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对《圆柱的体积》一节,备课阶段,我跟王老师讨论过,又全程聆听了三位教师的同课异构,领略了他们不同个性的教学风格。在我看来,尽管是同课异构,尽管是个性课堂,一些基本的原则还是要遵守的。例如,深入地理解教材,例如,尽可能地保持数学的逻辑严密性,等等。
对于这节教材的理解,最严重的分歧可能来自圆柱的体积公式。教材为什么给出的是“v=sh”而不是“v=πrh”。我想,这里的原因大概有两个:
一是要统一(柱体的)体积公式,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事实上,v=sh也确实更能体现柱体体积的本质,不同柱体体积的不同公式,只是进一步描述了它们的不同的s 罢了。另一个原因,是为方便学生对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
当圆柱被分割为有限个曲面三棱柱并拼为准长方体时,半径r只是接近而并没有等于长方体的宽,只有这个分割被无限化(取极限)时,圆柱的半径才能与长方体的宽相等。因此,与其让学生去费解地或不求甚解地观察“长方体的宽与圆柱的半径的关系”,还不如只观察两者的底面积s。在我看来,这样地处理,是新教材较旧教材高明之处,而有的教师之所以走回老路,恐怕是对新教材理解不到位的缘故。
对于这节课的异构,分歧最大的地方可能是对探索或计算的侧重,以及是否需要、是否可以有多种探索方法。从教材的表述看,这节课的新授完全围绕着公式的提出(猜想)、推导(验证)展开,其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无疑应当放在公式的探索上。至于探索的途径或方法,我认为,主要有两个:
一是转化,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二是验算,假设猜想的公式是正确的,利用它算出结果并设法检验。例如,可以将圆柱形固体放到较大的液体量具中,通过比较圆柱体积的猜想值与液体体积的增长量,证明体积计算的正确性。也可以将圆柱体形状的橡皮泥捏成长方体形状,如果能够在变形的过程中保持高的不变,则可以直接证明所猜想公式的正确性,否则,就要通过计算来作出间接的证明。
如何理解教材中“堆硬币”的意图?我以为,这段教材的用意在于“提出猜想”而非验证猜想。之所以这样认为,原因有二,一是教材的表述,它说的是:
“从‘堆硬币’来看,用‘底面积乘高’可以计算出圆柱的体积。”而不是说圆柱的体积就是底面积乘高’。二是如果作为验证方法,在逻辑上就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因为硬币本身实际上也是圆柱,它的体积是否等于底面积乘高,本身就是要待验证的。
冯老师在教学中将其处理为“无数个圆叠加成为圆柱”,则使得它在逻辑上不再循环(虽然,这里的“积分过程”包含的极限思想要比“化圆为方”更难为小学生所理解。)。我认为,由于“堆硬币”的目的在于换一个角度提出猜想,教学中当学生能够提出猜想时,“叠圆成柱”的过程就显得不那么非要不可了。
而通过多**课件演示圆柱的“化圆为方”的过程却是完全必要的。教师与学生一道经历了把十六等分的曲面三棱柱拼成“准长方体”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这个长方体的“近似性”,并启发他们想象当等分的数量增大到。
三十二、六十四、--的情况,在其想象之后,再用课件演示极限化的过程,大多数学生应当是可以真正理解的。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在操作中探索在操作中验证 教学反思。冬青小学孙武昌。圆柱的认识 教学案例 教学片段 待学生掌握了圆柱的特征后 师 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圆柱?教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三份制作材料,分为 3个等圆 2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3个等圆 1个长方形 1个正方形 3个等圆 1个长方形 一个平形四边形。八人一组合作制一...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形象与抽象 教学反思 冬青小学孙武昌。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 体积和容积的计算 数的整除 这两个单元,前者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一种具体形象思维,后者更偏向于是一种抽象逻辑思维。在教学前者时,我辅助以观察实物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 师生共画简易示意图等教学手段,感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还比较得心应手。但在教学 ...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冬青小学孙武昌。六年级小学数学第二单元单元反思。圆柱和圆锥 是本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上完本单元后再通过小测验,我把整个单元的课前准备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及课后作业做了如下反思 一 课前要精心准备。圆柱和圆锥都是人们在日常生产 生活中遇到的几何形体,认识了它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