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素养四年级(上册)测试题。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填空题(共28分,每格2分)
1.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大约占空气体积的___
2.在一只瓶里放入一些小苏打,再倒进一些醋,瓶里出现的泡泡就是。
3.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
4.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___的固体。
5.温度计是意大利著名科学家___根据气体的现象发明出来的。
6.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
7.声音是由产生的。
8就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和废气、废水一样被列为主要环境污染之一。
9.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10.碘酒是探测器。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共25分,每小题5分)
1.森林有()等美誉。
a.氧气制造厂 b.天然空调器 c.绿色蓄水库 d.空气净化器。
2.云、雾、()霜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a.雨 b.露 c.雪d.干冰。
3.把沙子、水和空气按传播声音的效果从好到差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a.沙子>水>空气 b.水>空气>沙子 c.空气>沙子>水 d.以上都不对。
4.下列哪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a.米饭、面条、面包等 b.鱼、肉、蛋、奶、豆类 c.蔬菜、水果 d.大豆油。
5.瑞典生物学家()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林奈 d.琴纳。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30分,每小题3分)
)1.在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时,只能轻轻地碰到容器的底和壁,防止破碎。
)2.温度计内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取温度值,且视线要与温度计顶端保持水平。
)3.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4.德国物理学家华兰海特发明了华氏温标,用“℃ 表示,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了摄氏温标,用“℉ 表示。
)5.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根据物体的几种相同特征来排列它们,这种活动叫做排序。
)6.对铅笔,按4h、2h、hb、2b、4b的顺序是根据从软到硬排序的。
)7.分类和排序一样,也是整理各种信息的常用方法。
)8.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动物的外形和行为将动物分成了3类: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的、爬的或跑的。这种分类并不合理。
)9.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10.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
四、连线题(共15分,每条连线3分)
豆、奶类。粮食类。
油、盐、糖。
鱼、虾、肉、蛋类。
蔬菜、水果类。
五、科学实践题(共12分,每题4分)
1.请解释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2.水的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3.热水降温有什么规律?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
一 填空题。20分 1 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 2 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 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 4 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声音的强弱叫做 声音的高低叫做 5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以 的形式,向 传播。6 耳廓有 的作用。7 和 是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8 购...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林奈 d.琴纳。三 判断题 对的打 错的打 共30分,每小题3分 1.在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时,只能轻轻地碰到容器的底和壁,防止破碎。2.温度计内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取温度值,且视线要与温度计顶端保持水平。3.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 遇...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 填空。24分 1 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年,法国人利用 原理成功制造出载人的热气球。3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4 当物体快速振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变 当物体振动减慢时声音就变 5 水蒸气遇 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 6 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 和 7 物体的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