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语文计划

发布 2020-04-06 14:11:28 阅读 5466

2、学生能力方面的发展:

大部分学生的自学能力很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等”的意识较强,并且能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尖子生学习热情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比较高,对教师提出的一般性问题都能作出正确的回答,对探索性问题也能做出探索性的回答。因此在教学中首先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然后通过训练,促进技能的发展,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采取多种形式下细功夫,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本学期中,要大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善于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的能力。

3、学生的学习态度:

绝大多数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自觉巩固,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必要的作业;但也有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书写马马虎虎,不规范,不能及时完成作业。

从总的来说,学生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同学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能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独立完成课堂上的练习和作业,当天的任务能完成,他们的学习兴趣较高,进取心较强,有较高的求知欲。另一部分是班里的中程生,它们所占的比例较大,是班里的中流砥柱,这些学生有学好的欲望,上进心也较强,学习态度也比较端正,学习积极性也较高,但这部分学生情绪不稳,一遇困难,可能会产生畏惧心理,从而退缩,因此教师必须及时观察,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这是今年搞好教学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有极少数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没有上进心,是班里的专化生,对这一部分学生要特别有耐心,特别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要看到他们的长处,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总而言之一句话,一定要使他们圆满完成小学六年义务教育。

4、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通过一周的授课,了解到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参与意识不强,怕发言,不敢举手,不能有所创新。学习方法是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途径,许多学生从自身的状况出发,找到一套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因而学习成绩较好,效率高。从总体上来说,他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听从老师的指导, 自己注重平日的学习,在时间中求效益。

但也有个别同学方法不妥当,不注意劳逸结合,更不能在学习上去探索,说到底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材分析 :

教材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便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每个单元,从导语到识字课,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乃至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口语交际、实践活动,都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如第二组,在简短的导语之后,以三字经的形式编写识字课,既认了字,又使学生懂得要尊敬长辈、敬爱父母等道理。接着,编排了《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等四篇课文,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敬长辈,乐于助人。

在语文园地里,“读读背背”安排反映温馨家庭生活的短诗《鞋》;“口语交际”安排讨论爸爸妈妈不让自己做家务事该怎么办。整组教材围绕“家庭生活”这个主题,把各项内容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

本册教科书的识字课没有采用以前集中安排识字课的做法,而是把八课识字,分别安排在每组的开头。这八课识字大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易于朗读;内容均贴近每一组的专题,便于整合。通过学习这些意境优美、内涵丰富的识字课,学生不仅识了字,而且积累了优美的语言,丰富了知识储备,并受到思想和文化的熏陶。

如第一组的识字课,由八个词语组成:“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这几个反映春天优美景色的成语或词组,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而且文字合辙押韵,读来朗朗上口。

全册要求认的字,均选自常用字表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高的字,并力求使每次写的字有一定的规律。其中有的是本课新认识的字,有的是以前认识并在本课再现的字,便于学生感悟,便于学生感悟,也便于教师指导。

三) 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新编选的课文占了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有反映领袖事迹的《***爷爷植树》,有反映家乡新貌的《画家乡》,有体现关爱他人的《月亮的心愿》,有表现现代儿童生活的《棉鞋里的阳光》,有反映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松鼠和松果》《美的小路》等,有介绍自然常识和科技成就的《棉花姑娘》《火车的故事》等。全册书中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便于学生学习语言,并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课后练习重视语言积累和感悟(如,朗读背诵,词语积累与扩展,词句练习),重视语文基本功(如,写字,词句理解与运用),也重视课内外结合,将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四)大力改进呈现形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

本册教材在呈现形式上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编写角度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方便学生的学。

无论是单元前的导语,还是课文练习,或是语文园地,都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叙述,非常亲切、自然。在部分课文之后,根据需要以灵活的形式提出问题或引导实践。如在《春雨的色彩》之后启发提问: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在《***爷爷植树》的课后引导学生:“植树节快到了,我们去植树吧!

”这样设计,既灵活,又实用,对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投身实践,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2.教材注重引导发现,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乐学、会学,不断产生成就感。

在每个语文园地里设“我的发现”,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发现字、词、句中的一些规律。如“语文园地一”中,“今天,我发现了两种识字的方法。你知道是什么吗?

”让学生和学习伙伴一起去发现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认识汉字。又如“语文园地四”,用展示合作学习成果的方式,启发学生发现不同偏旁的字有不同的意思;还引导学生读带有多音字的句子,启发学生了解多音字的特点。

在语文园地里还设有“展示台”,鼓励学生展示课外认识的字,鼓励学生展示查字典的能力,鼓励学生展示讲故事的本领,等等。

3.联系单元的专题设计口语交际,加强各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各单元的口语交际题目都与本单元的专题密切相连,使阅读课文及相应的搜集、创造活动成为口语交际的重要知识背景。如第八组的口语交际,题目是“未来的桥”。在之前的《兰兰过桥》一文的课后练习中,已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分头设计未来的桥的要求。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可以得到很多启示,还可以从现实中、在与同伴的交流中,生发出形形色色的对未来的桥的设想。这样的题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

教材中八个口语交际的设计,既联系课文,又贴近学生生活,从而使学生有话愿说,有话可说,利于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五) 体现弹性,增加适应性。

在识字方面,每课要求认识的字体现基本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多认。另外,在教科书里贯穿着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的思想。学生如果是识字的有心人,所认的字一定会突破教科书规定的识字量。

在阅读方面,在教科书的最后编排了五篇选读课文,供学生选读。此类课文不作统一要求,但对认真阅读的学生,教师要予以鼓励。

另外,鼓励学生随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体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程度上的提高与发展。

四:教学研究内容。

1、教学研究的重点。

1)、研究重点: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学会写简短的小文章。

2)、本册难点: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2、教研专题:‘345’优质高效课堂研究

五、教学措施。

1、教师要深研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抓好两头,带动中间。使全班学生齐头发展。

3、充分利用学生干部和课代表。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

4、搞好课后辅导和反馈。及时查漏补缺。

5、划分学习小组,搞好互帮互学。

6、充分利用好教具和学具,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7、搞好赏识教育,充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

8、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分配。

一年级下语文计划

一年级二班语文教学计划。2008 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齐都镇中心小学。王淑娥。20xx年2月。一年级二班语文教学计划。一 学生分析。一年级二班共有学生33名,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素质,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觉地完成各项任务。女生各方面习惯较好,文明守纪,男生天真活泼...

一年级语文计划 下

2006 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任真贯彻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以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开放创新的精神做好日常教学工作,争做学生满意教师 家长满意教师 学校满意教师。为我校创建标准化 规范化 现代化的书香校园而努力。1 加强对学生 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新一年级下语文计划

2 认识400个常用字,认清字形,会口头组词。3 进行朗读 背诵训练,培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4 提高识字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5 能说完整的话,能清晰 准确地表达自己地想法和认识。5 教改措施。1 理解教材编辑意图,以组为单位整体设计教学,加强交流研讨。2 充分利用教材中精美的图画 儿歌来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