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食用菌》教案及反思。
课型:新授。
授课时间:2013.9.12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知道单细胞真菌的结构。
3.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4.了解识别有毒蘑菇的有关知识。
5.了解蘑菇生长需要的条件。
科学**。1、亲身经历科学调查、观察、查阅和整理资料的科学**的过程。
2、能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所观察的事物形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从事科学**活动。
2、体会与人合作的愉快,学会分享、欣赏他人的研究成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真菌的结构,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难点:蘑菇的生长环境和结构。
教学方法。讲述、合作**相结合。
教学准备: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让学生思考:蘑菇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生活?( 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
观察蘑菇。二。蘑菇分为哪几部分?(地下菌丝,菌丝,柄,菌褶,菌盖。 )
是怎样吸收营养的?
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有哪些?
四。如何识别有毒蘑菇?(毒蘑菇与食用蘑菇,在形态特征上往往只有很微小的差异,不少种类还需要借助于显微镜观察其孢子的大小、颜色、表面特征,并参阅有关的科学资料进行核对,才能确定是否有毒。
有的人认为,毒蘑菇色泽鲜艳,外形美观,具有麻、辣、酸、苦的味道,有的毒蘑菇有乳汁,毒蘑菇子实体受伤后伤面变色。这些经验有其可取之处,但也不是任何一种毒蘑菇都具有这样的特征。例如,多种牛肝菌的伤面常常变色,松乳菇具有乳汁,然而它们都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有些毒蘑菇吃起来味道也是很鲜美的。
有人说毒蘑菇能使银器变黑,毒蘑菇不容易生蛆长虫,这些说法都是不确切的。事实上,很多种毒蘑菇遇到银器并不变黑,有毒的豹斑毒伞往往会生蛆长虫。
总之,要想用一两个性状来概括蘑菇是否有毒,目前还做不到。因此,在野外采集食用蘑菇时,一定要细心辨别。对于不能识别的蘑菇,应该向当地有经验的群众请教。)
五。了解蘑菇生长需要的条件。
观察与思考。
1.腐烂柑橘皮上的青霉呈青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扫帚状;面包片上的曲霉呈黄、黑、褐或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放射状。青霉和曲霉的共同点是:
它们都是多细胞真菌,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它们都能产生孢子。
2.在夏季或秋季的清晨或雨后,在潮湿的树干或草地上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
3.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在营养方式上的共同特点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1.霉菌是靠孢子进行繁殖的,孢子很轻,可以在空气中飘荡。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或皮鞋给孢子的萌发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营养物质,所以容易生长霉菌。
2.检查家里储存粮食的地方是否通风,环境是否干燥,存放衣物的衣柜是否受潮。在晴好的天气里,晾晒粮食和衣物,防止霉菌的生长。
3.蘑菇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潮湿的环境和丰富的有机物。所以在养殖食用蘑菇时,一方面要保持养殖场所的清洁、温度和潮湿;另一方面要提供蘑菇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
板书设计:食用菌。
蘑菇的生长环境。
菌盖。蘑菇的结构菌柄。
像一把小伞) 菌褶。
菌丝(地下部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
各种各样的食用菌。
教后札记: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真菌世界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利用查阅资料、调查、采集、观察、交流等方式对食用菌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让科学走进孩子的生活,并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周围的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1 病毒。1 家庭成员中有一人得了流感,其他人很快也会患上流感,你能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一下是什么原因吗?2 如果不小心被小狗咬了,不及时打狂犬疫苗就会得狂犬病,为什么?3 小明的班级中有一位同学得了腮腺炎,不久班里就有好多同学都得了腮腺炎,你知道这是为什么?4 人受到病毒感染,...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1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一 实验目的 会使用显微镜对洋葱表皮细胞进行认真观察,知道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二 实验器材 学生显微镜 洋葱表皮细胞切片。三 实验步骤 1 将洋葱表皮细胞切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切片的中心处在通光孔的中心位置。2 左眼看目镜,调节显微镜至...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二 活动。1.出示小木块 易拉罐 钢尺 纸风车 橡皮筋 单摆装置等简单材料 想一想,怎样可以让它们运动起来?2.小组讨论交流研究方法。3.小组合作 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师巡视指导。4.学生汇报 结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小组的 结果,可以给物体的运动方式起名,可以用笔画出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师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