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作业答案。
1.博弈当中通常包括下面的内容,除了( 支付 )。
2.博弈论中,局中人从一个博弈中得到的结果常被称为(损益 )
3.一个博弈中,直接决定局中人损益的因素是( 策略组合 )
4.下列关于策略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一个局中人在原博弈中的策略和在子博弈中的策略是相同的 )
5.囚徒困境说明(双方都独立依照自己的利益行事,则双方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
6.在具有占优策略均衡的囚徒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都会坦白 )
7.策略式博弈,正确的说法是( 策略式博弈无法表明行动顺序 )
8.市场交易中普遍存在的讨价还价属于哪种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
9.公共物品的特征是( 不用购买就可消费 )
10.下面哪一项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国防 )
11.在一个博弈中博弈方可以有很多个v
12.在一个博弈中只可能存在一个纳什均衡。x
13.在博弈中知道越多的一方越有利。x
14.在博弈中纳什均衡是博弈双方能获得的最好结果。x
15.在博弈中如果某博弈方改变策略后得益增加则另一博弈方得益减少。x
16.纳什均衡即任一博弈方单独改变策略都只能得到更小利益的策略组合。v
17.囚徒困境说明个人的理想选择不一定是集体的理想选择。v
18囚徒的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之所以会处于困境,无法得到较理想的结果,因为两囚徒都不在乎坐牢时间长短本身,只在乎不能比对方坐牢的时间更长。x
19. 纳什定理说明在任何一个有n个博弈方存在的有限博弈中,都至少存在一个纳什均衡。v
20. 根据参与人行动的是否同步来区分,博弈可以划分为静态博弈(static game)和动态博弈(dynamic game)。v
21. 在动态博弈中,因为后行动的博弈方可以先观察对方行为后再选择行为,因此总是有利的。x
22. 子博弈可以从一个多节点信息集开始。x
23. 公共物品实际上就是公用的物品。x
24. 公共物品的存在说明了依靠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x
25.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普遍存在的,纯策略纳什均衡只是混合纳什均衡的一种特例。v
第二次作业答案。
1. 在一个博弈中博弈方可以有很多个。v
2. 市场交易中普遍存在的讨价还价属于哪种博弈。(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
3. 一个博弈中,直接决定局中人损益的因素是(策略组合 )
4. 囚徒的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之所以会处于困境,无法得到较理想的结果,因为两囚徒都不在乎坐牢时间长短本身,只在乎不能比对方坐牢的时间更长。x
5. 在博弈中纳什均衡是博弈双方能获得的最好结果。x
6. 在博弈中如果某博弈方改变策略后得益增加则另一博弈方得益减少。x
7. 在动态博弈中,因为后行动的博弈方可以先观察对方行为后再选择行为,因此总是有利的。x
8. 囚徒困境说明(双方都独立依照自己的利益行事,则双方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
9. 公共物品实际上就是公用的物品。x
10. 在博弈中知道越多的一方越有利。x
11. 在具有占优策略均衡的囚徒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都会坦白 )
12. 囚徒困境说明个人的理想选择不一定是集体的理想选择。v
13. 博弈当中通常包括下面的内容,除了( 支付 )。
14. 纳什定理说明在任何一个有n个博弈方存在的有限博弈中,都至少存在一个纳什均衡。v
15. 子博弈可以从一个多节点信息集开始。x
16.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普遍存在的,纯策略纳什均衡只是混合纳什均衡的一种特例。v
17. 根据参与人行动的是否同步来区分,博弈可以划分为静态博弈(static game)和动态博弈(dynamic game)。v
18. 公共物品的存在说明了依靠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x
19. 策略式博弈,正确的说法是(策略式博弈无法表明行动顺序 )
20. 公共物品的特征是( 不用购买就可消费 )
21. 博弈论中,局中人从一个博弈中得到的结果常被称为( 损益 )
22. 纳什均衡即任一博弈方单独改变策略都只能得到更小利益的策略组合。v
23. 下面哪一项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国防 )
24. 在一个博弈中只可能存在一个纳什均衡。x
25. 下列关于策略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一个局中人在原博弈中的策略和在子博弈中的策略是相同的 )
第三作业答案。
1. 斗鸡博弈描述的是两个强者在发生对抗冲突时,如何让自己占据优势,力争获得最大收益,确保损失最小。v
2. 博弈的均衡策略是(行动,等待),即大猪去踩踏板,小猪选择等待。v
3. 为使资源得到最有效配置,游戏规则的设计者本身是不愿意看见有人搭便车,但无论怎么设计游戏规则,都无法避免搭便车问题的产生。x
4. 猎鹿策略具有较大的风险,博弈结果不仅依赖于参与者之间的行为预期、还要依赖于博弈支付大小与策略的风险性大小。v
5. 我们参与大规模协调博弈时,我们选择某种产品仅考虑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功能因素。x
6. 只要是一个有限的次数的重复博弈,只要能够确定博弈存在最后一次,就和一次简单的囚徒困境博弈没有差别。v
7. .在重复博弈中,由于长期利益对短期行为的制约作用, 因此有一些在一次性博弈中不可行的威胁或诺言在重复博弈中会变为可信的,那么就会形成一种持续合作的态势。x
8. kmrw声誉模型的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x
9. 演化稳定策略说的是,如果均衡一旦得以形成,此后偏离均衡的运动就会受到自然选择的打击。v
10. 声誉模型表明,博弈参与者具有外生的合作倾向。x
11. 冷酷策略是指参与人在开始时选择合作,在接下来的博弈中,如果对方合作则继续合作,而如果对方一旦背叛,则永远选择背叛,永不合作。v
