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语文 山东卷解析 吴绪磊 1

发布 2020-05-19 18:40:28 阅读 8690

试题分析。

一、(5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第1题。考点说明】重点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能力层级为a级。本题重点考查的是读音相近字的读音,同时兼顾考查习惯性误读字、多音字、形近字。

要求考生不能只抓住常见易错的字音,而要切实练好普通话,在比较中辨别,要注重考查普通话的读写能力培养。题中提供的均为常用字,其中大部分来自课本。

方法指导】对于这个考点要采用一个总的原则——音、形、义、词结合。因本题考查的都是常用词,所以在答题时可用排除法筛选,从备选解答中根据自己有把握的读音逐个排除不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解析】a项中“粗犷”中的“犷”易误读成“kuàng”,是个习惯性误读字,应读“guǎng”, 和“旷日持久”中的“旷(kuàng)”读音不同。 c项的“嗔目”中的“嗔”应读“chēn” ,和“撑门面”中的“撑(chēng)”读音不同。d项中“迸发”中的“迸” 正确读音“bèng”;“屏气凝神”中的“屏”是个多音字读“bǐng”。

故用排除法筛选b

答案】b 第2题。

考点说明】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字形,能力层级为a。此类题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将词语、成语、俗语放在一起考查,考查集中在音近字、形近字、音形相近字三种类型上,在词语的选择上趋向贴近生活,撷取经常用错的汉字,重视课本**现过的易用错的汉字(琵琶、怃然等)。本题重要考查音形相近字的辨识,兼顾词语、成语、熟语,大多来自课本。

方法指导】本题重点在于辨别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因该题的考点设在音同兼形近的汉字上,有一定迷惑度。故答题时要仔细辨析,可以原有的知识、记忆、积累为基础,结合排除法和语素推断法来解题。

解析】a项“精粹”是精华、精细淳美的意思。“粹”, 形声字,从米,从卒,卒亦声。“卒”义为“极点”、“极端”,本义纯净米,形容纯净、精美,符合语境;“萃”,齐全,集聚,显然不符合语境,“精萃”应改为“精粹”。

故排除a项。b项中“赔理道歉”应写作“赔礼”。根据不同形旁的表意功能,可排除d项。

d项中的“元霄”则有明显错误,应写作“元宵”, 霄”字是“雨”字头,与天象、天降之物有关;“宵”从“宀”,在家里(凡间)熬夜,与“夜”有关, “宵”“ 霄”形近而音、义均相差甚远。用排除法得出c项为正确答案。要注意d项的“伶牙俐齿”的“俐”较难辨识,容易误写成“利”。

答案】c第3题。

考点说明】重点考查考生对实词的辨析,能力层级为d级。题型以同音词、近义词的辨析为主,所选实词多是生活中常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词语;干扰点为其中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不一致的词语。考查重点:

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词义轻重、适用对象和范围、搭配、语法功能、感**彩、语体风格、语境义等。

方法指导】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但这些近义词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一定要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比较其异同,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攻克近义词辨析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实词的辨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辨析近义词词义的轻重,辨析近义词的适用对象与范围(“溶化”“ 融化”),辨析近义词的情感色彩(“沟通”和’勾通”),辨析近义词的语体风格,辨析近义词的不同搭配(“喧闹”和“喧哗”)等。

解析】溶化:指固体溶解在水或其它液体里。例如:

“盐放进水里,很快就溶化了。”融化:固体(如冰、雪等)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的过程。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融”字有三种解释:(1)融化;(2)融合,调和;(3)流通。a项的语境是“冰雪”等在初春由自然状态下变成水,是一种自身的消融,而不需要其他的溶液去“溶”,故a项选“融化”。

“沟通”和’勾通”,人们容易混淆。两个词读音相同,字形相近,很容易错用。 “沟通”—使两方能够通连,一般多用于心理、情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勾通”则用于坏人、帮派之间的暗中勾结、狼狈为奸,是带有贬义的词,两词在搭配对象和感**彩上完全不同。b项选“沟通”。

喧闹:喧哗热闹,多指环境热闹,是形容词。喧哗:

声音大而杂乱,多用于人。c项选“喧闹”。

答案】d 第4题。

考点说明】重点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成语的正确运用”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点,年年都出,可见高考语文试题的社会语言导向。

方法指导】现实社会中,成语的运用往往出问题,不是望文生义,就是不知出处、**、适用对象、感**彩、语体色彩等。成语的运用要靠平时多积累。熟记其意义和用法。

另外还要注意适用范围和对象是否准确(瓜田李下),感**彩是否得当(巧舌如簧),与语境是否矛盾或重复,是否有语法错误等,切忌望文生义(瓜田李下、久假不归),并注意一词多义现象。

解析】a.巧舌如簧: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含贬义。犯了“感**彩不当”的错误。

b.“瓜田李下”一词源于“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意指正人君子要主动远离一些有争议的人和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嫌疑。属于适用对象不当。c.久假不归:

假,借;归,归还,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后亦指迷途不知返。不能理解为“长期请假不回来”。 d.奔走呼号:

奔走:奔跑。呼号:

