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岗小学周德银。
背景:平均数是三年级下册统计中的一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刚刚认识平均数,刚刚知道平均数是怎样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是一节强化对平均数认识,对学生数感培养的训练课。
我在设计时是站在教学的角度,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素材,进行数字化处理,提高学生对平均数本质的认识,并且运用解读现实生活中有关平均数实际运用的情境。总之,这节课通过设计有思维价值的活动,提供了有思维价值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平均数的本质。在活动中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思维的提升中加深对数的感受,使学生在感受知识的同时,开启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能力。
案例:一、 情境激趣,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平均数,对平均数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一起再来学习平均数,看看通过学习有什么新的了解。我们现在来玩一个扑克牌游戏,好吗?
生:好!师:这里有三张牌,请快速说出平均数是几。(出示三个5)
生:是5。师:还有三张牌(出示),它们的平均数是几?
生:还是5。
师:为什么?
生:中间是5,6比5 多1 ,5比4多1 ,所以把6多的1给4,恰好都是5。
生:把三个数加在一起,除以3等于5 。
师:还有三张牌(出示),它们的平均数又是几?
生:还是5。
师:三个数中没有5,而平均数是5,看来平均数是其中的一个数吗?
生:不是。师:是不是,还是不一定?
生:不一定。
师:你发现什么没有变?
生:平均数没变,总数没变,份数没变。
二、解决问题,**新知。
师:下面是换牌游戏。还是,三个数。现在我们把8换成两张牌,有几种换法?
生:1+7,4+4,3+5,2+6。
师:我选一种情况,可不可以?
生:可以。师:平均数还是不是5?大家商量商量。
生:不是,虽然总数没变,但是份数变了。
师:平均数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生:变小了。
师:为什么?
生:虽然和还是15,但是份数多了一个数。15÷4显然比15÷3要小了。
师:变小了,跟什么有关系呢?如果把7再成两张牌,看谁换得快?
生:1+6,2+5,3+4。
师:这时候,再选一个情况,变成,平均数还是不是5呀?
生:不是,又变了。
师:这跟什么有关系呀?
生:跟份数有关系。
生:份数变了,总数没变,平均数反而变小了。
师:现在要把两张牌换成一张牌,看谁换得快?
生:把3和4换成7。
师:换成这种情况后,平均数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生:变大了。
师:为什么变大了?
生:因为总数没变,份数变少了,所以平均数变大了。
师:现在8换成比它大的一张牌,怎么换?
生:换成10或9。
师:比8大就行,可以吗?选11,12行吗?
生:可以。师:这时,平均数变大了,总数也变大了,但是什么没变?
生:份数没变。
师:平均数有时变大,有时变小,都和什么有关系?
生:和总数有关系。
生:和份数有关系。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求出小组的平均年龄。
1)各组同学将自己的年龄填入教师发的**,求出小组的平均年龄。
2)请各小组汇报,比较出最高年龄组和最低年龄组,估算出全班平均年龄。
2、情境判断。
1)江宁一组的平均年龄是10岁,所以江宁一定是10岁。
2)小青的年龄是全班最小的,所以他的年龄一定小于他们组的平均年龄。
3)张俊一组的平均年龄是9岁,小禹一组的平均年龄是8岁,所以张俊的年龄一定大于小禹。
四、联系实际,拓展深化。
1、尝试练习。
师: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家里拥有的家用电器的件数,请各组同学记在分发的统计表上,并算出每组家庭平均拥有的家用电器数。
师:这是第三组同学家拥有的家用电器情况统计表,请同学们算一下,他们组平均每户家庭拥有几件家用电器。
第3组同学家拥有的家用电器情况统计表。
姓名 :王飞李玉张娟方平王华李勇平均数
件数 : 8 9 4 3 5 7
师:从第三组中平均每户家庭拥有的家用电器件数,你想到了什么?
生:家用电器进入千家万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生:人们拥有的家用电器越来越多,耗电量也越来越大,我们要节约用电。
师:你们的想法真好,家用电器为我们带来了方便,但也消耗了大量的电力资源,节约用电要从我做起。
2、灵活求平均数。
师:同学们,我想请我们班的歌手——方瑞为大家高歌一曲,你们现场打分,满分是10分,每一组亮一个分。
师:现在有8个分,你们认为哪个分最合适呢?
生:要计算平均分。
师说明在实际生活中,为了反映真实水平,有时计算平均分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算平均分。
生:去掉一个最高分10分和一个最低分7分,列式计算是:(10+10+8+9+8+9)÷6=9(分)
3、情境判断。
师:方弯池塘平均水深110厘米,咱们班的小飞身高135厘米,不会游泳,如果他去那里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请同学们小组交流。
生:我认为小飞能去游泳,因为小飞身高135厘米,而湖水深度只有110厘米。
生:我认为小飞不能去游泳,因为湖水的平均深度是110厘米,最深处可能大于135厘米,所以当小飞游过去时有危险。
全班同学一致认为:小飞不能到方弯池塘学游泳。
老师渗透安全教育。
五、总结评价、自布作业。
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或遗憾?你准备给自己布置什么样的作业?
生:我学会了什么是平均数,如何求平均数。
生:令我遗憾的是:生活中还有许多求平均数的问题,这节课没有做,课后我要去做一样。
生:我要求出我前几个单元的数学平均分。
生:我要求出我们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反思:本节课是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去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一课,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我也受益匪浅,认识到以下几点:
本节课设计的玩扑克牌的活动,帮助学生通过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进一步理解平均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玩扑克牌的活动中主要体现以下四点:1、某几个数的平均数不一定是这几个数中的一个数;2、只要总数和份数不变,平均数就不变;3、总数不变,份数变了,平均数就会变;4、份数不变时,平均数会随着总数的变化而变化。玩扑克牌的活动是一个外在的游戏,活动的价值在于感悟平均数变与不变,建构总数、份数、平均数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
情境判断题,正好激发了学生开展研究的兴趣,为学生创造了自由表达和广泛交流的机会,进一步深化了平均数的意义。
此外,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了“节约用电”的教育和安全教育,实现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
三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案例
沙岗小学周德银。背景 平均数是三年级下册统计中的一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刚刚认识平均数,刚刚知道平均数是怎样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是一节强化对平均数认识,对学生数感培养的训练课。我在设计时是站在教学的角度,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素材,进行数字化处理,提高学生对平均数本质的认识,并且运用解...
三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案例
沙岗小学周德银。背景 平均数是三年级下册统计中的一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刚刚认识平均数,刚刚知道平均数是怎样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是一节强化对平均数认识,对学生数感培养的训练课。我在设计时是站在教学的角度,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素材,进行数字化处理,提高学生对平均数本质的认识,并且运用解...
三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案例
生 变小了。师 为什么?生 虽然和还是15,但是份数多了一个数。15 4显然比15 3要小了。师 变小了,跟什么有关系呢?如果把7再成两张牌,看谁换得快?生 1 6,2 5,3 4。师 这时候,再选一个情况,变成 平均数还是不是5呀?生 不是,又变了。师 这跟什么有关系呀?生 跟份数有关系。生 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