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发布 2020-05-28 09:25:28 阅读 9330

1 稻草人。

教学要求。1、认识5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积累“勉强”等词语。

2、默读课文,简要地讲讲“稻草人”的故事。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感受稻草人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等美好品质。

4、展开想像编写故事,写一写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重点难点。1、自主感悟描写稻草人情感变化的句段,通过反复诵读,感受稻草人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等美好品质。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深情描述,揭示课题。

1、教师导入。

2、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读准、读通课文。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要求自读。

三、集体反馈,掌握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教师根据学生认读的情况,进行强调。

3、教师再次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集体读一读。

4、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小组合作,简要复述。

1、教师出示提示:简要的复述即按照课文的顺序,删去那些次要的解释性或描写性的部分,抓住文章中主要的东西来复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简要的复述“稻草人”的故事。

五、学习课文第。

一、二自然段。

1、(出示课件):默读课文第。

一、二自然段,思考问题:

叶圣陶是怎样一步一步将稻草人的样子和构造说清楚的?

从这两个自然段中,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稻草人,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找出相关语句。

2、全班交流反馈。

叶圣陶按照骨架子、肌肉和**、帽子、脸部、手的样子和构造说清楚,同时也写出稻草人的特点。

从这两个自然段可以看出稻草人非常尽职,非常忠诚。从“他从来不嫌烦。像牛那样躺着看天;也从来……总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六、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叶圣陶按照一定的顺序将稻草人的样子说清楚了,特点鲜明,大家在写作中要自觉地运用它;我们还知道稻草人非常尽职和忠诚,为主人看着田地。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稻草人除了尽职和忠诚,还有哪些优秀品质。

七、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2、熟读课文,和家人简要地讲讲“稻草人”的故事。

3、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写一个片断。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简要复述“稻草人”的故事。

3、谈话导入。

二、默读课文,自主感悟。

1、课件出示:

默读第三至第九自然段,思考:

找出描写扇子动作的变化和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他感情变化的原因。

除了尽职和忠诚之外,你还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稻草人?

2、学生默读思考,动手标画,自主感悟。

三、畅谈感受,品味朗读。

1、教师:扇子动作的变化正反映了稻草人的情感变化。下面,我们就把描写扇子动作的变化和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找出来。

2、指名学生感悟稻草人感情变化的原因。

3、除了尽职和忠诚之外,你还觉得这是怎样的稻草人?

4、有感情的朗读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

课件出示:5、现实生活中的稻草人是没有生命的,而叶圣陶却赋予他丰富的情感,一个心地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浮于眼前。

四、拓展延伸,想像说话。

1、课件出示。

2、指定一名学生朗读。

3、教师:同学们,想一想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续写故事,不能随便写,有一定的要求。

(出示续写故事的要求:⑴确定好中心;⑵要恰当运用拟人、比喻、夸张、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⑶内容真实合理,要说真话,吐真情)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编写有趣的故事吧。

4、指定几名学生说说自己想象的故事。

五、课堂小结。

1、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收获。

2、学生畅所欲言。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展开想象,续写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

附:板书设计。

1 稻草人。

教学反思:2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1、 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

2、 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3、 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经典寓言故事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出示一些经典寓言故事的**)

2、教师引导学生:低、中年级时,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吗?都有哪些?

寓言就是以浅显而生动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与以往的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么呢?打开书,快速浏览,你发现什么?

--是两则文言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以前我们学过一些古诗,怎样才能将文言文读准确,有什么方法吗?请学生尝试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同时注意断句。

2、指名读生字、词语。“矛、盾、锐利、坚固、祠、遂、弗”

请学生到黑板前,板书第一则寓言的题目。教师强调“矛盾”二字书写并字面解题。

3、教师范读课文。

4、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指名读文章,讲一讲故事大意。

2、故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学生读第一句。

教师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

--从前楚国有一个人卖矛和盾。”“鬻”的理解学生是通过书下的注释了解的。在此提示学生学习文言文要善于运用书下注释帮助理解。

3、他是如何叫卖的?你知道了什么?

