我们舍不得您!

”,染绿太行35载山乡巨变不忘新愚公”,“各界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追思李保国教授”··李保国到底何许人也,竟使得千名干部送行,万名群众哀悼。

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的教授,农学博士,主要研究山区开发治理和经济林栽培技术,同时担任博士生导师。从2023年起,扎根太行山三十多年,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纯增收28.5亿元,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带领太行山10万群众脱贫奔小康,被村民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了无数农民的命运,他痴迷创新、淡泊名利、一心为民,如此楷模怎么不令人敬重,怎么不令人悲痛!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要学习李保国教授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品质。“我的核桃林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全靠李保国老师的精心指导,要是没有李保国教授就没有我得今天。

尽管李保国老师走了,但他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技术财富。”核桃种植大户申焕景热泪盈眶说。李保国教授被当地人成为“科技财神”,他毫无保留的传授经验技术,让农民变成致富能手,摆脱了“穷帽子”。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功利为标尺”。我们要学习李保国教授淡薄名利,扎根基层的情怀。“亲自在大锅里炒药”,“**的号码里有三分之一是农民”··他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致富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吃百家饭,进百家门,扎根太行山20余年,与百姓摸爬滚打在一起,手把手教他们技术操作。

“逝者已去,生者奋发”。李教授是时代楷模,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我们要追随李保国教授的足迹,学习他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品质,淡薄名利、扎根基层的情怀,将“太行山新愚公”精神传承下去,“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李教授讲座心得体会

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专题培训心得体会。5月29,我那天下午的课调节后实在没法调换,学校的一些临时性任务要做,很遗憾没能在现场听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冲锋教授 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的一场讲座。但我有幸让同事分享了当天李教授所讲内容和ppt文件,我仔仔细细翻阅了相关 和文字,也在网上搜寻了一些李冲锋教授的...

李冲锋教授心得体会

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要当一名好老师,终身学习是一个必要条件。其中,阅读是终身学习 专业提升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教师的专业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拥有什么知识 如何使用这些知识以及如何获得知识的。从教师知识结构角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提升四类知识 本体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和背景性知...

李冲锋教授讲座心得体会

书读百遍,而义自见。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自己职业生涯的起步期,能够有一个这样的平台感到幸福和满足,李冲锋教授的讲座为我们年轻教师拨开了迷雾,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清晰,有了明确的方向。还记得刚开始教语文时,时常感到困惑,习惯性想要去寻找一些素材,想要从别人那里直接获取第一手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设计。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