叫喊。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

指引起人们的注意。成语使用正确。

答案】d 第5题。

考点说明】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方法指导】辨析语病要从逻辑、语意(如d项)和结构两个大的方面来衡量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要对六种主要语病熟练把握,并能在实际运用中迅速辨别;还应注意句中可能出现的标志词:两面词、否定词(如a项)、数量词、代词、关联词和并列短语等等;考生可采用提取主干法和造句法(如b项)来初步判别。有多重否定(如a项)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

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如b项),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解析】a项“切记不要”是双重否定,犯了“否定不当”的错误。b项句式杂揉,应为“解决了”与“问题”, 或者是“杜绝了了”与“问题的发生”。 d项句意不明,有歧义。

既可以理解为“日本在野党指责财务大臣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也可以理解为日本在野党说“财务大臣谈及**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答案】c二、(9分,每小题3分)

第6题。考点说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级。

方法指导】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阅读目的取舍信息的思维活动,捕捉和选取有效的、符合阅读目的的重要的语句,体会有关语句的隐含信息,舍弃无关紧要的内容。

b项可以从文中第。

一、二段找到;a项是“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 c项“西汉”应为“东汉中期”,“东汉时已深受”应为“东汉中期后更加”; d项“新的看法”原文为“崭新的认识”,“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错,应为人们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

答案】b第7题。

考点说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c级。

方法指导】解答此题时应先根据选项找到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与原文进行仔细比较,并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进行判断。

原文是“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变并列为顺承。

答案】c第8题。

考点说明】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方法指导】考生在整体阅读中可以通过审读标题、寻找全文的中心句、概括文中重点段落的大意等方法,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b“盛极一时”指的是博累棋;c文中说“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d、“只要……就……”改为“只有……才……”

答案】a三、(12分,每小题3分)

第9题。考点说明】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个考点是每年必出题目。

方法指导】要做好此类题目,一是靠平时多积累。二是要学会借助上下文语言环境进行推断,两者结合,则问题迎刃而解。

在初中我们学过诸葛亮的《后出师表》,熟悉“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句子, “躬”,分别是“身体” “亲身、亲自”的意思;高中课文《诗·卫风·氓》里有“静言思之,躬自悼也”的句子,是“自身、自己”意思。《滕王阁序》里有“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的句子,是“亲身、亲自”的意思。当然,也有“稍微向前弯身,以表尊敬”意思。

把这些意思带入选文借助上下文语言环境进行推断,“弯腰”的意思显然不合语境。

答案】a第10题。

考点说明】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

方法指导】出题项是找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文言虚词的推断技巧:

第一要辨明词性,判定用法。看该虚词的词性,词性不同,用法肯定不同。同一个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

如 “乎”一般为助词,但在d 项“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中为介词,当“于(比)”讲。明确了句中虚词的词性,有利于考生准确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其实根据18个虚词的运用规律,很容易发现,尽管自己很难翻译出各个虚词的准确意义,但是只要根据句子的结构特征,不看原文都能做出来。例如a项的第一句的“而”字放在前后并列词语之间,这是明显的“并列”标志;第二句的“而”字放在状语和动词之间,这是明显的“表修饰”标志;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认定其一,代入定夺。就是先将试题中引自课本的文言虚词的含义译出,再将其代入选文中,就能判断其意义是否一致;同时,也可结合选文上下文以及课文的上下文,来判断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此方法尤其适用于“课内课外,两相比照”的命题类型。

如果考生对选自课文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能够认定其意义和用法,就可以把这种“意义和用法”代入相应的试题中的语句,如果能够使其语意通顺,则可以判定为两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反之,则不同。比如c项,“但以刘日薄西山”中的“以”,根据所学课本的文言虚词的含义确定是介词,“因为”的意思;把这个“意义和用法”代入“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 中,其语意不通顺,由此判定为两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a项,“以为华而少实”中的“而”是连词,表并列;“我腾跃而上”中的“而”表修饰。c项,“但以刘日薄西山”中的“以”,是介词,“因为”的意思;“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 中的“ 以” 是介词,“用”的意思;d项,“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中的“乎”表比较,“比”的意思;“兴皆固让,安乎里巷”中的“乎” 相当于“于”,表地点。 b项中的“为”, 都表引进对象,可以翻译为“替”“给” ,意义和用法相同。

2019语文山东卷分析

2012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给我的整体印象是 一 稳定性。山东卷自从确定了比较科学的格局,近些年一直按固定模式出题。题目数量 考查内容 赋分都是固定的。老师 学生备考时都感觉很踏实。今年仍延续了前几年的命题格局,考生做起来,轻车熟路,上手很快。二 人文性。社科文阅读选的是林建超将军的 围棋与国家 阐述...

2024年高考语文山东卷 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山东卷 语文答案解析。第 卷。一 1.答案 a 解析 b项,流水淙 c ng 淙 c 项,胴 d ng 体 d项,一刹 ch 那。注意a项中的戛 ji 是一个容易读错的字。考点 现代汉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现代常用规范汉字字音。2.答案 c 解析 a项中的 胜地 ...

2024年高考语文山东卷 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山东卷 语文答案解析。第i卷。一 1.答案 a 解析 a项,凋凌 应为 凋零 2.答案 a 解析 席卷 像卷席子一样把东西全都卷进去 迅速而有力地掠过。笼罩 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指广泛覆盖的样子。语境是 寒流 故应选 席卷 系 拴,绑。停 停放,停泊。语境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