12. 讨价还价是一个非零和博弈,即博弈的当事人的利益是对立的,任何一个人效用的增加会损害其他一个人的利益。v
13. 讨价还价由哈佛大学教授谢林在发表得经典著作《冲突的战略》中提出。v
14. 讨价还价的过程总是需要成本,经济学称为“机会成本”。x
15. 霍特林模型分析的是,为了在竞争中胜出,厂商一般首先考虑的是位置选择问题。x
16. 重复博弈指就是同样结构的博弈重复许多次,其中的每次博弈称为“阶段博弈”。v
17. 在最后通牒式博弈中,当博弈是双数阶段时,先**者具有“先动优势”x
18. 在鹰鸽博弈中,选址鹰策略更好,因为凶悍霸道总是可以击败对手。x
19. 选址博弈的结果是a和b两个快餐店从分别布局在这条城际公路上距离甲和乙两座城市1/4处逐渐移动到都布点在甲和乙两座城市的中点附近。v
20. 边缘政策(brinksmanship)博弈是一种将博弈参与者和其他对手置于灾难发生的可能性逐步增大的风险中的一种战略,灾难结果实际上发生与否在发出威胁一方的控制之中。x
21. 一个企业采取的行为与另一个企业在前一阶段采取的行为一致,这种策略是一种( 一报还一报策略 )。
22. 市场交易中的讨价还价,属于那种博弈(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
23. 影响重复博弈均衡结果的主要因素是( 博弈重复的次数 )
24. 以下那种博弈不属于协调博弈的内容(鹰鸽博弈)
25. 下列关于重复博弈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重复博弈又称为序贯博弈 )
第四次作业答案。
1. 信息是博弈的筹码,掌握的信息越多,正确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v
2. 在法律上,当某人a授权某人b代表a从事某种活动时,就发生了“委托—**”关系。其中a是“**人”,b是“委托人”。v
3.在信息经济学中,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常被称为“委托人”,就是知情者;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则被称作“**人”,就是不知情者。x
4.博弈中没有私人信息的一方为减弱非对称信息对自己的不利影响,也可以采取某些办法,比如契约或者某种条件,区别不同类型的交易对象,这是信号甄别问题。x
5.博弈中没有私人信息的一方为减弱非对称信息对自己的不利影响,也可以采取某些办法,比如契约或者某种条件,区别不同类型的交易对象,这是信号甄别问题。v
6.“柠檬市场”的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首先提出。x
7经济社会中,仅存在单一的“委托——**”关系。x
8. 摊主在西瓜上划一个三角形口子很好的解释了信号显示理论。v
9. 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委托人的行动。v
10. 事前的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道德风险问题,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逆向选择的问题。x
11. 要让**人为委托人努力地工作,就必须在委托人给定的合同下满足“保留效用”和“个人理性约束”两个约束。v
12. 对于博弈参与各方而言,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某一方是委托人、某一方是**人,而是要具体分析他们之间委托—**关系的属性。v
13. 对于普通基层员工,最好的激励方式是实施员工持股计划。x
14. 委托人提供一个合约,让**人在努力工作时所获得的收益大于不努力工作时的收益,这就是激励相容约束。v
15. “保留效用”一般发生在“委托——**”关系建立之后。x
16.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付给我们工资主要是因为我们付出了等量的劳动。x
17. 信息不对称下的道德风险问题由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提出。x
18. 逆向选择问题、信号显示或信号传递问题、信号筛选或信息甄别问题、道德风险问题都属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容。v
19. 弹性的薪酬制度可以很好的避免搭便车问题。v
20. 在不考虑风险的前提下,根据员工的业绩来支付薪酬,可以起到激励作用。v
21. 在一般产品销售市场上,以下种原因导致了逆向选择。 (私人信息 )
22.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提出者不包括以下哪位经济学家( 曼柯奥尔逊 )
23. 如果这批求职者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能力而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不知道,从而使得企业以平均工资待遇招聘员工,那么就会让低能力的人留下来,这就是( 逆向选择 )问题。
24. 如果一家企业对员工进行了专门的培训,通过素质评估,大致知道了该员工的能力大小,但是不知道他在工作时的努力水平,这就属于( 道德风险 )问题。
25. 如果一个企业设定了一系列岗位应聘条件,求职者根据这些条件,并针对自己的能力大小判断自己是否符合岗位要求,这就属于( 信号筛选 )问题。
博弈与决策作业 答案
三 请解释以下问题。1 一些高级会所为什么采用会员制?答 由于信息不对称,一些高级会所并不清楚消费者属于哪种类型的,而会员制则是一种信号显示和信息甄别的组织形式,其筛选机制能有效地显示会员信息,能有效地进行身份甄别,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3 你在搬家后想找一位新牙医,但你...
博弈与决策作业3 答案
博弈与决策。平时作业参 3 一 名词解释。1 网络外部性 如果一种产品对消费者的价值会随着其他使用者数量增加而增加,这种产品就具有网络外部性。2 大规模协调博弈 源于网络外部性,假如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同时进行一次性博弈,那就形成了大规模协调博弈。3 重复博弈 指同样结构的博弈重复许多次,其中的每次博弈...
博弈与决策作业4 答案
博弈与决策。平时作业参 4 一 名词解释。1 英式拍卖 也称为公开拍卖或者增价拍卖,买者自由地相继出价,且出价是逐步提高的,直到没有人愿意支付更高的 为止。2 第二 密封拍卖 每个竞标者分别向拍卖方提交自己的 而且他们不知道别人的出价,出价最高的竞标者将获得物品,并按所有的出价中仅次于最高出价的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