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发布 2020-03-20 20:51:28 阅读 6390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

教学设计。找规律。

一一间隔排列。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间隔排列数学规律的寻觅发现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间的关系,并学会用解决一些类似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合作创造一一间隔的排列,**一一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去**、发现一一间隔排列物体中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让学生体会到一一间隔排列物体中一一对应的思想。2.让学生理解封闭式的一一间隔排列中两个物体的个数关系。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呈现问题。

1 游戏导入,认识“一一间隔”

打预备铃后: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个小游戏,名字叫瞬间记忆!给你们三秒钟时间,记住我出示的一**形。准备好了吗?

出示三秒钟,然后再隐去。

师:再来一组!(出示另外一**形)

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就记住了?

预设:学生会说这两**形是有规律的。教师可追问是怎样的规律呢?学生会说第一组是圆形、三角形不断重复出现。第二组呢?第二组是三角形、正方形不断重复出现。

引导学生说出每**形是按规律排列的。接着马上追问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从而顺势引出“一一间隔排列”。

打上课铃后: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了每**形排列得都很有规律,像这样两种物体一个隔着一个的排列方式我们可以叫它“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师:这节课就和大家一起来找一找一一间隔排列物体之间的规律,想不想?(板书课题:找规律)

1 走进生活,发现间隔。

过渡:老师这儿也有一些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老师有个要求,边看边想一下谁和谁一一间隔排列。

出示几组生活中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出示后可以问学生谁和谁一一间隔。(电线杆和广告牌、桃树和柳树、公共自行车、客家族土楼等等)

3.过渡:生活中你观察过这样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吗?(手、衣服、桌子和学生、斑马线)

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

观察比较、**规律。

1 过渡:小兔乐园里也有很多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2 提问:你找到一一间隔的两种物体了吗?(先指明学生回答)

3.过渡:兔子和蘑菇一一间隔排列,兔子有几只?蘑菇有几个?一起来数一数。老师在课件的**上填好。那其他几组呢?请大家来数一数填一填。

1 交流反馈。师:我们一起来校对一下。(学生说,教师书写)

1 师:同学们,看了这张**的数据你们会把这五组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分成两大类吗?

预设:估计学生基本会根据两种物体数量是否相同来分。第一组、第四组两种物体个数相等,而另外三组中一种物体的数量另外一种物体多1。

如果学生说不到一个物体的数量另外一个物体多1,而只是说两种物体的数量不相等,教师可追问谁比谁多呢?多几?(学生说谁比谁多1时,教师可以指着课件图,让学生直观感知到两端物体个数比中间物体多1)

师:什么时候两种物体的数量会相等,什么时候一种物体的数量比另一种物体多1呢?

师:带着这个问题,同桌可以商量一下,可以在图上圈圈画画。

同桌讨论,教师巡视。教师巡视过程中可以听听学生的想法,物色集体交流的人选。

交流反馈:(第一层次,从学生的直观感知发现中得出规律;第二层次,思考为什么?也就是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

交流反馈:预设:学生会发现当两头物体不同时,数量就一样。而两头物体相同时,数量不一样。当学生说到两头不同和两头相同时,教师便可顺势引出两端相同和两端不同,当即板书。

师随即追问:那为什么两端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会相等呢?(板书)

你是数的呢还是看出来的?

逼着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从而引出一一对应。

预设: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可以在图上画两个箭头来启发学生,让学生和老师一样来画一画,画完后问学生发现了什么?(学生会说白菜和萝卜是一对的)接着老师可让学生同样地来画一画红花和蓝花,强化感知。

这时老师便可以说刚才的方法在数学上称为一一对应。接下来抛出(而两端相同时,一个物体的个数比另一个物体多1呢?)这个问题。

同样让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来画画圈圈。可让一位同学在白板上圈一圈。

然后集体交流反馈,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兔子和蘑菇这一组,到底是谁比谁多1呢?

