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发布 2020-09-09 11:50:28 阅读 4330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

维新学校:王春兰。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七册p52-55页——观察物体。

苏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从二年级到四年级连续有序地安排了“观察物体”这一内容。二年级上册让学生辨认从前、后、左、右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从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某一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状。本课便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可确定以下目标:

1、认知目标:

使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观察、比较,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2、情感目标:

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和观察活动;能克服困难,努力追求成功。

3、数学思考:

在活动中,学生要能有条理地进行观察,有根据地进行判断;要能根据相应的素材进行合理的想像。

4、解决问题。

学生要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并学会表达。

三、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面的个数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物体,至少可以看到1个面,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

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特点,我主要是组织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实践、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是从五个环节完成:

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

新课开始,引导学生观察史努比的实物和**。既复习了旧知,又以史努比可爱的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细心观察,获取新知。

这一环节主要是使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观察、比较,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并会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1、认识录音机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实物;

2、认识洗衣机、电冰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3、确定长方体、正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抽象的图形。

通过实物、**、图形三个不同的层次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正面、侧面和上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有些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地约定俗成的,比如电冰箱就把有门的这面称为正面。

而像长方体、正方体这样的图形,因为每个面都没有明显的标志,通常就把正对着你的这一面称为正面。

三)动手操作,**新知。

1、观察空调。

就地取材,通过实际观察教室里的空调,学生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可能不一样。有的看到1个面,有的看到2个面,有的能看到3个面。学生对于“从某一角度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至少看到1个面”没有异议,但对于“最多看到3个面”有疑问。

2、实验验证。

学生每人观察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通过实验来验证“从某一角度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最多看到3个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可能因为移动了头或目光,觉得可能会看到4个面,这时教师就运用数码相机把学生所看到的拍摄下来,帮助学生观察。

四)指导实践,巩固新知。

1、游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教师拍摄,引导学生如何把理论用于实践,让学生在娱乐中巩固新知。

2、“想想做做”5

学生把两个正方体按要求拼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为下一节课拼搭三个正方体作准备。

五)总结拓展。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使之进一步条理化、系统化。

2、引导学生欣赏古诗《题西林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沟通学科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本节课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激发参与观察和操作的兴趣,不断改善学习方式。一方面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或判断,适应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根据获得的经验,开展不同层次的操作活动,既增强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也锻炼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初步的空间想力。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 教学设计。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 上册 第48 49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间隔排列数学规律的寻觅发现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间的关系,并学会用解决一些类似的简单的实际问题。2 让学生...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 观察物体 说课稿。官营小学吴跃龙。一 说教材 1 说课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七册32 34页 观察物体。2 教学目的 根据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可确定以下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摆一摆 看一看的过程,继续 三视图 正面 上面 侧面 之间的相互转换...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设计。教材简介 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为了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不断增强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自觉性,进...