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苏教版6六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 教案

发布 2020-03-30 09:27:28 阅读 8399

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树叶中的比。

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六单元百分数

互联网的普及。

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1) 第 1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2分钟左右)

1.导入:回忆我们已经学习的平面图形。

(出示课题:长方体的正方体的认识)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学过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二、自学例1(15分左右)

1.明确例1中的自学要求提纲。

每人准备一个长方体纸盒,仔细观察,自学书本第1~2页例1。

2.自学。导学单。

1)长方体有( )面。 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 )面。

2)长方体的各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相对的两个面有什么特点?

3)长方体有( )条棱。相对的棱长度( )

4)长方体有( )个顶点。

5)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量一量你准备的长方体,长、宽、高各是多长?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导学单上)

导学要点:什么叫棱?

什么叫顶点?

什么叫长方形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棱有几组?上来指一指。每组4条棱长度一样吗?

4.全班交流。

分析黑板上学生在自学**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的点评。

1)得出结论。

2)结合实物同桌互相完整地说说长方体的特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面棱顶点。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3组棱

每组相对的面 4条棱的 8个。

完全相同长度相同。

可能有一组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

总结:1)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3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8个顶点。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5.自学例2。

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并在小组里交流:

导学单: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6.比较长方体、正方体各自的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联系和区别。

三、练习(13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1、判断。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正方体的6个面一定是正方形。(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1个长方体中如果有2个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1个长方体中如果相邻的2个面都是正方形,那么这个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2.做练习一第1题。

让学生说说第三个图形这个长方体的面的形状有什么特别之处。

点拨:找准相对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注意单位。

二)对比练习。

做练习一第2题。

点拨:第(1)题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进行判断。

第(3)题通过讨论明确:这个长方体前后的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的4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三)强化练习。

1.做练习一第3题。

点拨:让学生根据图中标注的数据有条理地写出有关面的长和宽,以强化对长方体面和棱特征的认识。

2.做练习一第4题。

点拨:判断出摆出的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指一下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再说说分别是多少厘米。

四)创编练习。

1.用铁丝焊成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多少厘米?

点拨:棱长总和就是4个长+4个宽+4个高。

2.焊接一个正方体框架,一共用去铁丝24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框架的棱长是( )分米。

点拨:铁丝的总长就是正方体总棱长(12条棱长的总和)

四、课作(10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 1 页上第题。

提高题』一个正方体的8个顶点被截去后,得到一个新的几何体(如图),这个新的几何体有多少个面?多少个顶点?多少条棱?

五、家作。1.《课课练》第页第题。

2.数学阅读。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 第 2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教学难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3分钟左右)

1、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能对着模型再来介绍一下?

学生上讲台,拿着长方体、正方体的模型介绍各自的特征。

2、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出示:1)正方体的底面面积是( )平方厘米。

2)要焊接一个长方体框架长10厘米、宽8厘米,高4厘米,一共需要多少铁丝?

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二、自主学习例3(15分左右)

1、学生拿出剪好的正方体展开图,在小组里交流,并熟悉其他同学的剪法,再通过把各种展开图复原成立体图,以及进一步展开、复原的操作,从而使学生逐步熟悉正方体展开图中的位置。

2、自学。导学单。

1)说一说,指一指正方体展开图哪2个正方形是原来正方体中相对的面(编号),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2)想一想,试一试按其他棱去剪,看能看到怎样的展开图。

3)观察正方体的展示图,说一说它的特点。

点拨:展开时,正方体的面两两相连,并用折一折的方法或把正方体复原等方式加以说明哪2个面是相对的面。

3、全班交流,上台展示。

1)介绍找到正方体的各个面在展开中的位置的好办法。

2)分析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总结:把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可以得到各种不同的展开图,但无论展开图的形状怎样变化,它们都是由6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组成,都可以通过折叠找到3组相对的面。

针对出现错的情况,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

4、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根据刚才展开正方体的步骤,独立操作展开,再看看长方体的展开图,想想有什么发现,最后找一找3组相对的面!

全班交流,找各种不同剪法的相对的面。

出示各种不同的剪法再找一找相对的面。

总结:从长方体的展图中,找出三组相对的面时,既可以根据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进行判断,也可以根据相对的面在展开图上的分布特点进行判断。

三、练习(12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按要求在展开图中进行标注后,让学生具体说明思考的过程。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二)比较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6题。

学生小组交流,独立操作验证。

想一想,先判断其中哪些图形能成为长方体,再通过实际操作进行验证自己的相法。

2.完成练习一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说说自己连线时的思考过程。

三)提升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8题。

提醒:先说涂色部分是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哪一个面,在计算涂色部分面积。

2.完成练习一第9题。

完成后组织反馈和交流。

点拨:回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再完成填空。

四)创编练习。

1)“坚”在下,“就”在后,胜利在**?

2)如果“你”在前面,那么谁在后面?

四、课作(10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页上第题。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全对的做“提高题”。

提高题』1.要围成一个长方体或一个正方体,至少要用几张硬纸片?这几张硬纸片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2.学生按小组分别准备若干张如图的硬纸(每种6张)。(书p5动手做。)通过操作逐步掌握其中的规律。

五、家作。1、《课课练》第页第题。

2、数学阅读。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 第 3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1分钟左右)

1.导入:前两节课我们探索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2.交流预习作业。

预习作业:选择其中题说说你的想法。

二、自主学习例4(15分左右)

1.明确例4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情景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学习。

2.自学。导学单。

1)想一想,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与这个长方体各个面之间的关系。

2)尝试解答(你遇到什么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教学反思

方程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结合具体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导出形如ax b c和ax bx c形式的方程,并结合原有旧知 等式的性质推导出解法步骤,同时利用这些方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丰富学生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几课时的教学与练习,学生在掌握方程解法上...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国标本苏教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 01 教学内容 第一页的例1和练一练,练习一的第1 5题。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 b 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 使学生在观察 分析 抽象 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课时计划。2011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校 宋家沟小学。科目 数学。年级 六年级。姓名 2011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第十一册教学进度表。2011 2012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授课计划。第一单元 位置。单元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第。一 二学段学习了前后 上下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