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导学案

发布 2020-03-23 15:46:28 阅读 1033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导学案。科目:品德与社会。

年级:四年级。

教者:张云霞。

二〇一五年八月二十四日。

四年级思品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

1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2

22、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课堂表演 2

3-4 3、吃穿用**2

4-5 4、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3

6-7 5、社会生活有规则2

7-8 6、法律保护你我他2

87、圆明园的诉说2

98、在南京大**纪念碑前2

99、不愿做奴隶的人们2

10 10、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2

10-11 11、新科技,新生活2

11-12 12、超越梦想2

12-13 13、科技是把“双刃剑2

13 14、崇尚科学精神1

14 15、商品的故事2

15 16、寻找商标的国籍2

16 17、我们在这里生活2

17 18、“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1

17-18 19、你好,wto2

四级年思品教学计划。

一、教材内容分析

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5个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

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用相对灵活。

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

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空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二、教学要求

1、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来自亲人、老师、社会的关爱,体会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可贵,树立“生命至高无上”的观念。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正确对人生的艰难与挫折,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期待,勇敢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

2、引导学生通过游戏规则和学校纪律,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懂得规则就是通过约束我们的行为,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服务,从而愿意自觉地遵守规则。简单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初步养成守法意识,并能自觉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等。

3、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通过这些历史激发孩子们的忧患意识,从而激励他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富不忘本,为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努力从小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4、通过调查、访问、动手体验等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科技创造新生活”。注意通过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的含义,认识到科学必须为造福人类服务,初步树立科学的道德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5、帮助学生形象地感受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让学生了解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事实,从而产生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知道我国多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

三、教学措施

一)必须注重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

1.教材的编写不可能是针对所有学校学生,以所有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强调“必须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强调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就意味着教材的使用必须与学生和社会联系起来。

所以教材仅仅是教学的“范例”。

2.教材的呈现方式,也不像思想品德课本那样提供了教学的大致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社会性和地域性,要求《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必须开放。开放性的课本内容势必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补充,使教学加强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

二)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

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行的形成规律。人的德行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行形成的第一个规律。

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灵的,是不能为人所掌握的。注重学生的自我反省,让导行落到实处。

四、评价的方式

评价方式:本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

五、学生辅导

1、注重全班学生整体发展和提高,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

2、与潜能生谈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进行自我转化。

第一周第1课时。

课题名称:我的家乡在**。

学习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教学重难点:

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学习准备:中国地图、宁夏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学习过程:一、歌曲导入:**《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三、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四、全课小结。

第一周第2课时。

课题名称:我的家乡在**。

学习过程:一、上节回顾。

二、新授。1、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2、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3、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4、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

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小结。第一周共2课时

第二周第1课时。

课题名称: 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学习目标:1.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

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

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学习难点: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学习准备:1.多**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学习过程: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导学案

内容 第二单元缩短时空的通信。第一课时。课时。第二课时。划分。1.通信的种类和发展学习时间月日学习时间月日。主备人。审核人。1 了解通信的种类,明确通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信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体验与亲友 同学进行通信联系的乐趣。2 学习用观察对比 调查等方法了解事物...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导学案

内容 第二单元缩短时空的通信1.通信的种类和发展。第一课时学习时间月日。课时。第二课时学习时间月日。划分。主备人审核人。1 了解通信的种类,明确通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信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体验与亲友 同学进行通信联系的乐趣。2 学习用观察对比 调查等方法了解事物的能...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 上 课堂导学案

二 说烦恼。1 谁来说说你的烦恼?2 学生发言。如果我们将烦恼的事比做一棵树,你认为会有哪些类型的烦恼 枝 呢?引导学生将烦恼分成 生活的烦恼 学习的烦恼 交往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 等类别 3 教师小结并补充 82 的小学生心有烦恼和担心。三 话危害。1 教师引导 这些烦恼的存在,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