生:兔子的个数比蘑菇多1。

接着教师顺势指出像兔子这样在蘑菇两端的物体,称为两端物体。而像蘑菇这样夹在兔子中间的物体称为中间物体。

师:看着提示,同桌互相说说兔子和蘑菇之间的规律。

)和( )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是两端物体,( 是中间物体,( 比( )多1,( 比( )少1。

说完后再请一位同学来说说。

师:谁来像这样说说夹子和手帕之间规律。木桩和篱笆同桌俩互相说一说。

师:两端相同时,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之间的个数关系了呢?(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

板书:两端相同时,两端物体的个数比中间物体多1。

动手操作、创造一一间隔。

2 合作研究:可以用具体符号表示一一间隔出现的两种物体,举例验证。教师提示并巡视指导。

(一起合作验证自己小组的想法。时间控制在2分钟左右)(可以让学生画一画、摆一摆等方法来进行验证活动。)

过渡:同学们,我们看了那么多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想不想自己来创造几组。

在活动前老师还有几个要求:1。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图形、符号、字母画一画,也可以用老师发的小棒和圆片来摆一摆。2。创造完后和同桌说说你的作品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

请四位同学到白板上来操作。

3 集体交流、反馈。

重点交流白板上的四个作品,分别让学生说一说。

四、拓展模型,深化认识。

1.出示一圈一一间隔。

排列的红球和黄球。

过渡:刚才同学们创造出了很多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钱老师也做了一组,是不是有些特别呢?(让学生说出是围起来的。)

没错,这是一种封闭式的一一间隔排列。红球和黄球的个数……?生:相等)

再出示几组封闭式的一一间隔排列。如正方形、三角形。让学生说说这两组排列中红球和黄球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师: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两种物体如果一一间隔排列围成一圈,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

师:为什么数量会相等呢?(引导学生说出其实围成一圈,把它剪开就变成了首尾不同。)

预设:如果学生提到,教师便用剪刀把这串球剪开,呈现学生的想法。

如果没提到,老师可以说:让我来解开这个谜底吧!

师:现在你又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围成一圈”与“首尾不同”这两种情况本质上是一样的,可以相互转化,只不过样子不同而已。

2.师:生活中你们见过封闭式的一一间隔排列吗?(学生举例)

师:这是一张局部图,你们知道这座楼有什么特点吗?如果学生知道让学生说说,不知道老师介绍。(先出示一张局部**,再出示另一张鸟瞰图。)

师:如果这儿每层有80根柱子,那有每层有多少个灯笼呢?

五、应用模型,解决问题。

过渡:老师发现同学们很善于动脑,这儿还有几道题目考考大家!

1.(1)河堤的一边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

2)沿圆形池塘的一周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

2.教师出示一组中间是省略号的首尾不同的图形。(逐步出示图形,直至出示到省略号为止)

教师问按照这样的排列规律,五角星个数多呢?还是六边形,还是它们同样多?

预设:有的学生会猜五角星多,有的学生会猜一样多。

教师便问什么时侯五角星多呢?什么时侯一样多呢?

学生说完,教师便可全部出示这**形,让学生一起说。

引导学生发现只要看两端是否相同就可以判断了。

3.直接拿出一根绳子,剪绳子里面也有今天所研究的规律!(机动题)

出示问题:1)一根绳子剪3次,可以剪成几段?

师:谁来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到底哪位同学答对了呢?

在电脑上演示把一根绳子剪了3次。

2)要剪成6段,要剪几次?

先让学生猜一猜,再验证。

师:刚刚的剪绳子问题用到我们今天所学的规律了吗?我请一位同学来做一做小老师,来白板前给同学们讲解一下。

引导学生发现次数和段数之间的关系。段数相当于两端物体,而次数相当于中间物体。(出示示意图)

段数=次数+1 次数=段数—1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呢?(锯木头)

六、回顾总结。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 观察物体 说课稿。官营小学吴跃龙。一 说教材 1 说课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七册32 34页 观察物体。2 教学目的 根据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可确定以下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摆一摆 看一看的过程,继续 三视图 正面 上面 侧面 之间的相互转换...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观察物体 说课稿。维新学校 王春兰。一 说教材 1 说课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七册p52 55页 观察物体。苏教版实验教科书 数学 从二年级到四年级连续有序地安排了 观察物体 这一内容。二年级上册让学生辨认从前 后 左 右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从正方体 ...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设计。教材简介 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为了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不断增强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自觉性,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