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操作中探索在操作中验证
教学反思。冬青小学孙武昌。
—《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
教学片段 待学生掌握了圆柱的特征后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圆柱?(教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三份制作材料,分为:
3个等圆、2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3个等圆、1个长方形、1个正方形;3个等圆、1个长方形、一个平形四边形。)八人一组合作制一个圆柱,在制作过程中思考两个问题:
你们是如何选择制作材料的?
通过制作你们对圆柱的特征有了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八人合作,经过小组交流后派一人代表小组介绍如何制作圆柱的?生边介绍边展示。
组1:我们组从3个等圆、2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中选择2个完全相同的圆和一个长方形,把长方形卷成一个圆筒粘贴成一个圆柱,我们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完全相同,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并且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师:为什么不用另一个长方形呢?
生:因为另一个长方形卷起来比这个圆大,不能做成圆柱了。
组2:我们组从3个等圆、1个长方形、1个正方形中选择1个正方形和2个完全相同的圆,粘贴成一个圆柱,我们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完全相同,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
组3:我们组从3个等圆、1个长方形、一个平形四边形中选择2个完全相同的圆和一个平形四边形,这个平形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高相当于圆柱的高。
师:通过制作圆柱和****的发言,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让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已见,自由发挥。
生①:认为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
生②:认为圆柱侧面展开是平行四边形,
生③:认为圆柱侧面展开是正方形。
到底是什么呢?教师不急着表态,让学生把制作好的圆柱实物图进行展开,自己检验到底是什么图形。通过动手、观察、演示得到,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打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或一个正方形,斜着剪开能得到一个平形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圆柱的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反思 1、 在探索交流中获取新知
教学时,如果为达到目标,直接告诉学生圆柱的特征,这样快捷实用,但学生得到的除了知识结果外,学习的过程、探索的过程被抹去,学生的思维训练受到扼制,一切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也给拒之门外。教学中我避开这条“捷径”,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改变了课本上沿着高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的做法,通过为学生提供三种不同的材料,放手操作在选择合适材料的基础上合作制作一个圆柱,通过小组交流,理解了圆柱的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和侧面展开的不同情况。这样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侧面展开图有不同的长和宽与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发现成为学生的需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发现的学习活动。
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发挥群体合作的精神
学生分组合作**圆柱,第1组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完全相同,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并且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第2组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完全相同,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第3组发现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个平形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高相当于圆柱的高。
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这样让学生活用教材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的动手实践,在观察、思考、讨论中相互接纳,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充分发挥了群体学习的合作意识。
这种操作活动给了学生一个表演的舞台,既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又给了学生极大的勇气,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获得成功的体验。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形象与抽象 教学反思 冬青小学孙武昌。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 体积和容积的计算 数的整除 这两个单元,前者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一种具体形象思维,后者更偏向于是一种抽象逻辑思维。在教学前者时,我辅助以观察实物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 师生共画简易示意图等教学手段,感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还比较得心应手。但在教学 ...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冬青小学孙武昌。六年级小学数学第二单元单元反思。圆柱和圆锥 是本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上完本单元后再通过小测验,我把整个单元的课前准备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及课后作业做了如下反思 一 课前要精心准备。圆柱和圆锥都是人们在日常生产 生活中遇到的几何形体,认识了它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和解...
六年级数学《统计》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六年级下册的统计并不是教学新的统计方法,而是要求学生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正确解释统计结果。通过教学,认为要注意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 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应引导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使学生学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