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心得

发布 2020-04-02 16:22:28 阅读 7794

结合自己的教学,仔细想来,存在以下问题:下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到底有哪些值得反思和回顾呢?回想这五个月来的工作,其中的酸甜苦辣滋味油然而生,不禁感慨万千,有失误的难受,也有成功的快慰,总之,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必须要认真总结反思,好好思考一下。

把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做一下回顾:

1、课堂教学缺乏活力,没有充分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但我还是以教师讲为主,没有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这是日后工作要改变的。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

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

在第一单元的**与活动课中,主题活动为《历史图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提前做了布置,叫学生自由结合,五六个人组合成一组,课余时间上网、查图书资料、看报刊杂志等方式,搜集资料,整理成文字材料,各组派代表上台发言,并从各个组中抽出代表作裁判,从而评出优胜组,并让学生做主持人,活动安排好了以后,我还辅助学生上网络查了跟此图有关的资料,基本上让学生来做,老师指导**。到了学生上课开展活动的时候,却不尽如人意,学生乱做一团,各组发言的同学演讲毫无激情,语言干巴巴的,缺乏感染力,而且声音很小,下面的学生都听不进去,最差的就是各组代表只是在念资料,纯粹是拼凑材料,没有一点加工,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无法吸引人去欣赏,几乎就是念书,还坑坑巴巴念不清楚,学生各行其是,乱作一团,整个是乱糟糟的。回想一下,估计是学生缺乏经验,时间仓促,自己是急于求成,期望过高,失望越大,组织能力欠缺造成的。

2、机械理论,忽略理解消化

历史教学中有许多历史名词,政策性很强,有些是专业术语,比较抽象又不好理解记忆。例如:资本主义萌芽、君主**等名词学生既难理解,又觉得枯燥。

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采用最简洁的、最通俗的语言来讲解和描述,虽然我在课堂上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讲的是热情洋溢,兴致勃勃,但是由于自身知识理解认识不到位,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和体会,阐释的不够形象,学生理解不深,头脑这中没什么印象,很容易混淆概念,理解产生偏差或错误,很难留下记忆,要采用其他方式来教学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教学上的问题和不足,由于篇幅有限,在此就不一一骜述了。

但是也有成功和收获,如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拉近历史和现实的关系。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学习历史课,对学生理解体会历史知识很有帮助。获取历史知识需要感性认识。

3、准备不充分,课堂效率不高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历史的影子。历史知识与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么,历史教学过程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历史课堂不应该就是讲教材,课程资源应是一切与历史有关的东西。求做到将历史贴近学生,贴近当代,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时刻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东西。

例如,要讲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先通过商鞅变法的例子来分析。商鞅变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的史实,使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古今同理。

4、多**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一、生动地再现历史事实,提高学生认识能力。

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学生不能对历史现象进行直接观察,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我运用电视、电影录像等再现历史现象,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历史学科的电视、电影录像资料**于历史纪录片、科教片、文献片、专题片和历史题材的故事影视片。前者真实可靠,后者虽不是历史的实录,但能反映当时历史风貌,再现某些历史事件或某些历史人物。这些电视录像能够突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把本来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或近似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历史形象和情景,增进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二.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功能,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传授之中。

历史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创设情境,激发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起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从而进入历史的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做到以史动人、以史育人。以上就是本人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使自己迅速的成长起来。

在今后的教学中希望能尽量克服这些缺点与不足,争取讲自己的课堂做的更好。

2023年7月。

七年级历史教学月心得

张世海。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36班的历史教学,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能踊跃回答教师的提问,但中等生 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从此可以...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

学习好资料欢迎 七年级历史下册 开放与交流 课堂教学设计。肥西金牛初级中学孙启明。课程标准。以遣唐使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教学目标。1 掌握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史实。将玄奘西行的历史与学生所熟悉的 西游记 联系起来,通过观察玄奘西行路线图,想象玄奘西行路上的困难...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 开放与交流 课堂教学设计。肥西金牛初级中学孙启明。课程标准。以遣唐使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教学目标。1 掌握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史实。将玄奘西行的历史与学生所熟悉的 西游记 联系起来,通过观察玄奘西行路线图,想象玄奘西行路上的困难 通过遣唐使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