①分别请学生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学生解释句子大意。

理解过程中“坚、利、于”等词语学生在注解里无法找到解释,可引导学生翻阅字典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②学生带着理解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③他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会想什么?叫卖时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周围的人听会又会有哪些表现呢?出示填空:

自主思考,集体交流,四人小组内可以演一演。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讲一讲小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人群中,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在听,更在想,于是他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指名读,谈理解。楚国人的反映怎样?

--应”:回答。“弗能应”:

不能够回答。能用一个词语表达吗?--无言以对、哑口无言。

5、为什么“弗能应也”?-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话相互抵触的情景。

6、那么,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呢?--比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

四、生活中有没有“自相矛盾”的时候呢?或者你觉得这个成语用在什么情况下合适呢?想一想、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尝试背诵。用现代汉语讲一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2寓言二则之自相矛盾。

一个人拿着矛和盾的图。

我的矛我的盾。

物莫能陷也于物无不陷也。

锐利戳得穿坚固戳不穿。

第二课时。一、 创设情境: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韩非子。难势》里的一则小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这次带给大家的是《战国策。齐策》里的故事,听一听、猜一猜。

(放录音——讲故事——看幻灯片——猜成语)

你们能不能根据刚才听到的故事和看到的图画猜出这个故事的题目呢?(引出课题——《画蛇添足》)

二、读悟**: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二)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断句。)

(三)说一说小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是怎样发生?怎样发展?结果怎样呢?

(四)发生:学生读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大意。

(教师注意引导结实“足、余、之、成”等词语,并鼓励学生用上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五)教师: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谁来读读?

用自己的话说大意。(教师注意引导关键词语的理解)

“一人蛇先成”,他是这样说?怎样做的?读一读你感受到什么?

“吾能为之足”指导学生用十分傲慢的语气去读,摆出那幅洋洋自得的神态来。(个别读)

(六)教师:他很得意!可是最后却没有喝到酒,为什么呢?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①理解这句话。

②指导学生读出反问的语气,将质疑、不屑的神情表现出来。(个别读、分组读。)

出示: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①故事的结果怎样?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人“终亡其酒”呢?--他自作聪明,违背事物本来的面目,弄巧成拙,办糟了事情。

②带着理解读一读。

三、学以致用:

1、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

2、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过“画蛇添足”的时候,用这个成语造句。

教师点拨:比如同学们写作文,本来结构完整,可常常添上一些废话凑数,这可以说是什么?

四、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并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寓意是什么?

2、你能将文言文讲给别人听吗?选择一篇试背。(教师可以提供课文留白或成语故事的**)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分小组选择一个故事演一演。可以在学习“百花园一”时交流展示。

3、收集一些语言故事,了解一下寓意。

板书设计:2寓言二则之画蛇添足。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寓意:教学反思:

3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2个会认字、8个会写字,掌握词语7个。

2、 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同情小女孩的悲惨遭遇。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作者产生理解上的共鸣。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教案。1稻草人。教材简介 稻草人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农人亲手做的放在田里看护庄稼的稻草人,由于看到稻子长出了新穗,而为主人高兴。由于发现稻叶上有小蛾及很多子而无比惊恐。又因自己无效的警告而愁闷。最终因蛾卵变成了肉虫吃光稻叶而为白白付出辛苦的主人深感痛心。课文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

26课六年级上册语文S版教案

3 出示教学提示 1 教学任务 一边读一边感悟,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2 教学建议 建议大家先划出重点句子或重点词揣摩人物特点,并感情朗读,然后采用摆事实或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廉颇。3 友情提醒 你可以直接从蔺相如的语言 动作来体会蔺相如的特点 也可以从赵王和秦王的...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

2 寓言两则。一。矛遁遂词。茅盾逐祠。二。1 自相矛盾 选自 韩非子 难一 作者韩非,战国时期思想家。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 自相矛盾 这个成语,比喻说话 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2 画蛇添足 选自 战国策 齐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自作聪明,否则会弄巧成拙,把事情办糟了。3 背诵 练p3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