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复习二答案

发布 2020-04-02 06:39:28 阅读 2556

(2)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3)蓦然:突然,猛然。 (4)冗杂:繁杂。

5)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6)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1)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2)嗔视:生气地看。

3)叱咤:形容威力极大4)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1)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

2)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3)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4)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1)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2)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1)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2)孜孜不倦:勤恳不知疲倦。

3)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1)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2)悲怆:非常悲伤。

3)娴熟:熟练。 (4)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

1)剽悍: 勇猛,强健。 (2)慷慨以赴: 毫无私心、毫不吝惜地前往。

3)窥伺: 暗中观察情况。 (4)疮痍: 创伤。

5)阔绰: 豪华奢侈,排场大。(6)遒劲: 雄健有力。(7)妒忌: 对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8)相得益彰: 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3)芸芸众生 (4)筛糠。

三、《社戏》选自鲁迅《呐喊》,体裁是短篇**。

社戏》以“我”到赵庄看戏为线索,先略写在平桥村的快乐生活,再详写到赵庄看戏的全过程,表现了农村人的淳朴善良,反映了“我”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但我确还以为船慢。(第11段)① 比喻、拟人;②写出了划船之快和“我”看戏心情的急切。

安塞腰鼓》的作者是刘成章。《竹影》选自《丰子恺文集》,作者丰子恺,原名丰润,现代画家、散文家(称谓)。(1)竹子难画在**?(第5段)(2)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比喻)

说明:中国画重写意(神似),西洋画重写实(形似)。

观舞记》的作者是冰心,选自《冰心全集》。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斑羚飞渡》选自《和乌鸦做邻居》,作者是沈石溪。

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是奥地利(国名)作家茨威格(人名)

3.《人类的大地》 法圣埃克絮佩里 《夜航》《空军飞行员》《小王子》

第20课**。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呓语 hōu声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曳yè屋许hǔ许声几jī欲先走点拨:注意多音宇“几”的读音。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2)施八尺屏障施:设置,安放。

(3)少顷:一会儿4)既而:不久,紧接着。

(5)妇抚儿乳抚:抚摸,安慰。 乳:喂奶。 (6)众妙毕备毕:全、都。

(7)未几:不久8)意少舒少:稍微。 舒:伸展、松弛。

(9)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夹杂。 (10)虽人有百手虽:即使。

(11)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12)奋袖出臂奋:畅起、举起。

(13)两股战战股:大腿14)几欲先走几:几乎。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满坐寂然坐通座。

二、重点句子。

1.用原文填空。

(1)凡所应用,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2)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只听见围帐里醒木一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敢大声喧哗的人。

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全场客人没有不伸长脖子,凝神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挽起袖子,露出手臂,两腿发抖,几乎要抢先逃走4)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应有尽有。(点拨:这句话形容声音之杂。)

三、文学(文体)常识。

**》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人。

本文以时间先后为序,先写一家人由睡而醒,再写一家人由醒复睡,接着写一场大火灾突然而至,再从宾客的神态、动作等方面烘托,从正面和侧面表现了**表演者高超的表演技艺。文章选自《虞初新志》,这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

第25课短文两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盘盂yú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夸父与日逐走逐走:竞跑,赛跑。 (2)见两小儿辩斗辩斗:争辩,争论。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认为。去:距离。 (4)及日中则如盘盂及:到。

5)及其日中如探汤汤:热水6)孔子不能决也决:判断。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迫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2.未至,道渴而死。 还没有赶到,就半路渴死了。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夸父逐日》是一篇神话故事(体裁),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

1.文章主题: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人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2.夸父逐日:人们常用“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有时也用“夸父逐日”来比喻不自量力。

《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借助神话解释了古代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手法赋予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了勇于挑战的精神。

第30课狼。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窘jiǒng 苫shàn 眈dān 瞑míng 尻kāo 黠xiá 隧suì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缀行甚远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2)一狼仍从从:跟从。

(3)两狼之并驱如故故:旧,原来4)屠大窘窘:闲窘,处境,危急。

(5)恐前后受其敌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6)顾野有麦场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7)苫蔽成丘苫蔽:覆盖、遮蔽。

(8)弛担持刀弛:放松,这里指卸下。 (9)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狗一样。

(10)目似瞑瞑:闭眼11)意暇甚意:神情、态度。暇:空闲。

(12)屠暴起暴:突然13)又数刀毙之毙:杀死。

(14)一狼洞其中洞:打洞15)乃悟前狼假寐寐:睡觉。

(16)狼亦黠矣黠:狡猾。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止有剩骨止通只。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点拨:重点理解“缀”的意思。。

骨头已经扔完了,而两只狼仍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处境危急,恐怕前后受到狼的攻击。

4.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户于是奔过去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5.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7.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敌方的。

8.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是清朝**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本文以狼为主线,通过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着力表现狼的狡猾,最后一段议论点明主旨:狼无论多么狡诈阴险,最终还是要初机智勇敢的人战胜。

1. 主要内容:遇狼 — 惧狼 — 御狼 — 杀狼。

2. 启示:(1)遇到像狼一样的坏人,不能妥协退让,要勇于抗争到底。

2)坏人是很狡诈的,可他们害人终害己。

29、中国戏曲的主要特点:

戏曲的角色分为生 、 旦 、 净 、 丑四大行当,讲究用“ 唱念做打 ”四种艺术形式和“ 手眼身法步 ”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七年级语文下答案

七年级语文参 1.8分 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后不见来者独怆然而涕下。万里赴戎机朔气传金柝。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4分 斑斓 取缔 z ng w j n ch 3 2分 d 4.2分 a 5.2分 c 6.2分 示例一 空中的彩虹,你何必与坚...

七年级语文下答案

13.银线似的 辘辘地响着。我的感受 富饶 美丽。14.立志解放家乡及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二 15.1 长鞭 旦辞 第一层 出征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层 踏上征途的情景。2 a c e 3 表达木兰对亲人的思念之情。16.1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3 作战立功 4 对偶 ...

七年级下模拟二答案

七年级 下 模拟二答案。1 基础。1.1 此夜曲中闻折柳 2 独怆然而涕下 3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5 吟鞭东指即天涯化作春泥更护花。2.默契矜持目不窥园颠沛流离。3.c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语言得体的判断。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